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三米、Daisy

中欧创业营第六期的开学模块的烧脑程度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同学们纷纷表示,回去要好好消化,并且要找高管团队开会。那这密集的五天课程究竟有哪些精彩内容呢?跟随小编的笔记精华版,一起来走进中欧创业营的课堂。

朱啸虎
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

善用兵者,未虑胜,先虑败!”

曾有人问,谷歌和脸书之后,互联网还有机会吗?但可以看到,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渐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移动互联网每年能诞生一个百亿美金的机会,5至10个10亿美金的机会。

判断一个机会是否具有价值,主要看这三方面:第一,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第二,是否能低成本扩张,用户是否愿意主动宣传分享;第三,是否有足够高的进入门槛以阻止潜在的竞争者,是否有足够的垂直特殊性。

要想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创业者需做到这几点:第一,切入点要小而痛,且在痛点上做到极致;第二,互联网讲求唯快不破,所以要提高效率;第三,通过标准化帮助企业快速扩张;第四,产业链上下游通吃,抢占战略制高点;第五,先拼长板,再拼短板。

互联网的世界里更是如此,“6个月”是我(朱啸虎)给出的标准:“起来就起来了,起不来就再也起不来了。”

龚焱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中欧创业营、创投营课程主任

初创公司不是大公司的缩小版,而是一部学习机器。”

一个公司的发展可以抽象成三个阶段:从0到1、从1到N,和从N到N+1。而每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能力模型。从0到1,唯快不破,基于快速试错和迭代发展认知;从1到N,创业者需要追求标准化,从而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从而实现指数级扩张;从N到N+1,企业的发展达到了天花板,需要通过跨界转型寻求新的商业机遇,这一阶段需要创业者拥有二次创业的能力。

由于三个阶段,所对应的能力模型有所不同,团队的能力和所处的阶段的匹配性变得尤为重要。无论是超配(“从1到N”的团队去做“从0到1”的事)还是低配(“从0到1”的团队去做“从1到N”的事),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是同样的危险。

如果你团队的能力跟自己所处的阶段不匹配的话,如何调整?第一是换基因,即换团队,最极致的是把创始人换掉。由于两个阶段所需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而创始人是很难同时兼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

第二是能力的升级,即在换基因的基础上做能力的升级。一个基本的框架就是3B战略:买能力、借能力和建能力。买能力是指在市场上收购能力,借能力是指通过和合作伙伴的这种战略的关联,从合作伙伴那边去吸收能力。而建能力就是自建团队。在3B战略里,买能力是相对容易的,自建团队是最难的。类似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一般会从买能力开始,然后过渡到借能力,最后到自建团队。

吴毅
前微信支付总经理,乐信总裁

战略不是策划出来的,是试错出来的。”

指数增长的本质是ROI(投资回报比)的快速变大。互联网/高科技行业每年都有新突破,每次的突破,都带来ROI的突变。

在0-1的阶段,关键词是低成本试错。其中,“简单的产品”“小团队”才能降低试错成本。在1-100的阶段,关键词是创新,群体效应。创新是突破的契机,突破增长拐点的关键是“群体效应”。拐点前靠运营,拐点后自我生长。在100到N 的阶段,关键词是非常实用,夯实基础,微创新。创新让产品有了阶段性的核心竞争力。

在N到N+1的阶段,关键词是突破性创新。本质其实是要去挖掘不同的用户,或者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或者满足同类用户的不同需求,这就需要再画一条指数曲线。而微创新永远保持在线性增长的领域里,不断增强对用户的粘性,保持竞争优势,但是它永远没有办法取得突破性的创新。

在指数组织的结构设计中,鼓励试错、发现问题、改变现状的文化非常重要。试错和创新是高难度的,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是一种单纯的结果导向的价值观。至少在“心理上”是扁平的组织氛围,逻辑、数据才是权威,而不是职位。

刘芹
晨兴创投合伙人

融资融的不是钱,而是战略”
我认为创业成败绝大部分由创始人造成。因为创始人的决策决定资源分配。市场是不可控的,唯一可控是资源分配。因为创业是一个试错,有些资源必须会浪费和牺牲,创业公司真正战略拼的是试错效率。怎么试错,以及试错之后的反馈。首先是方向,你必须有战略级思考,才有一级部署和战斗性结果。第二是反馈机制,创业公司提高效率最重要,你要设计反馈机制,我建议做短反馈,不做长反馈。

创业者的业务节奏,一定要跟融资的节奏匹配。核心是能见度逐步提升,让质变变得越清晰,越容易说服别人。如果只是小变量,而且没有验证,融资是比较难的。关键是创业者要理解投资人要什么,投资人要的是超级回报。
所以,整个基本的大脉络是:A轮,可以是概念,B轮,要有产品和用户验证,C轮,光有产品没有用户也不够,创始人得证明,你是市场上排第一,是垄断性的。再往后,创业者要质变,得有收入,得变现。

