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欧方院长迪帕克.杰恩(Dipak C. Jain): 我们的新征程

对于商学院而言,最重要的义务或责任是专注于学术的卓越性。但是,光有学术知识还不够,我们必须把它与商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商业关联性的理论,只会被人们遗忘在脑后。
放眼未来,社会影响力也是任何商学院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换句话说,我们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包括与我们联系或接触的人,还有与我们同属一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人。但凡优秀的商学院,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会跟大家谈一谈,中欧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中欧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我们已经受到了高度的认可,现在的任务是确保学院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不想被看作一所只在中国运营的商学院。中欧一直在切切实实教育学员了解全球动态,所以提高我们的国际知名度势在必行。稍后我会更具体地谈到这一点。
另外,中欧需要扩大在美国的影响力。虽然全球经济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但美国仍然拥有众多的顶尖学者和知名的商学院。正如李院长所言,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帮助我们提高国际知名度。我们希望能与美国的商学院和公司开展更多合作,稍后我也会谈一谈我们在这方面的计划。
第三点是如何夯实我们在欧洲和非洲的运营。如今,很多中国公司都在非洲投资,但我们是全球唯一一家在投资培养非洲未来人才的商学院。刚刚李院长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使命”。他说,“一个机构、一个人,只要认定了自己的使命,就可以排除万难、坚定前行。”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培养未来的领导者。
未来我们仍将专注于中国的商业知识。这是我们区别于世界其他商学院的主要差异点。正因如此,“聚焦中国”才会成为中欧新定位的一部分。这就好比是一个萃取精华的过程,而中欧的精髓是中国、中国知识和中国商业之道,正是这样的精髓吸引了人们来到中欧,成为我们的一员。
现在,我来深入介绍一下上述三项首要任务。
中欧提升国际知名度的计划是什么?我们制定了中欧全球策略(CGI)。中欧EMBA是中欧最成功的课程之一,在全球同类课程中规模居首。我们希望EMBA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高管都能增进对全球商业世界的了解。我们计划开设EMBA课程的海外模块,我的任务就是在美国打造这样的模块。EMBA第一个海外模块将于今年9月在美国西北大学开课。我曾在那里任职25年,其中12年是担任教授,还有13年是担任学院领导。
我们的计划是与美国主要城市的顶尖商学院加强联系与合作,使我们的学生既能加深学术方面的造诣,又能接触到当地的商业机构。明年,我们计划在华盛顿和洛杉矶开展工作,然后逐步扩展到迈阿密,以及所有全球互联的大都市。
第二,我们还需要创建全球合作关系。如今,很多商学院都想在中国有所发展。对于任何机构而言,要想在这里设立大本营,都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但是,他们可以在中欧安家,把他们的专业知识带到中欧,这必将是一段美好的“姻缘”。这样一来,我们不但有自己的海外课程,也会有来自全球各地的不同机构带着他们的学生来到中欧。如果这些人能够与我们的学生一起上课,必将会带来非常丰富的课堂体验。这是我们在全球层面的计划。
至于美国方面,我们将于5月15日在波士顿举办论坛,期间我们会参访当地两家知名大学——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此举的首要目的是提升我们的知名度。商学院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人才的输入,也就是吸引全球各地的学生来求学;二是人才的培养,这部分的重点在于课程设置和教授团队,中欧希望能与全球各地的教授展开交流与合作;三是人才的输出,我们要让全球企业来中欧进行招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举办各类论坛。中欧定期举办欧洲论坛,在亚洲不同国家也举办过论坛。五年前,我们曾办过一届美国论坛,以后我们希望能与目标城市中的大型机构合作,定期举办美国论坛。我们也希望美国的商学院能在课程中加入中国模块。人们需要亲身体验才能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而我们也愿意为他们提供这种体验,我们不但可以让学生去海外体验,也可以把顶尖机构带进中国来体验。
接下来,我想强调的是夯实中欧在欧洲的运营。10月7日,我们将举办苏黎世教研基地扩建工程的落成典礼。中欧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欧洲体验,而苏黎世教研基地就是最理想的场所。我们已经在这里开设了GEMBA课程的一些模块,并且投资进行了设施的扩建。对全球商学院来说,如果他们想要开设中国模块,欢迎他们来这里;如果他们需要开设欧洲模块,我们愿意成为他们在欧洲的合作伙伴。这样一来,中欧就能触及到我们想去的每个地方。
再说到非洲。我认为非洲课程是中欧提升社会影响力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有些国家可能没有资源打造世界级MBA或EMBA课程,有些人可能在自己的国家没有入读商学院的机会,那我们就为他们提供这些资源和机会。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聚焦中国依然是中欧定位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要贡献世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而这将会是中欧的新征程。
对于中欧未来的发展,光在世界各地建设校区还不够,我们要把所有校区整合起来,创造“同一中欧”的文化。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有统一的团队、统一的使命。中欧在商学院排名上取得的所有成绩,说明我们在全球商业机构和高管的心目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未来,中欧将会开启更加恢弘的新征程,让我们的影响力触及到世界各地。
结束之前,我想给大家分享一段我的亲身经历,这段经历或许也能说明中欧的文化。2004年12月26日上午,我和妻子以及三个孩子正在泰国的海滩上漫步时,遭遇了海啸的袭击。海啸掀起的巨浪犹如尼亚加拉大瀑布,但万幸的是,我们一家人都得以全身而退。
很多人在这次海啸中丧生,但经常在海滩上来来往往的动物却没有一只在这次灾难中死亡。我问自己,原因何在?因为动物们的脚一直紧贴大地,能够感受到大地深处的变化,在海啸来临之前就离开海滩,向着山林奔去。
之所以分享这个故事,是因为我们在中欧也要践行谦虚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行事不以自我为中心。我们要做的不是夸夸其谈、自吹自擂,而是默默耕耘、精益求精,让中欧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博爱、谦逊与诚信是我的人生信条。我要感谢大家给我如此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参与中欧这段激动人心的新征程。我曾在诸多优秀机构任职,中欧的新征程也意味着我的人生旅程将从“成功”迈向“有意义”。
我的名字是“迪帕克”,它的寓意是“光”。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中欧之光照耀到世界各地更多的机构,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在和平与繁荣中不断发展、生生不息的中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