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勤奋的精益创业,也无法代替创始人“三感”
每个创业者从0到1的成长,都有一套用来参考的方法论,“精益创业”便一直以来被视作为创业者的“圣经”,屡试不爽。然而,“精益创业”却并不是“万能钥匙”。在多元的商业发展中,依然需要每一位创业者用辩证的视角,不断反思与实践,将这套方法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发挥到最优。就像龚焱教授说的,再勤奋的精益创业,也无法代替创始人的三感:敏感、美感和灵感。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小编的笔记精华,一起回顾开学模块这三天的烧脑课程。
点击视频,观看本次模块精彩回顾
以下是本次模块精彩内容整理
龚焱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管理实践教授
中欧创业营、创投营课程主任
“精益创业的正面与反面”
精益创业的核心是“快速假设、快速验证,快速反馈和迭代”。从0到1的关键任务是“验证”,对应的能力模型是“创新和迭代”;从1到N的关键任务是“复制和规模化”,能力模型是“执行和标准化;从N到N+1,也就是发展到二次创业,关键任务是“找到新增长点”,能力模型又回溯到了“创新和迭代”,但相对之前的0到1,此时的“创新和迭代”难度也有了提升。
由于三个阶段的能力模型有所不同,所以团队能力和所处阶段的匹配性变得尤为重要。当团队能力错配时,我们该如何调整?第一是换基因,即换团队,最极致的情况便是把创始人也换掉;第二是能力的升级:买能力、借能力和建能力(3B战略)。
然而,精益创业只是一种产品方法论,它无法代替实际的战略思考。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一定是受到创始人价值观牵引的,而不是受方法论的牵引。所以,精益创业是一个在深度战略思考下,非常有效且能快速优化的测试工具,创业者在实践中依然需要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和实践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张平
特拉维夫大学终身教授
“平行逻辑三大问题应对体系:反对意见先行;思维形式比思维内容更重要;问题比结论重要。”
纵观世界三大文明,希腊“求真”,儒家“求道”,犹太则“求经”。 犹太人的求经思维是一种基于平行逻辑为准则的争辩型思维,这是犹太身份认同的基石。
平行逻辑包括平行律和矛盾律,即我们有能力在头脑里保持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同时还可以通过矛盾律筛选出一种结果。平行逻辑本质上是一种思辨逻辑,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场景和事物,它不是非黑即白,不是A或者B,而是你需要去发展平行的逻辑,你需要充分思考怎么样让A和B不同的逻辑在不同的场景和条件下并存。
与平行逻辑不同的是,争辩逻辑中反方律、形式律和问商律这三大基本定律绕开了平行逻辑的“陷阱”。反方律指反对意见先行;形式律指思维形式比思维内容重要;问商律指问题比结论重要。
王晓明
君武资本创始人/腾讯高级管理顾问
“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创始人认知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在企业1到N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增长、打败竞争对手实现行业领先甚至是垄断、管理上持续不断转型。互联网产业轻敏捷的三个原则是快速验证、价值驱动和团队自组织。
快速验证。对于红海和蓝海两条不同的战略路径,需要选择不同的决策方法。红海市场两个原则:1)31518法则; 2)101法则。概括来说,是对市场内竞品的学习和借鉴。蓝海市场四个原则:1)快速进入市场;2)解决用户痛点; 3)最低成本结构满足用户需求; 4)持续优化迭代,跟进用户反馈。所以,在快速验证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四项基本实践:持续可发布产品,多级质量保证测试,持续的记录数据分析和设计演绎。
