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之国”的势能
1983年是中印经济赛跑的拐点。83年前印度很长一段时间领跑,之后中国反超差距不断扩大。据统计,印度2018年经济数据约等于中国2001年。从产业发展水平来看,印度的经济结构类似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占到GDP的一半以上。但是,制造业总体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优势无法凸显。
图:龚焱教授
本次印度模块主题是全球套利+全球整合。在龚焱教授看来,全球套利和全球整合是全球化的核心。套利的机会通常出现在有势能差的地方,而印度在很多方面都有势能差。这些势能差让我们看到了印度未来全球化战略的契机。同时,强大的技术人才输出和较低的人力成本,形成企业全球化最重要的补缺价值,合作迸发的潜能巨大。
2019年1月21日-25日,中欧创业营第七期学员走访印度孟买和班加罗尔,与印度行业巨头、投资大咖和知名学者“头脑风暴”,挖掘印度创业生态的有益启示。
01/印度的经济与文化
@Sujan Hajra
Anand Rathi证券公司执行董事,首席经济学家
“印度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国度。经济发展最快,穷人最多;医生数量最多,婴儿死亡率最高;全球第二大公路网络,交通事故死亡率全球最高;公立医院很多,医疗体系最私有化(在印度,75%的医疗费用是自费);80%的印度教教徒,全球第三大穆斯林人群;全球最大的IT外包,文盲率最高。
过去70年,印度GDP处在不断加速阶段;印度从农业大国渐渐转向工业大国,但印度工业体量还很小;印度服务业非常发达,占到印度GDP一半以上;印度仍然是靠内需驱动的国家,个人消费占比逐年递减,而政府支出虽增速缓慢,但总体处在增长趋势;投资率不断增长;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显著。
印度有三大优势。其一,全球经济增速加快,通胀大幅下降(从10%下降到4%),吸引大量外资。其二,印度民主化管理体系逐渐完善,政府运作更加透明。其三,印度经商环境不断改善,股权投资回报率全球最高,劳动力成本较低,金融稳定性很高(外汇储备达到4000亿美元)。
同时,印度也面临三大挑战。首先,印度的人口红利也是人口噩梦。每年有近1000多万人口加入劳动大军,需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其次,印度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道路拥挤,交通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最后是安全问题。印度是受恐怖主义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伊拉克,每年约有11%的事故与恐怖主义有关。”
@Dr. Devdutt Pattanaik
印度知名作家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在每个文明的世界框架中发展形成。文化是一种对自身祖先的理解,以故事传说、符号象征、宗教仪式等形式代代相传 。如果你去研究它们,你会发现,世界上不同的人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事物不同,所持的观点也不同。
如何形容印度人?也许你会说乱。走在印度的街头,观察者眼中的混乱无序(chaos), 在当地人眼中却是活力无限(dynamic)。所以,文化的根源在于人,只有先理解人,才能理解人背后的文化。
每个文化都有张力。西方说的是对还是错,中国说的是凌乱还是有序,而印度说的是我还是我们,我就是拔河(Tug-of-War),而我们就是搅拌(Churn)。所以,印度的商业世界是以信任为先,如果两个人都要赢,就必须相信对方。
印度是一个多元化,既有冲突又有共存的国度。它追求的是效力而不是效率,因为效率要求标准化和同质化,而效力要求多元化,定制化和差异化。从用餐上,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人用餐,使用的杯子、盘子和刀叉都是线性的,有顺序的。而印度人用餐,所有的东西都是混合在一起吃,因为混合方式不同,吃到的味道也不同。”
02/印度的创业生态
# Cipla #
去年热映的《我不是药神》,影片中慢粒白血病的德国药物“格列宁”售价高达4万元一瓶,而印度仿制药售价仅500元。一个是正版专利药,而另一个是仿制药,为何效果相同,却价格相差几十倍,究竟哪一环节使得其有着如此之高的溢价能力?这种天价专利药是否会有所改变?
