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EMBA「一人一城」栏目汇集各地优秀的企业家,讲述不同地域的企业家特质和创业精神。第三期的故事来自中欧EMBA2016级校友、江苏美乐控股集团董事长王翔宇。 

作为一名家族企业二代,王翔宇并不满足于传承已有产业,而是渴望寻求更大的突破。在他的努力下,已具相当规模的美乐集团在眼镜行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集团发展也走向「整合资源、共享优势」的新路径。今天这篇文章,他的中欧同学、常轻松管理咨询的创始人苏清来为我们聊一聊他所认识的王翔宇。


王翔宇
江苏美乐控股集团董事长
中欧EMBA2016

去丹阳之前,我和翔宇接触得不算多。在我眼里,这位来自江苏的EMBA同学虽是一名家族企业二代,但身上没有丝毫的浮夸与傲慢之气,跟同学交流起来非常接地气。他为人低调,豪爽大气,在班里人缘极好,还被推选为副班长。

在平时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翔宇的家族企业——美乐集团涉及的业务与自行车有关,是上海凤凰自行车的第二大股东。但是他留学归来后并没有直接进入成熟的家族企业,而是做起了眼镜生意。

最近,我有机会到丹阳,在翔宇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美乐集团的园区,这才知道,原来美乐集团横跨自行车、视光学、医疗、房产物业、金融投资等多个行业,规模过百亿。翔宇肩负巨大的家族产业,不满足于现状,身体力行地将父亲的创业精神传承下去,在新的形势下力求为美乐带来更多突破。

1/父亲的创业精神,从小就烙在他的心里

参观之初,美乐集团的规模令我震撼,但最令我好奇的是,它是如何从一家自行车配件公司发展壮大起来的。翔宇告诉我,这一切都来自于父亲的智慧和坚持,以及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

翔宇的父亲王国宝是一名真正的创业者。1993年,翔宇10岁的时候,父亲开始在自行车零件行业创业。美乐车圈从一家自行车钢圈生产小作坊开始,不断地提升内功、探索学习,短短两年就兼并了几家较大规模的车圈制造工厂,快速地向规模化车圈制造企业发展。10年的时间里,美乐就把辐条和车圈规模做到了全球第一,链条产业规模做到全球第二。

说起自己的父亲,翔宇充满敬佩,他认为父亲既有「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敢于争先」的美乐精神和「永不放弃」的美乐信念,也有极度敏锐的商业嗅觉。

华久辐条是父亲2002年开创的又一家自行车配件公司,专业生产自行车和电动车辐条。因为看到了车圈用户的需求重叠性,父亲认为既然已经拥有车圈行业这么成熟的市场资源和信息,迅速横向扩充产品也一定是水到渠成的。果然,华久辐条当年投资当年盈利。然而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公司开设前期,他亲自去跑同行、跑客户,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了解客户不断提升的产品需求和服务。2005年,华久辐条跃居全国同行业规模最大的公司,2015年,华久辐条与上海凤凰自行车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成为上海凤凰第二大股东。

在翔宇心中,父亲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勤学善思、敢于挑战,视事业高于生命,对事业的热爱程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和做到的。二十多年来,父亲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公司,每天的工作计划都在记事簿里列得井井有条,而列入记事簿的一条条计划也正是他一步步走过的创业之路。在这样一位导师般父亲的指引下,翔宇的创业之路已不可能轻松,也来不得半点拖沓,唯有比他人多学习多努力才能跟得上父亲的步伐和规划。

2/传承不只是守业,而是开拓更多的可能

1999年,16岁的翔宇赴英国留学,2002年考入英国华威大学,主攻企业管理专业。出人意料的是,学成归来的他并没有按照旁人的预期,直接进入父辈锻造成熟的企业,而是决定独自为美乐开拓一方新领地。

翔宇的家乡江苏丹阳是著名的眼镜之都,有着较为成熟的眼镜产业链,全球60% 的树脂镜片出自丹阳。维护视力健康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于是,初出茅庐的翔宇在父亲的支持下将目光锁定在这个行业,于2004年在集团旗下成立了视悦光学有限公司。

由于没有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他在公司创办初期先与一家韩国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迅速将视悦光学定性为以1.56镜片(1.56指镜片的折射率)为主、变色镜片为特色产品的光学镜片制造和销售企业,并坚持打造卓越品质的产品来赢得市场和客户;视悦的镜片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更大机遇。