陈礼标
游族网络联合创始人,COO

在游戏行业如果要持续成功必须要不断积累,同时这种积累要与创意保持平衡。并保证在沿袭老玩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让你的产品跟其他产品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与传承。

当然,创意是游戏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一定要守正出奇,先把基本面做好。其次,要有一个成熟的核心玩法,不要在基本面上创新。第三,产品需要体现较高的品质。对于团队中那些有创意的人才,我们会建议他们在成熟的玩法上进行创新。而在品质上,尤其是美术这方面,我们会鼓励他们发挥各自所长。

在游族的创业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企业处于什么阶段,一定要聚焦产业、聚焦产品,不能铺得太多,要在核心业务上建立核心能力。确保在稳定持续增长的大方向上系统地发展业务。对于那些未知的领域,前期不建议投入太多的资源,而是应该不断尝试和探索,等待有好的人才、团队和机会再去扩大。

蔡礼洪
一嗨租车执行副总裁

这几年,出行环境的变化太大了。首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滴滴、Uber疯狂补贴市场,养成了大家手机端叫服务的习惯,很好地培育了这个市场,所以,我们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第二个驱动是政府大环境驱动,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的车辆限购,使得很多人习惯了用其它替代方式用车,结果培育更多共享理念。而且更年轻一代,95甚至是00后,对物质拥有的概念越来越淡,“我为什么拥有这个,我只要便利就好”。

我们跟汽车厂最近也有很多交流,一些全球顶级OEM,他们也焦虑,未来生产汽车可能一半是卖给消费者,可能一些高净值客户,大部分人是共享。那就需要有人去要么是持有,要么是管理这些共享资产,那样的话,一嗨租车的价值就凸显了。未来,一嗨租车发展重点会在车队管理这一块。

我们要做充足准备,首先是人,未来我们用多大团队管理,现在我们公司7000人,一个员工管理20多台已经是极限了,未来有了自动驾驶功能,1对200都有可能。技术上也要准备,包括跟技术领先公司有怎样的战略合作关系,甚至是股东股权方面关系,这都要建立起来。我们的第一大股东是Enterprise,它对我们的支持很大,主要是运营层面这种支持,包括车队管理,定价策略和收益管理。各位创业者到未来某一个时间点也要把控战略股东的引入。

新学员的项目路演
你身边的同学,也是你的老师

@姚颂
深鉴科技创始人

单纯卖算法不赚钱,单纯卖芯片也不赚钱。芯片越小越往前端,用户对于成本就越敏感。所以对于芯片来说,越小的芯片毛利率越低。最后大家发现钱其实应该是从服务、数据上赚。我们希望从头做到尾,做到成为行业的潜在标准。因为只有建立起行业标准,才有可能形成业务黏性——当一件事必须是你才能做,客户都会来找你。

@郭笑驰
白熊阅读创始人

网生文化的本质是对主流文化的解构。每一代人解构的方式不同。今天的方式是圈层化细分化。如果你不在我的圈层里,你就不知道我的语言系统,我的偶像崇拜。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对话。但我不会在意这个事情。

@王苔
彩虹工场创始人

针对服装等行业及品类,我们让店铺都精选SKU,其他不该做的不要做。我认为“二八原则”接下来会变成“一九原则”——越卖得掉的越卖得好,越是大明星越垄断所有的粉丝量。换句话说,长尾的效应会慢慢消失。

@葛文俊
Movilla变形屋创始人

魔墅是“追逐风景的房间”,大多数优质酒店都会集中在度假非常成熟的地方,比如说丽江、大理和莫干山,但是在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比如四川的稻城、林芝等地,住宿条件则特别差。为什么风景绝美处没有好酒店?我们发现消费者的痛点其实来自于酒店业的痛点——用地难、建造难、淡季长。

@温海庭
畅途汽车创始人

创业公司的合伙人,需要创始人深入灵魂去寻找。除了关注合伙人牛X的背景和技能(如同冰山上面露出部分10%,此为表层创业气质),创始人还需重点关注合伙人冰山下面隐藏的90%(此为深层创业气质),这些深层创业气质,需要创始人用心去评估和寻找。概括来说有五个要点:第一要有熊熊燃烧的事业心;第二个要有魔鬼般的进化能力;第三要有战狼般的侵略性;第四个是宗教般的坚持; 最后一个是一致且靠谱的价值观。

更多精彩花絮

@开学典礼破冰仪式:旱地冰球

王者的荣耀,666

@9月16日课堂小组作业

第五组“逍遥七侠”,姿势很到位~

@游族企业参访

童鞋,不是来游族参访吗~怎么玩起街机啦!


龚教授看什么,那么专注。。。


游戏公司,道具好多,满满表现欲!


童鞋,我们硅谷见!!!

硅谷模块:2017年10月30日-11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