这次印度模块,我们拜访了印度当地第二大药厂Cipla(西普拉)。这是一家全球排名前15的仿制药企业(年收入26亿美元,员工人数2.5万)。Cipla全球首席战略官Nishant Saxena分享了印度仿制药背后的渐进式创新。
@Nishant Saxena
Cipla全球首席战略官
“绝大多数仿制药公司制药成本结构为30%的研发成本,5%-6%的人力成本,以及25%的经营利润率。我们一般会在药物专利期到期之后开始研发仿制药,这样可以让价格下降很多(1000美元的专利药,如果专利到期以后,可以卖到20美元),而且这种仿制药和专利药在药效上没有什么区别。
印度在仿制药方面有一定优势。首先,产品本身虽有专利,但通过不同的工艺生产就可以绕过专利,将其变成流程专利和公益专利,这一点是印度市场所需要的。其次,相比发达国家,印度的人力成本较低。最重要的是,印度政府对药价的压价。所以,全世界最便宜的药会在印度。”
# Power2SME #
Power2SME(印度版“找钢网”),是一家总部位于印度古尔冈市的中小企业 B2B 线上采购平台,帮助印度当地的中小企业能够更轻松地获得资金支持, 提升企业的规模效应,从而帮助他们增强盈利能力。该公司荣获福布斯“2018年度新创企业”。这次印度模块,Power2SME创始人R.Narayan分享Power2SME如何发挥平台优势,帮助印度中小企业提升规模效应和解决贷款问题。
@R.Narayan
Power2SME创始人
“印度的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规模经济效应,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这些企业每月在原材料的花费就达到70-80万美元,比大公司要多花7%-8%,甚至15%。Power2SME致力于帮助这些中小企业提升规模效应,帮助他们增强盈利能力。我们会把这些企业的采购诉求综合起来一并采购,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这些企业的采购成本。
此外,我们还做供应链金融,帮助印度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问题。印度的银行只贷款给大公司,而小公司是无法享受到低利率的贷款服务(一般贷款利率在12%-14%)。
目前,Power2SME共完成五轮融资总计6500 万美元。我们还和近五万家中小行业原材料采购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钢铁、化纤聚合物、以及化学品原材料直购服务。”
# Mu Sigma #
Mu Sigma是全球最大的决策科学公司,主要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公司名称取自统计学术语“Mu(μ)”和“Sigma(σ)”,分别表示概率分布中的均值和标准差。Mu Sigma公司总部位于班加罗尔,在芝加哥设有美国分部。这次印度模块,Mu Sigma 负责人分享了组织如何面对商业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Mu Sigma负责人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学习能力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一个活跃的组织状态,应该是主动获取信息,然后带到组织内部进行消化,这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同时,变化是一种复合型增长。应对变化,我们需要快速试验,而且要用最小的成本去试错(有点精益创业MVP的意思)。最后是打造一个新IP。过去公司强调知识产权,而现在是跨领域跨学科视角,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可以迸发出全新物种。
Mu Sigma是一家决策科学公司,而不是数据公司。数据在决策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光有数据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要结合商业、环境和设计思维等要素,这是决策科学与数据科学最大不同。
Mu Sigma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我们有自己的大学来培养员工,每年有很多学生来参加Mu考试,我们会招募1000多名学生,录取率在20%左右。进入大学以后,需要参加为期六个月的培训才能进入工作岗位。我们希望招募到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年轻人,提供他们扁平化组织环境,可以和董事会成员平等沟通,让他们尝试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 Times Internet #
印度时报集团是印度最大的媒体公司,旗下包括印刷媒体,英文报纸,广播,教育和营销机构,户外广告牌,电视新闻,以及网络项目等。月访问量在4亿,是印度最大互联网企业。
Times Internet(时代互联网公司)隶属印度时报集团,是印度最大的数字产品公司。这次印度模块,Times Internet副总裁Miten Sampat和我们分享了他如何通过投资、收购和战略合作等方式推动企业增长。
@Miten Sampat