2011年年底,视悦光学与全球视光行业巨头法国依视路达成合作协议,而这一次的合作真正将视悦光学带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公司镜片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2017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3.5亿元。依视路带来的不仅是销售额的几何倍数增长,更有强大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支持、不断优化的产品结构、清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视悦光学拥有800多名员工和多条全球最先进的树脂镜片基片、镀膜生产线以及顶级车房定制镜片生产设备。公司客户从零增长到近300个,产品80%销往国外,公司连续三年雄踞当地树脂镜片行业出口第一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翔宇还有更大的野心。他没有选择淘宝、京东这些平台,而是与国内首家C2M平台「必要商城」达成协议,成为该平台上唯一一家做成品眼镜的线上商家「必看眼镜」。视悦光学通过电商高端定制模式,去除中间流通环节,实现了从用户到工厂的直线连接,开创了B2C的电子商务模式。第一年,必看眼镜线上销售额就达到4000万元,2017年更是超过8000万元。

当然,回国后一路走来,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国内经商环境的不熟悉、合作伙伴的选择、团队的建设都一度困扰着翔宇。幸运的是,有父亲和家人的指导和支持,他跨过一个又一个坎。翔宇认为,激励他奋勇向前的最大力量就是父亲的创业精神。

3/整合资源、共享优势,新时代解锁新玩法

视悦光学的卓越表现让翔宇得到了父亲的认可,2016年,他被任命为美乐集团董事长,开始逐渐掌管整个集团的业务。

掌管如此庞大的集团,翔宇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可以为年纪越来越大的父亲分担更多的责任,紧张的则是怕辜负家人的期望,不能带领集团迈向更高的高度。不过已经有过独自创业经历的翔宇表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他告诉我,现在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职业经理人变成事业经理人,美乐要搭建好平台,让有能力的人在这个平台上为自己的事业打拼。他也说服父亲,事业只有与更多的人分享和合作,才能做得更大,而且唯有这样自己才能有时间享受事业的成功。

美乐目前成立的30多家公司里,只有4家是全资子公司,其他全是合资公司。以凤凰医疗为例,美乐只占40%的股权,经营者股东占60%。

翔宇这样解释他对美乐新玩法的思考:现在做一个产业,是大家整合资源、共享各自优势,共同来做一份事业,而不是我要最大。美乐已经不是纯粹的家族企业,而是大家的事业。我们必须充分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在美乐集团凤凰医疗产业园内,上海凤凰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2.5万平方米厂房已经竣工,2条生产线投产;江苏鸿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3.6万平方米厂房也已竣工,5条生产线投产。

翔宇介绍,这两家企业将专注于生产各类手动、电动轮椅以及助行器、拐杖等康复医疗器械,但彼此定位不同。凤凰医疗主要与德国品牌「B+B」合作,生产高端产品;鸿凯医疗则定位中端市场。后者将与美乐进行品牌、配套、区域全方位结合,产品90%的零部件将实现自制,从而形成同行业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未来,凤凰医疗科技还将开发电动轮椅及医疗衍生新产品——家用呼吸类产品等,希望三年后能从康复类医疗产品过渡到呼吸类医疗产品。

「不断用科技推动骑行产品以及视光学产品的发展,不断改善人类休闲运动体验与视光学体验,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为之奋斗的方向。」翔宇说。

4/「创二代」的传承,更多的是传承创业精神

从初次创业到玩转资本,翔宇一路都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我爸的理念很前卫,学习能力也很强,我们沟通起来十分顺畅,就像兄弟一样。」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父亲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在丹阳,和他一起成长起来的家族企业二代有很多,大家都称呼他为「大哥」,除了他家的产业和他的年纪,我想,更多的是因为翔宇身上散发着一种有担当的「大哥气质」。

和其他的二代朋友们比起来,翔宇是最忙碌的。他的行程永远排得满满的,集团各个子公司的会议、出差,乃至于个人的上课、交际,他的脚步一直在路上。

翔宇告诉我,父亲不希望他这么忙,甚至让他经常去度度假,可他就是做不到。他说,虽然自己也可以像那些朋友一样活得悠闲一点,但一想到父亲从20岁就开始创业,30多年过去了,依然每天在为这个家族全力以赴地忙碌着,如果自己在外面游玩,心里会过意不去。

我想,父亲传承给翔宇的不仅是商业的眼光和智慧,更是一种创业精神吧。

虽然家族事业蒸蒸日上,但翔宇有着很强的危机感。他一直在思考企业的转型升级问题——如何以传统制造销售模式为基础,开创新零售模式,快速扩大消费群体覆盖率,抢占快捷消费市场;如何整合集团的资源,实现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和持续化。

基于这样的思考,翔宇在2016年来到中欧求学。两年的时间里,他认为自己收获非常大,不光系统学习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打开了自己的视野和格局,更结交了一群非常优秀的同学。他说这些都是一辈子的财富,让他对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东坡的这句名言,被翔宇奉为座右铭。

在传承父亲创业精神的道路上,他一直在这么做。掌舵美乐这艘巨轮,在惊涛骇浪的商海中前行,翔宇正通过不断打磨自己的坚忍不拔之志和远见卓识,努力让集团行稳致远。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相信,他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