价值驱动。第一,企业要永远保持创业文化、有五件事情必须做:1)片平的组织架构; 2)像用户一样思考;3)产品做到极致; 4)拉动系统和激励机制绑定; 5)战略科学、敏捷高效。第二,企业需要危机意识。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竞争态势有所关注,并寻求应对措施。价值驱动原则的四个基本实践:战略科学、组织扁平、明确目标、信息透明。
团队自组织。supercell摒弃了传统的“研发流程,概念阶段,生产阶段,测试阶段”,将公司拆成很多小的组,小组进行迭代测试,然后玩法打磨。团队自组织原则的四个基本实践:100%授权,100%对结果负责;要认领不要分配。
陈礼标
游族网络联合创始人
“游族网络创业之路:业务横向扩张+产业纵向深耕。”
每一个创业过程都要经历从0到1。在行业初期,真正让行业从业者满意的产品十分难得,而最基本问题是在最早的时候抓住机会,所以“历史的方位感”尤为重要。此外,还需要以一个相对更接近普通玩家视角看待产品,更贴近用户的喜好。
从1到N,在“所有有内容公司想做平台,所有有平台公司想做内容”这种思维模式下,有挫折也有成功,但往往创业者崩溃状态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特别的表现,譬如产品的成功;判断团队和个人的时候需要原则,团队磨合是非常重要的价值,终会取得理想成绩;“以游联动”,进一步拓展IP,选择身体上和心理上让人快乐的产业;海外业务需要直觉和运气。
优化业务和组织。首先是控编,清理混日子的员工;其次将项目制转换为中台机制,用中台方式把能够复用功能、部门、能力都集中到中台,真正能够需要更高专业提升,需要能够集中职能集中起来,让前台变得更小。
学员分享
谢立群
汉仪字库创始人
中欧创业营第七期学员
字体经过几年的发展,相较于原本纯粹的功能体验,现在更注重表达情绪;文字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属性,是时代风潮先行者,是非常好的代表。汉仪字库创业过程中的产品方法论:情感体验在这个时代已经变的越来越重要,从文字角度来说也是如此。
原来字体是卖给设计公司,包括一些报社、出版社,相对比较传统的一些设计人群,后来模式变成了卖给设计师终端客户,如此销售模式的改变,大大提升了用户数量。如果从B端角度,这个维度可以算是一个0到1的过程;这个过程按照精益创业角度来讲,是1+N过程。
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起来的时间节点,汉仪发现了用户端多变字体的新蓝海。通过优秀的压缩技术,将SDK嵌入QQ主线程序,嵌入了市场。打开了C端用户群,为后续的动态、彩色做了铺垫。当C端尝到甜头,开始重新定义B端(N+1),赋于新的商业逻辑:与阿里合作的“鲁班系统”,通过文字内容渗透图片,自动生成详情页;设计师线上字体管理平台都是很好的例子。
“字文化”战略,其中蕴含了两个商业逻辑:其一,鼓励用户上传更多字体,也给新的设计师去使用,汉仪作为一个平台方运营(字由平台),从角色上能够从字体内容供应商,变成平台方。其二,以字体产品为技术,做一些IP衍生品,做一些文化孵化。
司江华
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中欧创业营第七期学员
过去几十年时间每一次人跟货关系发生变化,都意味着巨大业态和商业机会,未来零售业一定是让商品到离用户更近的地方,所以猩便利采取了零售单元细分打散前置(拆掉便利店的墙,完成场景渗透)。做到“用户在线,数据在线,商品在线,管理在线。”定义及时消费平台,完成新零售整个链条内环节的重构。
从0到1往下,开始1到N之前需要清晰的规划:1)策略定型;2)组织保障;3)制度保障。1到N之后,要开始考虑投入成本黑洞。建立新店是先有仓,再有订单增长速度,分摊每一个定单平均成本,当业务的扩张和城市量级往上走,后面会发现成本是指数型增长,所以不能未来订单增长和忽视成本。
对于团队和策略转型,要警惕“慢刀子割肉”,决策要快;但同时也要给团队试错空间,打破传统观念的固有屏障,从过去商品出发转到从用户出发。
@ e袋洗创始人张荣耀分享了e袋洗的转型与思考
更多精彩花絮
@课前要读好多书呀~
@一群好学的创业者们
@课间操
@金句,值得收藏
@9月和10月的同学们一起过生日。
@小组讨论
@童鞋们,我们硅谷见!
硅谷模块:2018年11月12日-16日
* 感谢李靓楠对本文内容整理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