Times Internet副总裁
“我六年前加入Times Internet。当时,印度的互联网用户只有6000万,而如今已经增长到4-5亿。这些增长用户大部分都在使用Times Internet提供的服务,其中有九成用户是通过手机访问。
从2012年起,Times Internet稳健增长,用户人数达到5000万。每年,我们会推出新产品,帮助用户增长。目前,Times Internet提供五大服务包括新闻资讯、音乐下载、短视频、分类服务,以及订餐App。新闻资讯这块占到印度互联网用户新闻消费时间的一半以上,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分类服务这块是收购获得,但保留了原来管理层和激励机制。此外,Times Internet也会和一些全球性企业(比如优步)建立合作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印度市场。”
# 小米印度 #
图:小米印度总部
小米非常看好印度这个新兴市场。2014年7月,小米印度正式成立。当时只有三名员工,办公室才200多平米。仅用三年多时间,小米印度从零开始高速增长,在线销售额占到整个市场一半以上,成为印度销量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是什么让小米在品牌出海方面做得如此出色?这次印度模块,我们走进小米印度总部,聆听小米印度首席运营官Mr. Muralikrishnan B揭晓小米品牌出海运营奥秘。
@Muralikrishnan B
小米印度首席运营官
“小米印度成功背后有三大原因。首先,产品本身性价比高。其次是分销渠道。小米印度从2017年开始布局线下市场,超过1,000多家线下实体店进驻印度15个城市。而且小米会优选合作伙伴,只有一层分销。最后是客户体验。小米拥有1000多个智能手机服务网络,500多个电视服务中心。用户可以使用App或者网络预约维修,大部分情况下能在4小时内修好。 ”
# PayTM #
过去印度商户使用刷卡机进行交易,但其本身存在成本,许多商户并不愿意承担这笔费用,尤其是一些小商贩。而且这种刷卡机在购买时需要银行批准。所以在很多地方,客户是无法使用信用卡来消费。印度有近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刷卡机却不到100万,如此大的缺口该如何填补?在PayTM总部,PayTM总裁Bhushan Patil为我们详解PayTM的发展路径。
@Bhushan Patil
PayTM总裁
“PayTM是第一个取得印度储备银行发放的在线支付执照的企业,2010年PayTM在One97Communications底下创立并发展,当时是个手机预付充值的网站, 透过手机支付(PayTM 是由Pay Through Mobile缩写而来)。
和中国先有电商业务再有在线支付的发展路径完全不同,PayTM是在2013年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后直接通过用户扫商家二维码支付的简单场景,迅速发展壮大在线支付业务,然后再凭借支付业务的庞大客户群体,引入了电商业务PayTM Mall(印度版的阿里巴巴)。
很多人创业喜欢做B2C,因为规模可以做得很大。事实上,B2B的规模是B2C的四倍,而且B端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比C端用户更清晰。未来,B2B的潜力会很大,需要长期培育和规划。而C2C在印度是一个全新领域,分为产品型C2C和服务型C2C。目前,在印度类似淘宝的C2C会比较多。”
本次印度模块,我们见证了更多新创企业的崛起。
图:印度创业者交流会
Purplle(印度版“聚美优品”)、Qyuki (网红经济)、The Wedding Brigade (婚礼线上服务平台)、Taaraka(astrology) (星座app)、Mpaani (中小企业CRM系统)、Cloudnine(妇产类医院)、Onco(线上癌症医院)、Autoninja(汽车软件服务平台)等。
03/不可撼动的“印度巨头”
# Infosys #
图:Infosys总部
从250美元起家到市值450亿美元上市公司;从7个人的团队到20万员工遍布全球。Infosys被称为“印度的外包巨头”,它是印度历史上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这次印度模块,Infosys创始人Narayana Murthy复盘了自己40年的创业经历,分享了上百亿市值”独角兽“的管理心得。
@Narayana Murthy
Infosys创始人
“创业就是把一个想法或灵感转化成工作岗位和财富的过程。绝大多数人在想‘为什么这样’的时候,而创业者在想‘为什么不这样’。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创业企业需要具备五大原则:
第一,大道至简,一句话传递公司核心价值。
第二,小成本快速试错。
第三,建立技能互补团队。
第四,打造共同价值体系。
第五,财务成功。
上百亿市值的独角兽该如何管理?首先,每个人要用数据说话。其次,确保我们的客户在他们客户眼中有着很好的形象,因为只有让客户的客户满意,我们的客户才会满意。第三,我们要对自己的投资人坦诚与透明,坏消息要早说,并且要主动告知。第四,任何不懂不确定的事情,一律不做。第五,学会尊重自己的员工,因为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本。”
Rama教授:Infosys靠什么原则来确保企业持续卓越?
