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深圳这个创新之都,你不得不感慨这座城市的活力,你会想去探究这么多创新人才聚集在这里的原因是什么?本次模块的主讲教授黄钰昌说,“人生中最有力的激励因素并非金钱,而是那些学习的机会,在责任中成长的机会,为他人做贡献的机会,以及被认可的机会。”诚然,创业的背后是财富的驱动力,但是最有社会粘性的却往往不是财富。黄教授在课程最后说到,“神衡量我的人生的尺度不是财富,而是那些我们曾经影响过的他们人生的人们”。

课程主任龚焱教授在走访视源的时候,也深深地被创始人孙永辉的理想主义感动,“视源做的探索本质上是社会试验,是中国非常独特的样本。孙总身上闪现着理想主义的光芒,我们这个时代保持理想主义非常困难,但我非常钦佩地看到,在这个时代,还有这样的人坚守着理想。”

中欧创业营五期深圳模块,我们一起探索组织创新的奥秘。


黄钰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

黄钰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取决于产业和技术的不确定性,而且员工往往可以分成明星员工、守卫员工和步兵员工,不同类型的员工应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激励方式:明星员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们是高创造性的,对他们应该采取重赏轻罚,强调自主性。守卫型员工往往不会轻易出错,一出事就会很严重,对这些员工应该反复不断训练、按章处理,严格筛选淘汰,对他们就应该强调现金激励,轻股权认证,并且设立完善的保障制度。步兵员工则是基层员工,他们的工作按部就班、中规中矩,对这些人应该重训练、按章处理、严格挑选并加以适度激励。


吴毅,前微信支付总经理,分期乐总裁

吴毅:我认为产品突破拐点的关键并不是创新。创新只是契机,突破拐点的关键在于群体效应。创新之后快速达到群体效应,这个成果就会是你的。我们在2015年通过微信红包,一下子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事情,大家都玩过以后,群体效应就达到了临界点,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它。然而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要突破那个临界点,过了就会不断滚动起来,如果过不了就会掉下去。


冯卫东,天图投资CEO,首席投资官

冯卫东:品牌才是真正的经营核心成果,而不是产品,产品只是入场券。品牌到底是如何创造顾客的呢?那就是心智预售,是他的脑袋里已经事先选择了你。指名购买就是你的品牌成功摆进了他心智中的货架。而一旦产生了指名购买,就会有强大的谈判力。如果你的产品没有摆进顾客心智,就只能摆在市场上卖,只能随机被选中。你占的货架面积大,摆的位置好,顾客拿中你的概率就高。这种销售是谁带来的呢?是货架渠道资源带来的价值,你是拿不走的。


王晓明,君武资本创始人,腾讯高级管理顾问

王晓明:对于创业公司和创新型公司,人才战略永远是第一战略,需要通过管理让团队里面每一个人都体现最大价值。首先,要设计非常好的拉动系统和激励机制;第二,整个组织要极其扁平,所有信息要全完透明;第三,团队需要始终保持创业的文化和心态,无论企业做得多大,都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没有公司是永远不可能被打败的。


黄承松,卷皮折扣创始人兼CEO

黄承松:创业者对于很多事情,包括对未来都是很模糊的,在真正经过之后再回头看,会后悔当初为何不能再坚决一点。有时候转型就是要脱离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让自己和员工都走出舒适区域。当你隐隐约约感到有问题,不太自信到底是不是要去做,你应该坚定地冲出去,甚至要“独裁”一点。


段毅,房多多创始人兼CEO,中欧创业营校友

段毅:我读书的时候,一位教授告诉我们,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过去的20年,我并没有理解这句话。但今天,中国房地产已经发展成为金融品,有住房需求的人买不起房子,而买得起房子的人不去住。在美国,大城市市中心的房地产为机构所有,拿来出租经营;但在中国,市中心的房子都在散户手里,很多既不住也不出租,因为租不出价格。所以去年开始,我们做了一个新的业务,资产管理。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家庭资产管理平台,让各种有需求的人在上面产生连接,进行变现。


周刚,房多多副总裁

周刚: 组织设计这四个字比组织架构好,组织设计的背后,是一套决策系统和信息分享机制。我们发现在创新业务模式下,一定要快。这种业务还没有收入,还没有盈利,目标充满不确定性,财务效率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拉一个群的确就能沟通了。但在成熟业务的时候,不能这样做,组织规则要非常清晰,责权要清晰。


孙永辉,广州视源创始人,董事

孙永辉:为员工付出,到底能得到什么?我认为作为企业家应该做你想做的事,获取心中的安宁,别想那么多。福利是企业家对社会最起码的责任,社会没解决的,我们需要用企业内部力量解决掉。我们的福利项目不仅是福利,在设计时也考虑了如何市场化独立运营,把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这样我们的负担不仅变轻了,还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拓展的可能性。

深圳模块圆满结束了,童鞋们对此次学习感受如何呢,一起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唐彬森,智明星通CEO

唐彬森(智明星通CEO):我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就是黄教授说的组织激励体系其实是选择体系,我觉得像你打牌一样,你的打法怎么样,决定了你的牌怎么样。第二个收获是组织管理,工资、股票发放方式要多样化、透明化和制度化,组织体系建设就像一个过滤器,这里面调节参数,最后一万个人进来,你留下来了什么。


黄仲生,好买衣CEO

黄仲生(好买衣CEO):这一次经过黄教授的理论梳理,原来都是公司达成一个里程碑,一次性给,不论你给的多少,后面是没有激励的,我发现完全是错的。这次会收益良多,我相信这块会改善很多。


艾地哈木,安远科技CEO

艾地哈木(安远科技CEO):上完黄老师的课之后,我感觉组织最终服务于战略,你的战略怎么制定,你就应该有相应的组织服务战略,第二句话就是黄老师说的激励设计,实际上是释放组织活力,设立了组织之后,你还要配备催化剂或者技巧。


夏振海,百事通CEO

夏振海(百事通CEO):一句话总结就是黄教授讲的,一个个个体人怎么组织起来,组织起来的是一整套游戏规则,为了目标而设定的目标规则,最后把这些人变成一个个组织的人,整个能力建立在组织之上的能力,这是一个大命题,需要很长时间去思考。


陈皓,卓识成就CEO

陈皓(卓识成就CEO):听完黄教授讲的课之后,我想到一句话,好的制度让坏人无处藏身,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人。最后总结一句话,要找对人,像我们看的电视剧《亮剑》里面,你的第一任行政长官决定了这个队伍后面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企业也是。


熊剑明,小熊尼奥CEO

熊剑明(小熊尼奥CEO):这几天的课对我这边来说,其实来的非常及时,我比较赞同龚教授和陈皓说的,从0到1来讲,你可能有很多的偶然,可能有运气、有创新。但我非常坚信,从1到N能赢,肯定是组织创新的胜利。


徐卫东,极装科技CEO

徐卫东(极装科技CEO):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到可以面对很大诱惑拒绝诱惑,现在我看到了理想主义者在中国企业行业里面做到了一个高峰。创业营最后一定要限定一个逻辑,每一个人对自己定位的企业创业成功的标准。你成功地找到合适的人跟你一起齐心协力完成这个梦想,不管它大还是小,我认为是创业的成功。

 

中欧创业营第五期深圳模块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