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心聚力,共赴新程——2023首届中欧班级大使返校日
11月18日,冬日渐寒,但灿烂的朝阳洒满了中欧上海校区的金字塔,辉映出了希望的力量。沐浴在暖阳中,我们共同迎来了2023年中欧班级大使返校日。共有232位班级大使和在读班级班长亲临中欧校园,参加今天的返校日活动。
为了今天难得的重逢,校友关系与教育发展办公室精心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在签到台后,满满当当摆满了给每个班级大使准备的见面礼物。为返校日特别设计的打卡背景墙引来大使们纷纷驻足打卡拍照,背后缤纷的合影墙更是勾起了每个大使对于自己班级的美好回忆。

本次班级大使返校日,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大胆的创新。它始于2014年,已持续举办6届的中欧班委返校日,延续了班级代表齐聚母校共同交流进步的传统。今年,为促进中欧各班级校友、同学们与母校的情感连接,完善各班级与母校的沟通渠道,为更广泛的校友群体提供更贴心的校友服务,学院启动了“班级大使”的选聘工作。396位班级大使因为在班级里公认的威望、担当奉献的精神、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最终通过了学院各部门老师的集中表决,被授予中欧首批“班级大使”称号。肩负着新的名字,他们在今天齐聚在中欧校园。
今年的班级大使返校日活动围绕着三大目标开展,分别是:(1)展示学院对班级大使的高度重视;(2)帮助大使知晓如何以班级大使身份助力母校发展;(3)让各班级大使彼此更了解并更亲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使聘任,荣誉加持
18日上午在中欧会堂,首先举行了中欧班级大使的正式聘任仪式和颁奖典礼。汪泓院长、张维炯副院长、党委书记马磊、院长助理兼校友关系与教育发展办公室主任刘湧洁、院长助理兼院办主任李瑗瑗、EMBA行政主任赵筱蕾、MBA主任朱炎和副主任赵俊莉、FMBA行政主任马宁、GEMBA行政主任骆莺、EE高管教育主任刘菁和高级顾问赖卫东、校友关系与教育发展办公室运营主任傅丹阳出席本次会议。中欧校友关系与教育发展办公室助理主任任宏担任本次大会主持人。
会议开始,汪泓代表学院,向到场的嘉宾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她表示,学院明年即将迎来30周年的里程碑。近30年的时间里,中欧取得的不凡成绩,离不开各方各界的辛苦付出和慷慨帮助,尤其离不开每一位中欧校友的无私奉献。汪泓院长特别感谢中欧校友为学院的研究、教学和发展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支持。汪泓院长呼吁,希望各位班级大使在未来与学院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以“合”文化为基础,为把中欧办成最受人尊敬的商学院而不懈的努力。

在致辞结束后,汪泓主持了班级大使徽章佩戴仪式。在场班级大使同时把象征荣誉与责任的班级大使徽章佩戴在胸口,宣告了中欧首批班级大使正式受聘。伴随着礼花、掌声与徽章闪烁的光芒,每一个大使们的身上也多了一份崇高的使命。从此他们将与学院与班级同学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日月并肩,山川同行。

在庆祝的掌声后,刘湧洁上台分享了校友关系与教育发展办公室近况,阐述了设立班级大使的初衷和相应的要求与使命,并希望各位班级大使能与学院的校友服务体系深度结合,实现学院与校友更好的双向赋能。他介绍了近年来学院基金会取得的成果,倡导各位班级大使带动班级为学院基金会贡献更多力量。

在颁奖环节,张维炯和刘湧洁为班级捐赠表现突出的班级大使颁发了“合心大使”的荣誉称号,马磊书记和傅丹阳为积极推广中欧月捐计划的班级大使颁发了“月捐合心大使”的荣誉称号,以表彰这些班级和个人的慷慨善举,以及对学院捐赠文化推广工作的鼎力支持。

颁奖仪式后,三位班级大使代表受邀上台,分享了他们个人和班级的中欧故事,并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提出了各自的方向与愿景。代表们真诚的感悟也激发了台下大使们对于自己班级更多的思考。

团队共创,互动碰撞
在短暂休息后,班级大使们进入了精彩有趣的“乐高认真玩”分组共创环节。借助乐高积木的搭建与演绎,班级大使们强化了自我角色的认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并做出了对于未来班级大使工作的实际承诺。数位大使表示这种共创互动形式非常新颖,让自己在活动中切身体会到了班级大使未来工作的方向与意义。

校庆启动,见证喜悦
明年是中欧即将迎来30周年的重要时刻。下午在中欧会堂,中欧人齐聚一堂,见证了三十周年校庆的启动仪式。
大师分享,共话未来
在激动人心的启动仪式后,中国物理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张杰做客“中欧话未来”,与汪泓院长授围绕“迈向核聚变能时代”这一话题展开深度对话。院士前沿的智慧和风趣幽默的演讲,让班级大使们再次感受到了中欧的学术深度与思维广度。

艺术疗愈,经典共赏
历年的返校活动中,艺术之夜一直受到广大校友的赞誉。在今晚的艺术之夜活动上,学院为班级大使和中欧月捐人准备了全新的艺术脱口秀——“艺术的慰藉”。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伊尔先生,以脱口秀的轻松形式,畅谈古今中外艺术名人。从梵高的不羁宿命到毕加索的百变人生,从乾隆奇特的艺术品味到文艺复兴三杰内卷趣事,在欢笑声中,罗伊尔先生让在场嘉宾体会到了以艺术为良药的一场心灵慰藉。互动嘉宾——艺术家万雨尘女士邀请了五位场下观众上台,体验了独特的舞台互动行为艺术,共同探讨关于他人眼中的身份符号与自我认知的纠葛。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新颖的互动行为艺术,这场艺术之夜让观众体验了中欧在人文艺术领域的品味与追求。

活动结束当晚,班级大使们纷纷向母校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大使们表示,在一天充实的活动中,欣喜地看到中欧依然是那个坚守创新追求卓越的母校,依然是那个有内容、有高度、有品位的母校。大使们诚挚地感谢母校的各位老师和工作人员的组织,特别是校友关系与教育发展办公室的殷切服务。他们表示今后将背负起班级大使的光荣使命,秉持中欧共同价值观,紧密联系母校和班级每一位同学,全力推动中欧更好发展,实现美好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