Murthy:
第一,以身作则。如果你想让你的同事或员工践行你的原则,首先你也要践行这个原则。不需要演讲,你所做的,你的员工都在观察。
第二,强大的沟通能力。所有成功领导者都极其擅长沟通。
第三,对于反馈必须是开放的。你的耳朵、眼睛,特别是你的心必须开放,这样你才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反馈。要打造一个伟大的公司,一定要把反馈渠道都打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伟大创意来自于哪里。
#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
塔塔是一家拥有150年历史、印度最大且最富有的家族企业。最新数据显示,塔塔集团年收入1050亿美元,全球员工人数70万名,坐拥6.5亿用户(相当于印度人口的一半)。塔塔集团产业分布广泛,涵盖钢铁、汽车、快消品、金融服务、基建、国防、咨询服务、旅游等等。集团旗下共有31家上市公司,其市值总额约1550亿美元,占印度GDP的5.5%。
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简称TCS)是印度最大的软件制造企业,由塔塔集团的软件工程师们于1968年创办,从事信息技术服务和咨询等跨国业务,总部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公司隶属于塔塔集团,运营业务覆盖46个国家。
TCS已成为世界第二大IT服务供应商。2018年4月,TCS在孟买证券交易所市值达到1026亿美元,成为印度IT业首个市值突破千亿美元的公司。TCS有六大支柱:
第一,客户中心。
第二,专注创新。
第三,花费变化。
第四,自我评估框架。
第五,按结果收费。
第六,决策。
04/印度“土特产”
印度总有些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事物。
# 印度点灯仪式 #
# Dabbawala午餐盒派送系统 #
据了解,最初在印度生活的一些英国人是吃不惯印度咖喱的,他们想吃自己老婆做的午饭,于是便有了Dabbawala。Dabbawala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帮孟买的上班族送午饭。这次印度模块,Agrawal博士为我们揭示Dabbawala精细化运营管理背后的朴素式创新。
@Dr. Pawan Agrawal(右三)
Kamalabai 教育慈善信托机构的创始人兼主席
图:七期学员们与Agrawal博士合影
“这是Dabbawala使用的饭盒(如下图),上面标志着一些看不懂的数字和字母。Agrawal博士说,这是Dabbawala自己研发出来的一套神奇的编码系统,方便送餐人员辨识和做记号。饭盒上的代码“VLP”表示取餐小区代码,字母“E”表示取餐地火车站代码,数字“3”表示目的地火车站代码,“9E12”表示目的地大楼代码和楼层。这套系统所需资源非常简单,就用手指比划一下即可。
图: Dabbawala使用的饭盒
Dabbawala中最核心的部分是Mukadams,目前有800个Mukadams,每个Mukadams负责领导管理10个送餐人员。整个配送流程分为五个阶段,对应五组人:A组的取餐员在他负责的区域挨家挨户取餐,并送到最近火车站。B组按目的火车站进行分拣。C组负责将餐送到指定火车站,D组在火车站按最终目的地进行分拣,E组将饭盒送到他负责的区域中的目的地。
Dabbawala的收费不高,一个月收取600卢比(折合美元约10美元)。因为Dabbawala的客户也都是一些穷人,收费高了他们便不能支付得起。目前,一个Dabbawala的配送员的月薪在200美金左右,还会有额外100美金的收入,比如开出租车。 ”
# AP基金会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话也许在印度就不成立了。
Akshaya Patra Foundation (简称AP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非盈利组织。Akshaya Patra是梵文,来自于印度教的一个神话,寓意为“取之不尽的一碗饭”(Unlimited bowl)。这个组织为公立学校的贫困孩子提供免费午餐——“不允许任何一个印度孩子因为饥饿而丧失教育机会”。这顿饭不仅解决了孩子健康的问题,更降低文盲率。因为“有饭吃”是很多孩子来上学的重要原因,其中不少孩子每天就只吃这一顿。这次印度模块,我们参访了印度南方的一个中央厨房,亲眼目睹中央厨房超低成本背后的高效运营和先进管理。
@AP基金会负责人
“在全印度,有34个这样的中央厨房,每天为167万个孩子提供免费午餐,通过覆盖全国12个邦的物流网络,发放到1.4万个公立学校。每份免费午餐的成本只需1元人民币(政府出60分,来自社会的公共捐赠40分)。这1元人民币包括食材、物流和所有人工。
图:中央厨房
在这里,每一个不锈钢桶在15分钟内蒸出的米饭可以供给1,000个孩子。在北印度,我们发明了一个做印度饼的流水线长达30米,和面、压平、切割、烘焙全部实现无人操作,一分钟就可以出1,000张香酥的印度饼!食品准备完毕后通过传送带装上特殊定制的,有保温层的卡车,送往各个公立学校。
目前,中央厨房的日产量在170万份,送往印度12个邦的1500所学校。预计到2020年,日产量可以达到500万份。AP基金会是全世界最大的免费午餐项目,在其帮助下有1.2亿印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上学。同时,该项目也被引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
除了午餐项目,我们还在做一些其他公益项目。比如梦想工程,帮助印度孩子实现做演员、厨师、宇航员等梦想。 ”
05/印度模块总结
五天的印度学习,教授和同学们都有哪些感受和启发呢?一起来看看吧!
