呵护一个23°的冬天

文/边晓璇
中欧北京“温暖小组”走进蒲公英中学,代表学院捐赠校庆活动中筹集的善款。
“中欧是教什么的呀?”
“中欧是不是还有很多外国留学生?”
......
这是北京蒲公英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向来访的中欧“温暖小组”提出的问题。“温暖小组”此行的目的是送来“呵护一个23°的冬天”义卖活动中筹集的善款,以及员工和校友们的善意和爱心。
蒲公英中学是北京第一所经政府批准的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创办的中学,也是北京大兴区唯一一所接收农民工子女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中欧校友孙海阳(EMBA 2015)是这个项目的联合发起人之一。中欧校友也一直通过捐赠、义卖等方式支持蒲公英中学的发展,比如2016年中欧EMBA发起的“网红袋”义卖活动,通过拍卖中欧定制帆布包,筹集善款15800元,在校友当中引发了参与热潮。
从2005年成立至今,蒲公英中学一直租用废弃厂房、平房改造的校舍,2014年获批兴建新校舍,但因为募集资金不足,新校区没能如期在2017年底前完成建设,学生们不得不继续在老校区上课。但由于当年烧煤供暖被取消,学校需要改造锅炉用电取暖。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中欧北京校区决定在11月的23周年校庆活动中,发起“呵护一个23°的冬天”公益活动,将300份中欧定制笔盒套装以23元/套起的价格拍卖售出,所有义卖收入用于蒲公英中学的冬季取暖。
11月11日,中欧23周年校庆活动的义卖现场十分热闹,校友、员工纷纷参与其中,班主任团队也在班群中积极宣传,在数百位校友和同事的支持下,笔盒迅速售出。最终义卖活动一天内筹集善款12377.88元!
为鼓励孩子们持续学习,“温暖小组”还在同事中间发起了“众筹图书”活动——为初一每个班级的图书角捐赠一套《14岁懂社会》系列图书,帮助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解决可能面临的困惑与烦恼。两小时内,23位北京校区同事踊跃报名,图书众筹迅速完成。
12月4日下午,由中欧北京校区同事组成的“温暖小组”带着员工和校友们满满的心意,来到蒲公英中学,并走进了七(1)班和孩子们交流。
孩子们思维活跃,积极提问。为了回答“什么是EMBA”等问题,中欧北京校友会团队负责人周华军从“欧盟是什么”开始讲起,将中国政府和欧盟合作创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历史娓娓道来。周华军的风趣讲解时不时引发孩子们天真的笑声。他还与大家分享了对于“成功”的认识,勉励孩子们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都要做一个诚实、善良和正直的人。
收到笔盒和帽子的每个孩子,都礼貌真诚地说“谢谢”,他们还为中欧老师们准备了感谢卡片。相信学院传递的爱心和善意,将会滋养孩子们的心田。
当天,校长郑洪陪同中欧“温暖小组”一起参观了校园。蒲公英中学的老校舍虽然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非常有限,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一直支持和帮助着孩子们努力学习、改变命运。据郑洪介绍,经过三年的学习后,90%左右的学生都能达到中考及格水平,并在毕业后继续进入高中或职高学习,甚至还有13人成功获得了海外留学机会。
善款支出情况:
筹款总额:12377.88元
购买帽子230顶,花费3463元
取暖用电:8914.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