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量化投资的神秘面纱——中欧FMBA2013级新生首场学术交流活动
文/顾鸣杰(FMBA2013级)
图/梁剑锋(FMBA2013级)
9月开学的中欧2013级FMBA同学们以超越预期的速度迅速融入了中欧大家庭。10月19日晚,2013级FMBA量化研究小组倾情呈现了首场新生学术交流活动——“套利和量化交易”主题讲座。除了有超过60名2013级同学的踊跃参与和大力支持外,讲座还成功吸引到了不少2012级FMBA的师兄师姐和中欧MBA投资俱乐部成员前来参加。
此次活动的主讲人是被大家称作“三周”的三位2013级FMBA周姓同学——周全、周杨彬和周琪。CFA老师周全首先深入浅出地对大家进行了套利启蒙,阐述了套利与套期保值及投机的区别,并通过一个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玉米价格差的案例,生动解释了进行套利的条件和套利的风险。
“三周”开讲
随后登场的是被大家亲切称为“彬彬”的85后量化交易员周杨彬。彬彬作为一名伴随国内量化投资市场一同成长的业内人士,与大家分享了该行业随着2010年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交易推出而蓬勃发展的历程。彬彬向大家解释了何为量化交易策略、量化交易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着重分享了他在期货量化投资行业打拼数年的宝贵经验和摸索出来的几个要诀:高收益的策略未必最好,掌握收益和回撤之间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设计策略时要留50%余地,才能从容应对类似“光大乌龙指”之类的意外情况。正是凭借这些实战经验,彬彬参与管理的某基金在2012年度取得了104.9%的年回报率,而同一年度沪深300指数仅上涨2.77%。
压轴出场的是曾在汤森路透工作多年的周琪。周琪结合他的工作经验,将金融机构中量化交易团队的组织模式、策略研发人员的分类和对策略的生命周期管理等专业知识娓娓道来。周琪对国外常见的量化交易系统和技术工具的介绍更是让在场听众们大开眼界。对于今年量化投资领域的热点事件“光大乌龙指”,周琪也从一个业内人士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认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和内部控制的问题。
此次活动无疑为未来两年的求学之路开了个好头,让同学们对2013级FMBA的学习生涯有更多期许,也让量化研究小组成员们成为2013级FMBA中的明星学员,有不少同学一下课就围住“彬彬”,询问是否可以投资他参与管理的私募基金。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让大家见识到了身边同学的卓越专业技能和高度敬业精神,这类活动正是大家想要的分享知识和经验的绝佳舞台,这也是当初为什么选择来中欧求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这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梁剑锋同学所说:“在FMBA,很多同学都是其所在领域的能人和高手,而同学们的知识和实战经验都是这个集体非常宝贵的财富,这种经验的分享也将成为我们FMBA永远的亮点。在接下去的两年学校生活中,我们都会借着中欧的平台,向教授们学习,与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