@Prof. Rama Velamuri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
“为什么中国和印度GDP发展轨迹在1990后差距那么大?中国是印度2.5倍。印度落后中国15年,跟中国改革开放有关,但只是故事一部分。中国工业比重较大,而印度农业比重大。相比印度,中国有四个优势。
第一,中国人口识字率高出印度25%。印度独立时只有12%识字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中国人均寿命比印度高很多,婴儿死亡率低很多,医疗领域方面的投资也高很多。
第三,男女平等。中国在女性机会和劳动力机会要远远领先于印度,女性教育程度也是领先于印度。
第四,中国的社会阶梯是流动性的,而印度是分层的。
未来将何去何从?中国和印度未来面临的挑战是人口结构问题,即未富先老。预计到2035年之后,中国将面临严峻考验,老龄人比年轻人多。印度毕业生的平均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发表论文虽少,但是影响力更大。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中国是印度的六倍,但是输入和输出,创新的效率还有待提高。
中国和印度,哪种体系更好?有一个印度女记者在中国生活八年,之后写了本书。书中说,如果我能够选择出生在哪个国家,我会选择中国还是印度?她这么回答,如果我出生在贫穷家庭,我会选择在中国,因为在中国我有机会走出贫穷家庭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但如果我出生在富裕家庭,我会选择印度,因为印度有自由、知识产权和法制的保护。 ”
@余佳(Barbara)
UniCareer创始人
“印度是多元化的,既有冲突又有共存,不高效但有效,注重决策正确而不是决策速度。看到企业家这边也都是平衡决策的速度和质量,决策效率与决策质量兼顾。”
@刘恩培
树米科技创始人
“第一天上完课震惊的感觉,为什么那么多风投投医疗?国内很少。如果供给测非常丰富的国家,可以做消费市场,但是这边情况完全不是,医疗企业发展符合风投策略。政府对医疗完全没有补贴,完全市场化发展,可以用资本力量去驱动。
印度的社会分层那么大为什么不打仗?人很固定,年轻人下层人没有上升通道,文化根深蒂固,看着大人就是分层的,就认为自己应该这样,长大后也会教育自己的孩子。”
@周洪海
蜻报创始人
“Infosys比较有感触,在sentel上了九年班,也是外包公司,在2012年停止增长了。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高速增长?尊重。以前公司没有尊重大陆员工。如何让顾客满意印象深刻。创始人讲的每一句话都平静而富有力量。”
@郑剑波
巨网科技董事长
“Infosys讲得很好,尊重那点印象深刻。激励背后的强大力量,让他们感受到成长。”
@张鹏飞
虹迪股份创始人
“第一,印度公司的PR能力,员工和高层能把自己说的那么好,的确比国内的强。第二,成本极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第三,以身作则,坚持成本,不存在侥幸心理,不懂不确认的事情不做,不能有机会主义的想法。”
@徐强
黑晶科技创始人
“中国是独特市场,欧美是成熟市场,没有对印度市场有了解,这次来感觉到完全不一样。这样的社会衍生了独特的经济模式,印度是开放的,民主的,有优点的,从文化上更靠近欧美,所以那些公司都很国际化。劣势是很多产业来说,自己国家对产业控制比较难。我们既保留了适度开放又保留适度管制,对发展有好处。人口红利如何释放,种姓制度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企业本身,2B我们看到的这些远远高于我们国内,高于服务对象的认知来服务客户。这次印度学习以后,我要进一步产品化,给客户选择,要缩小跟客户之间的认知差距。”
