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枫薪火,共赴三十之约——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新春答谢暨发展交流会圆满举行
3月20日,时令春分,万物迎来新生。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新春答谢暨发展交流会在上海校区举行。这是基金会首次以座谈形式与校友开展捐赠相关交流,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欧院长汪泓教授,中欧副院长、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基金会监事长、中欧党委书记马磊,基金会秘书长、院长助理刘湧洁,基金会监事、院长助理徐惠娟和李瑗瑗,ESG研究领域主任王雅瑾教授及各课程部门代表出席活动,三十余位捐赠校友代表及嘉宾齐聚一堂,亲切交流。
汪泓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向来宾们介绍了中欧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并为中欧培养的三万多名校友感到自豪。她表示,校友们通过各类捐赠、助力招生和贡献案例等方面给学院给予了有力支持,对此她表示衷心的感谢,中欧也将继续引领新时代的管理教育,并广泛传播校友们的回馈精神和中欧的公益文化,向着“成为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的愿景不断迈进。
汪泓院长致辞
三十而励,感恩捐赠
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的长期支持,为学院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正值中欧三十年校庆,许多中欧人通过捐赠献礼母校,为母校庆生。本次活动现场,基金会向近期捐赠的校友和企业颁发了捐赠证书,以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徐惠娟(左一)和李瑗瑗(右一)向捐赠实物的校友及企业代表颁发证书

王雅瑾教授(左)向“吴敬琏学术基金”捐赠校友代表颁发捐赠证书
捐赠代表朱雨露校友(EMBA2016)和毛丞宇校友(MBA1997)都在发言中表示,捐赠回馈母校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希望中欧倡导的企业家精神薪火相传,期待中欧培养更多专业和国际化人才,支持国家建设。

朱雨露(左),毛丞宇
中欧月捐计划为校友提供了便捷的捐赠途径,也让校友与学院每月有一次心心相印的连接,一年多来已得到了1200多位月捐家人的支持。其中有不少校友和伙伴,不仅自己坚持月捐,更积极带动身边的中欧人参与。为此学院特别设立了“中欧月捐之星”荣誉称号,并在现场正式授予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以感谢他们的个人善举,树立榜样力量。
带动月捐人数最多的校友代表
带动其校友组织参与人数最多的校友代表
三十而励,行稳致远
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作为一家4A级慈善组织,其透明度和公信力至关重要。国内权威透明度评价体系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 FTI,每年评定基金会各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2023年,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获得了中基透明指数FTI满分的佳绩,为合规工作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活动现场,学院领导为满分证书揭牌。


随后,基金会秘书长刘湧洁向在座校友对学院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感谢,并介绍了校庆特别捐赠项目。提到基金会长期以来的工作,他感慨万千。募资工作非一日之功,在坚持不懈的耕耘下,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也赢得了尊重。他期待公益文化在中欧大家庭中的进一步传播,吸引更多校友为中欧发挥能量,并坚信基金会将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刘湧洁致辞
三十而励,合力同行
中欧三十年风雨兼程,取得的成就无不凝聚着校友们的支持,也让学院时刻渴望倾听校友的声音。活动现场,出席校友一一发表了感悟。大家表示,中欧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力量源泉,在校学习时光虽短,但情谊将一生相随。怀着对母校的感恩,他们表示将长期支持母校,助力中欧生生不息地发展,并将以自己的行动,在身边中欧人心中种下公益的种子。随后他们对基金会的未来工作建言献策,每一言一语,都承载了对母校的热爱和期许。
王雅瑾教授介绍了中欧ESG研究领域的成果和ESG课程的开展,肯定了校友支持对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性。现场校友的发言和捐赠故事让她深受感动,也激励着教授们为中欧学员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马磊书记也对校友们的支持表达了感谢。他认为公益的力量是强大的,希望大家亲身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更发挥榜样作用,弘扬公益精神,同时希望基金会继续积极传播公益文化,让这份力量感染更多人共同行动。
马磊书记发言
活动最后,张维炯教授总结道,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是中欧的愿景,历代中欧人前赴后继,为之努力。因此今天“传承红枫薪火,共赴三十之约”的交流活动非常重要,希望有更多的校友一起参与到学院的建设工作,非常期待将中欧建设成为全球最有魅力的学府。
张维炯教授总结致辞
亲切而热烈的交流进一步拉进了校友与学院之间的距离。期待与更多校友同心协契,携手奔赴更璀璨而美好的征程。
本次活动特别答谢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