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萍,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中欧FMBA2012级校友

 

2017年上半年,当浙江东方集团在原有融资租赁、产融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基础上,纳入信托、期货、人寿保险、财富管理等多家金融子公司,成功转型为浙江省唯一的国有上市金控平台之时,身为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控”)的副董事长、总经理金朝萍(中欧FMBA2012级校友)如释重负。

对于一家成立于1988年的老牌外贸国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转型刻不容缓。早在2012年,浙江东方就开始培育和搭建类金融板块,布局和谋划新的战略发展。2015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部署下,浙江东方启动“109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旨在向金控平台全面转型。

金朝萍,身为“109项目”上市公司方面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项目启动之后的600多个日日夜夜里,和项目小组成员一起积极推荐引战、评审、方案设计和调整、各监管部门协调沟通等工作。整个重组涉及20多个厅、司、局等相关单位,期间经历过无数场谈判,无数次的沟通协调,重组方案亦是几经调整,先后取得国家和省级监管部门多达7个不同的行政许可,并最终获得中国证监会无条件审批通过,完成了对浙金信托56%股份、大地期货100%股权、中韩人寿50%股权的收购,并募集配套资金12个亿。后续又收购了般若财富100%股权,金控平台搭建初步完成。

对于一名国企高管来说,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个人的成长赶上了企业发展的最佳时光。作为国企中为数不多的女性高管,金朝萍对此深有感触:“今年是我在浙江东方的第十年,这十年间我和东方一起成长,经历集团战略转型。我十分幸运,控股领导给了我平台和学习的机会,历任公司董事长都给我很多指导和帮助,个人的每一次进步都和东方的跨越发展密不可分。”

 

逆流而上的选择

 

金朝萍的第一次职业转型发生在2008年,那一年可谓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

2008年,金朝萍已在浙江省委办公厅工作了十二年。过往十二载,时光倾吐芳华,她逐渐成长为一名副处级干部,那一年如果她继续留在机关里,未来清晰可预知。对于成家育女初为人母的金朝萍来说,这份稳定的工作可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在那个年代,人们常会把“安稳”和“女性职业发展”划上等号。但外表柔和的金朝萍,内心却不甘于在舒适区度过职场下一个阶段。从小喜欢和男孩子打球下棋的金朝萍,骨子里涌动着一种不安分。

“到企业去!”她倾听并遵循内心深处这份强烈的渴望。

当时,公务员转岗通常会首选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但出人意料的是,金朝萍并没有走这些“常规之路”,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处于充分竞争环境下的中型外贸国企——浙江东方。可想而知,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际,金朝萍这个“逆流而上”的决定令许多人费解不已。

外贸起家的浙江东方是“枪杆子里出政权”,那些在前线拿单的业务员们往往是用脚来投票的。金朝萍的一些老领导和同事都劝她三思而后行,他们生怕这位年轻的“女空降兵”到了东方之后水土不服。

但这些顾虑并没有使金朝萍迟疑,她更喜欢充满挑战的事情。

 
漂亮的第一仗

 

金朝萍加入浙江东方之时,东方旗下子公司正好遭遇大宗商品诈骗案件,一些投资项目出现逾期后长期未收回,还有外贸加工厂多年来经营不善,加之金融危机的冲击,坏账频出,几近停产。金朝萍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到企业这些急难险重问题的处理上,并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其中最为棘手的就是外贸加工厂倒闭事件的处理,烫手的山芋落到了金朝萍手里,她立马接手处理破产清算工作。大批员工纷纷要求安置补偿,众多小债权人逼债,群体性不稳定因素众多,挑战与困难重重。

 

 

金朝萍几乎是边学边做,在整个过程中把《破产法》都吃透了。同时她争取到了当地政府和法院的大力支持,最终妥善处理了员工安置补偿、小债权人清偿、接盘企业洽谈、资产拍卖与分配,尽最大努力实现了资产价值变现最大化,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员工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整个清算历时一年,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整个过程完成得很艰辛,但却相当漂亮!”