@程方航
领鲜金融创始人
“Infosys的确从零到一,又是创业者创始人,跟大家感触比较一样。我们看到的那个面和实际情况是差距很大的,我们收到的信息是很片面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做一家受人尊重的企业这句话很对,但是很难做到,创业者要挑战自我。时间会检验一切,会检验你企业的价值。虽然印度现在还有各种问题,他跟中国一样人口大国,充满机会,可以被改变。”
@刘戈杰
栈略数据创始人
“在美国跟印度人打了很多年交道,我的体会是:在小学里很久没见到那么纯真的笑容了,很多很多年没见到过了。印度社会跟我们不太一样,印度有欧美的世界也有第三世界贫穷世界。我相信会有上升通道,虽然现在可能还没有机会打通。在美国的印度人很少回国,反而中国人都回来了。为什么小米能进入印度而印度本土没有这样的公司,印度公司被迫被卷入国际化,参与到全球服务和业务的分层,这个结果导致会让绝大多数印度公司路径依赖。”
@赵亨
南京大排档总经理
“第一天听到的效率和效力印象深刻。企业的效率是利己,而效力是利他。这两者间的博弈需要做好平衡。Dabawala淳朴的创业激情,不忘初心,对工作有极大的热情,令人赞叹。这次印度学习,让我意识到企业要参与到公益里,企业应该拿出部分利益做公益。我的努力除了能让股东和员工收获利益之外,还能对社会贡献价值。所以,我觉得要加强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搭建企业文化,让员工对事业充满热情。”
@常兴龙
薪人薪事创始人
“为什么印度分层分得那么严重?靠种姓制度来控制。当前印度社会是雅利安人的制度来管理。跟做企业一样,中小企业更像以色列,讲究创新和小,独立和奋斗。大企业像中国和印度,踏实做。跟教育制度也是相关的,1/4私立学校,社会阶层和政治结构,需要私立学校承担义务教育工作。以色列讲究自己擅长什么做什么,印度却不是。企业文化是用来筛选合适的人才。企业家在追求效率同时,在关键节点上要看得远。”
@任静
兜行创始人
“印度参访印证了三个基本规律。首先,优先级的排序决定了世界(组织)本身的秩序,很多不理解可能源于我们对对方的的优先级的难以理解。其次,掌握越多特殊资料(信息、人力、物料等),越具备超强获利的可能性,不过要把特殊资源转化为获利能力,需要强的解决方案能力。第三,领导者的影响力,行胜于言。”
@张智勇
绣花张创始人
“I love India,这里有太多我们的影子,30年前的北京国贸刚刚竣工,五星级酒店与大杂院比邻,北京人骑车上班,能够进入外企上班就是最大的炫耀,每个旅游区都对老外推销各种玩意,说着各种语言。今天,我穿着洁白的衬衫看着街景,俨然是30年前外企Boss的感受,想想当年我们努力拼搏和犯傻,今天看着印度弟兄们走着我们的老路,仿佛自己回到20年前...”
06/每到一处,必有合影。
先来一波#地标合影留念#。
@印度设计创新学院(ISDI)
@Mu Sigma
@印度管理学院班加罗尔分校(IIMB)
@塔塔(Tata)总部
@小米印度
再来一波#人文风情#
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让教育更公平。
每一个创业者的内心世界都住着一个孩子,无关年龄,无关阅历。
坚守一颗赤子之心,在创业道路上不断求索。改变世界,要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开始。
@AP基金会
效率和创新是企业存在的核心价值。不管你是想改变世界,还是想送好一份午餐盒;不管你是用AI赋能还是最朴素式创新。
印度五天行程圆满完成。2020年,再聚印度吧!
附:数读印度(中国 VS 印度)
数据来源:ANANDRAT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