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期

2018年,对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来说是丰富多彩的一年,我们也推出了大量有关商业话题的文章,在此带您一探究竟。我们从中欧英文网站“中欧知识”(CEIBS Knowledge)板块精心挑选了12篇阅读量最高的文章,内容涉及贸易争端、房价波动、文化智商和管理关系等,在此不拘顺序,一回顾。

 

 

道破迷津:中美贸易争端

2018年,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堪称史无前例。中欧的教授在此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探讨。4月,中欧经济学教授许斌在一篇文章里发问:如果当前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的成因不是汇率操纵,那会是什么?

 

 

 

 

中欧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前所未有

随着贸易冲突的范围向外扩张,2018年全球都感受到了国际交流和自由贸易所承受的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法国前总理、中欧特聘教授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que de Villepin)在6月发布了一篇深度文章,探讨了中国和欧盟如何携手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

 

 

 

 

解码中国房价上涨的六大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18年5月,过去三年间全国房价上涨20.4%,引起了人们的关注。7月,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兼职教授盛松成探讨了政府近期的紧缩政策,以及中国房价上涨所带来的影响。

 

 

 

 

中国的数字化革命

2018年,互联网公司占据了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单的多数席位。6月,中欧MBA课程主任、管理学教授范悦安(Juan Fernandez)在一篇文章中分析了数字化革命是如何改变中国以及世界的贸易方式。

 

 

 

如何提升你的文化智商

随着跨文化合作日益频繁,跨国企业开始将文化智商(CQ),即在异国环境下适应和工作的能力,看作是工作中的一项宝贵资产。中欧管理学特聘教授樊景立深刻剖析了文化智商,并就其习得方式的几种猜想提出了质疑。

 

 

 

 

为什么创新不在KPI考核之列?

虽然大家都说创新是重中之重,但是2018年世界上很多公司在创新方面还是不断碰壁。中欧管理学助理教授书博承(Sebastian Schuh)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在传统的绩效评估体系下,员工在创新方面的努力无法获得充分认可。

 

 

 

 

工作场所中信任的重要性

好的婚姻的秘诀在于互相信任和沟通。2018年初,中欧管理学教授金台烈(Kim Tae-Yeol)发布一项研究结果,认为这也是处理好管理层和下属关系的秘诀。

 

 

 

 

马云功成身退……但他会吗?

9月,中国最大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宣布不再担任董事局主席,这个消息让全世界深感意外。中欧管理学讲师郑雪认为,马云有足够自信从阿里巴巴退休,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他积极主动的个性、阿里巴巴可持续的接班人计划和完善的组织文化。

 

 

 

 

应对工作中的个性冲突:如何避免情绪崩溃并提升归属感

不同个性、不同技能的团队成员在一起共事有时会是一柄双刃剑。中欧管理学助理教授杜雯莉(Emily M. David)撰文表明,有效应对个性冲突首先需要创造一种公平的工作氛围。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提升:中国上市公司首个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发布

2018年,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热点话题。3月,中欧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发布了首个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他将企业社会责任喻为西兰花,并解释了两者的共通之处。

 

 

 

以色列创业公司:与大猩猩共舞的三种特殊方式

据2018年初数据,以色列公司用于研究和创新的费用占该国GDP的4%以上,以此探求发展全新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中欧国际商务及战略学副教授沙梅恩(Shameen Prashantham)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为什么创新之于以色列就如同巧克力之于瑞士。

 

 

 

 

中国投资者不可忽视印度科技公司

在2018年1-2月,一家印度知名商业日报报道称,中国公司对初创及成长阶段的印度公司的投资额已达10亿美元以上。中欧创业学教授方睿哲(Ramakrishna Velamuri)剖析了为何印度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对中国战略及金融投资者来说充满了诱人机遇。

 

阅读以上文章的全部内容,关注“中欧知识”的最新动态,请访问

http://www.ceibs.edu/new-papers-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