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二期

文/夏敏

2007年7月,塞莉斯泰因  ·库玛霍(Celestine Kumahor)获得了一个中欧非洲项目的工作机会,但当时的她顾虑重重。塞莉斯泰因曾见过其他教育机构进军非洲市场,结果均以失败告终,让不少当地客户的学费打了水漂。她决定,除非能够核实中欧真的符合其网站上的宣传,她才愿意接受这份工作。塞莉斯泰因在近日接受《TheLINK》杂志的采访时解释道:“对我而言,关键在于中欧与过去进入我们国家的其他机构有什么不同?”

于是,她先是参与了多场针对加纳市场的中欧宣讲会,又于2008年9月在中欧上海校区度过了两周。塞莉斯泰因终于意识到,中欧确如其网站上承诺的那样——甚至更好。10年过去了,中欧五大校区之一的阿克拉校区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塞莉斯泰因的角色也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但塞莉斯泰因依然坚信,加入中欧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缘起

第一个认识到塞莉斯泰因在中欧非洲项目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的,是时任中欧欧方院长的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教授。像所有试图在加纳拓展的外国机构一样,中欧需得到当地政府的批准和支持。在驾驭新市场方面,中欧也需要本土支持和建议。中欧雇用了当地一家法律公司,但因缺乏活动营销经验,该公司将部分工作转包给Royal Protocol Services公司。当时,塞莉斯泰因在该公司担任活动经理,工作范围包括项目启动准备和促成中欧与时任加纳总统的会晤。塞莉斯泰因从事这些工作时常和雷诺教授打交道。不久,雷诺教授就要求时任中欧非洲项目执行主任鸿翥吉马教授(Atuahene-Gima Kwaku)把塞莉斯泰因招进团队。

塞莉斯泰因对这个工作机会感到惊讶。她对中欧了解不多,于是开始进行调研。她还要求参与组织中欧未来在加纳的所有活动,以便更好了解中欧及其在非洲的目标。在组织向当地市场介绍中欧的宣讲会时,塞莉斯泰因收获颇丰。

“在这些宣讲会中,我意识到中欧能给我国市场带来一些独特的东西。了解中欧的愿景与使命、中欧如何帮助培养中国商业领袖以及中欧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扮演的角色后,我认为能进入中欧相当难得,”塞莉斯泰因解释道,“再加上中欧初到加纳,我认为,成为中欧历史的一部分对我来说是一个好机会。这对我也是一种自我挑战。”

塞莉斯泰因花了三周时间确定了自己有意加入中欧。然而,在做出承诺前,塞莉斯泰因需要强有力的证据支撑。“我想亲眼看看网上看到的是不是真的,” 塞莉斯泰因说,“如果我要当中欧的市场主管,我要熟知产品,以便销售它们。”在第一次联系她加入后的一个月内,中欧向塞莉斯泰因发出了一封邀请函,用于申请中国签证。这次访问最终说服塞莉斯泰因签订了聘用合同。

“在参观上海校区之后,我对中欧有了彻底的改观,”塞莉斯泰因回忆道,“我喜欢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切。但是,真正让我接受这份工作、成为中欧非洲项目一部分的,是我所见到的真实的建筑,认识的每个优秀的人和对中欧的深入了解。”塞莉斯泰因在2008年9月15日正式加入中欧。

与中欧共同成长

在过去10年中,塞莉斯泰因在中欧担任了不同的职务,与学院在非洲的发展携手并进。最初,她作为课程市场主管,负责EMBA和其他课程的招生。同时,塞莉斯泰因负责为加纳和非洲大陆其他地区策划有效的营销举措。后勤方面,塞莉斯泰因还负责预定教学场地、安排教授的航班和住宿。2011年,塞莉斯泰因晋升为招生及活动经理。这意味着,除推动非洲地区的销售外,塞莉斯泰因还与主要企业客户紧密合作,在招生过程中向申请人提供支持,在申请人学习过程中与其保持联系并处理问题,监督班主任确保课程质量稳定,全面负责加纳国内外毕业典礼和活动。2016年,塞莉斯泰因晋升到现在的职位:课程交付及活动经理,管理包括6名外部供应商在内的9人团队。塞莉斯泰因身负确保以下各项课程达成目标的重任——GEMBA课程、总经理课程(AMP)、非洲女性创业与领导力课程

(WELA)、所有者董事课程(ODP)、公司特设课程(CSPs)和中欧非洲项目所提供的其他高管培训课程。这些目标包括确保学生满意,或者用塞莉斯泰因的话说,确保他们“始终获得世界一流的体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确保塞莉斯泰因的团队有动力提供始终如一的高品质服务,执行中欧的愿景和使命。他们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回报。在过去的三年里,学生给中欧的评分保持在4到4.3之间(总分为5分)。

以下是塞莉斯泰因专访节选:

2007年鸿翥吉马教授联系你加入中欧时,你是什么反应?