正是这个“干得漂亮”的不良资产处理,使公司从上到下对这位外表温柔、内心坚韧、学习能力超强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从党务到投资,从商场到课堂

 

2011年,浙江东方《2011-2015发展战略规划》起步,公司制定新的战略规划,明确了以“商贸流通为主业,房地产、类金融为两翼”的发展定位。

而这次的战略规划也帮助金朝萍跨入投资领域,实现她职场的第二次转型。

金朝萍以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身份负责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同时,以战略规划为引领,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积极推进类金融板块的培育和发展。

一方面,她帮助搭平台,组团队,获取政府政策支持,同时在类金融板块的战略发展、治理机制、激励风控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东方类金融板块的筹建。

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专业的管理团队,她意识到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金融专业度和知识结构。

 


 金朝萍所在的中欧2012FMBA小组课题报告组员合照

 

以金朝萍当时的资历来看,她完全够格申请许多国内商学院的EMBA课程,当中欧FMBA笔试过关进入面试环节时,考官也积极建议她攻读EMBA课程,但是在组织的重托和个人对金融专业知识的渴求之下,她最终还是选择了中欧FMBA课程。

“当我第一眼看到中欧FMBA的课程设置时,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课程,它融合金融深度和管理广度的课程既可以补足我的金融知识体系,又可以提升我的管理能力。”金朝萍说到。

就这样,2012年,她成为首届中欧FMBA的学生。

之后的两年,每月两个周末于杭州和上海之间两城奔波、工作学习连轴转的生活节奏是金朝萍始料未及的。幸好,班中还有三位来自杭州地区的同学,金朝萍和他们一起组成了“杭州F4”。

两年间,“杭州F4”同进同出,每周五下班后一起开车来上海,周日上完课再一起开车回杭州,不仅消除了舟车劳顿,也是一种相互陪伴与鼓励。

金朝萍是那种非常善于学以致用的人,她把许多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实践到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优化中去。如果说从1到N仅仅是由少到多的量变过程,那么从0到1便是更加需要创新的质变飞跃。

对她而言,类金融板块的搭建,就是一场从零开始的硬仗,每天的工作就像门诊似的,许多事情需要她迅速做出专业的决断。每每遇到困惑之处,她总能在FMBA同学中找到专家,与他们交流,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不同金融业的业态特征和资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做出决策。

 


 中欧FMBA毕业时留影

 

得益于东方的整体发展和良好的体制机制,东方的类金融投资板块发展稳健,到2017年底,集团的整体利润中投资板块的贡献功不可没。基金板块目前已达到130亿的资产管理规模。

 

新使命,新征程

 

2017年,彻底转型为金控平台的东方金控迈出了公司成立三十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步。然而转型只是第一步,新收购的子公司无论发展规模还是业绩排名都亟待提升,金控平台的发展战略需要重新谋划。东方金控的当务之急是修炼内功,按照监管层面对金融控股集团的规范要求,制定新的战略规划,调整组织架构,建立协同和激励体系,优化内部管控,完善风控机制,一步步夯实东方金控。

眼下,金朝萍正忙着建章立制、完善团队。她不遗余力地从金融行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团队,其中不乏包括中欧在内的各类商学院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东方。“毕竟我们的老底子是外贸出身,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人士去做。”金朝萍谦逊地说到。

二十多年的历练使金朝萍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女性领导力风格,在东方成长起来的她习惯性地将自己和员工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时至今日公司里的许多老员工还会亲切地称呼她为“金姑娘”。

她非常善于沟通与协调,很少以领导、督促或命令的方式来行事。在与团队设定目标和工作重点后她充分授权,尽力为团队营造一个适合创新的环境与空间,这也构筑了吸引人才的东方磁场。

 


金朝萍代表浙江东方乐跑团,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半马,一不小心跑进了杭州市女子前100名
 

转型后的东方金控成为了资本市场极为稀缺的、浙江省内唯一的国有上市金控平台,几乎没有可复制的模式,需要自行摸索创新出一套适合东方金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虽然挑战不小,但人生正如她所热衷的马拉松一样,贵在坚持与执着。此时的金朝萍比任何时刻更自信从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