我当时正忙于一项中欧活动,而且并不知道他是谁。所以,他联系我时,我说:“对不起,先生,我现在正忙。如果有事找我,需要等我的工作结束以后才行。”他坚持要跟我谈谈,所以我把名片给了他,跟他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可以联系我。

活动那晚结束后,他打来电话,介绍自己是中欧非洲项目执行主任。当时,我刚刚帮助启动了中欧非洲项目,安排了校领导与加纳总统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会晤。我们围绕这些聊了起来。我当时并没在另找工作,所以我问他,这份工作与我已有的工作有何不同。

你在中欧最初的职务是课程市场主管,这与你在Royal Protocol Services公司担任活动经理有何不同?

作为活动经理,我的工作比较本地化,经常和政府打交道。虽然我的工作内容也包括组织国际活动、认识高层人士和出差,但这与在一家我后来意识到如此有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工作截然不同。对我而言,中欧的工作机会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中欧也是一家跨国机构。当然,我也为成为中欧非洲项目的先驱者而感到高兴!

我期待实现个人成长,成就一番与加入中欧前截然不同的事业。我希望自己能利用当时已有的一些经验,为这家初入非洲的机构做贡献。我也希望在各个领域向所有有经验的优秀中欧教授学习。我还希望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认识、共事,不同的文化对我的生活和工作有积极助益。这些都是我的期望。老实说,过去10年里,我实现了大部分期望。

当时有什么期望没有实现?

初期,我的确希望我们已经有了现成的营销策略(因为中欧已在中国成功运营多年)。但事实上,所有事情我们基本都是亲力亲为。尽管人脉不错,但会计出身的我没有营销背景。我期望能得到资源上和架构上的支持,但当时的条件不允许。所以我必须独立完成工作,并且找到正确的方法。这是我在中欧面临的一大挑战,原因是除了资源有限外,我们的目标市场只占整个非洲市场的一小部分。但这也很令人振奋,因为我可以不断成长、学习,变得更好。

2010年,我的任务是带领一个四人团队为中欧在加纳、尼日利亚和科特迪瓦三国的课程营销制定策略。科特迪瓦是一个法语国家,我对法语和当地市场一无所知。但是我仍然需要完成目标!幸运的是,我2008年拜访上海校区时,一些教授带我了解了中欧的一些独特卖点,可以用于课程品牌建设和销售。所以,即使预算不高,我也给出了一项营销策略。我们的目标是招收30名EMBA学生。最终,我们在200名潜在的申请者中录取了41名学员。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非常自豪。

在中欧的职业生涯中,你还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时刻?

我常说,我的名字注定载入中欧非洲校区的历史。我最骄傲的时刻,是2009年的时候,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成功进入当地市场,为中欧实现超预期的招生目标。这些学生都是非常资深的管理人员,他们在岗位上已有超过15年的工作经历。招收45名学生(后来有5人因去往其他国家或公司等原因退学)让我意识到我能为我的国家和非洲大陆做的比预想的多,这让我感到骄傲。

即使在今天,首届以及2010到13级的学生中,依然有人说他们是因为我才选择中欧的。他们从未后悔这个决定,因为中欧的学习让他们成为更好的领导者,或者其中国元素为他们打开了许多扇大门。这让我感到温暖。每次听到这些校友的故事,我都很高兴。

当中欧非洲项目第一个班级2009级EMBA班招生超出目标时,我骄傲不已。招生启动六个月内,就有26名学生报名,完成招生目标的50%。我的人脉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听取了中欧教授的营销建议后,尽管人还在上海,但我还是立刻投入了工作。拜访完上海校区后,我于2008年9月17日抵达加纳,当时我已经有了第一位学生Samuel Okyere。我们在机场见了面,他把申请表给了我。

在过去10年的中欧工作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你需要合适的人帮你实现目标,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时候。优秀的人不好找,但我想说的是,在中欧工作,优秀的人自会到来。在招生方面,学生和校友会帮了我大忙。他们周末会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应该和某个人见个面。在我和这些潜在的学生开始交谈前,推荐人已经帮我做了一半以上的“推销”,我只需要“完成交易”即可。这是由于中欧推出的课程非常独特、实用且具有变革性。这个课程能够教我们的客户如何成为有创造力的领导人,如何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充满信心,如何以创新的方式看待事物且用不同的方式做事。因此,他们也对中欧充满信心,乐于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学生。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为何我的中欧职业生涯如此精彩。

塞莉斯泰因的中欧愿望清单:

A. 我希望中欧非洲校友分会与世界各地其他分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希望看到22000多名中欧校友和非洲第一批EMBA学员有更多互动。

B. 虽然我们的课程在非洲的目标群体较为有限,我还是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欧能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为此,我们需要持续改进课程销售、校生沟通和课程交付等各个方面。

C. 我还希望中欧非洲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能更好地融入中欧大家庭,并且有机会亲自参观我们的主校区和其他校区。当年,正是拜访主校区的机会让我得以更好地感受并理解这份工作,让我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我们给新员工同样的机会,去主校区参观几天、与中国的同事交流,这将有助于让中欧品牌在非洲更好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