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欧校园,在欧洲游学是一种什么感受?中欧FMBA组织了为期6天的“创新欧洲”海外模块,将校友和在校生带到瑞士和意大利,深度参访Victorinox、IWC、Zegna、Serapian、ON、Eataly等欧洲领衔的创新企业和知名大学Bocconi大学,并邀请资深人士进行主题分享,从学术和业界的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欧洲的创新技术,也让同学们在实地参访中深切体会欧洲的创新精神。

海外模块的优势在哪里?

为什么一定要去欧洲实地参访?

为什么选择瑞士和意大利?

海外参访的公司是如何决定的?

本次,小F老师采访了中欧FMBA课程部的老师们、3位校友和7位在校生,带领大家云上回顾&体验欧洲游学。

01

世界那么大,一定要出去看一看

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为重要,中欧FMBA课程部的老师们衷心期盼学生能够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为此,课程部希望通过海外模块,把学生带到国际舞台上,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了解各个国家之间商业运作的差异。

在游学模块里,我们优选多家在创新领域有卓越表现的企业,包括Victorinox和ON等多家企业进行参访。他们代表了科技、金融和创新领域的未来趋势,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与这些企业决策者的互动,更好地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我们也希望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培养他们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能力,这对他们在未来全球化金融领域中的成就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

"

老牌企业如何突破传统?

新兴企业如何占领消费者心智?

短短6天时间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为在校生和校友创造了充分的互动交流空间。

传统和传承的推陈出新,

创新思维的升级与变革,

同学们收获了怎样的感悟呢?

 

02

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激活企业

欧洲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成就,企业也具备先天发展优势。但成就同时也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例如,Zegna和Serapian这类老牌欧洲家族企业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他们与外界的沟通并不多。然而,现在的他们愿意把工艺、原材料以及生产过程等信息向外传递、重开参访渠道、收购其他品牌,都表明企业愿意向外探索,迈出老牌企业创新的一步。

——郑文洁

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中欧FMBA2013级

欧洲还有创新?传统企业怎么创新?创新的内涵、目标和形式又有哪些?不同企业有着自己的答案和方法。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市场和竞争、持有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创新本就应该根植自身、攻守兼备、软硬兼施、不拘一格。他们因使命融合了一群志同利合者,因有序的热爱、责任和谦卑给予持续创新的动力,更易传承与实践!

——曾纯

元禾辰坤合伙人

中欧FMBA2014级

"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对于ESG的高要求,近年来部分传统行业的市场转型来势汹汹,很多传统企业瞬间失去竞争优势。在过去多年的沉淀中,虽然他们形成了企业文化和严密的管理体系,但是缺失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前瞻眼光,面对市场转型,只能被动前行。昂跑从专业领域向时尚领域的转型,管理团队的敢打敢拼,员工的生活与工作相融一体,企业战略与文化都值得传统公司借鉴和学习。

——吴依灵

上海飞乐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

中欧FMBA2022级

对国家或企业来说,影响创新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包容的文化”。从万国手表的参访中体会到”对错误的包容”这种创新所需要的耐性与文化特质。万国的工程师足足花了8年时间,经历漫长的研究与无数次失败后,才令手表的机芯减震系统突破传统的物理极限,制造出来XPL腕表。这样的研发创新,所需的包容与耐性令人震撼。

——文鲜明

明略科技集团 集团财务副总裁(VP)兼首席财务官

中欧FMBA2022级

"

意大利食品超市Eataly创造了新型购物体验,将市场、超市、美食和学习这四个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让消费者在Eataly享受到从商品选择到餐饮体验的一站式服务,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为零售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零售的核心壁垒就是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好高质量的服务体系。

——陈倩倩

上海购吖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CEO

中欧FMBA2022级

 

03

做长期主义的坚守者,穿越周期

身处金融及相关行业,惯性会从金融角度来看问题。但此次瑞士之行补充了跨行业视角。不少制造业公司与金融行业的关系若即若离,比如这次参访的La Martina,他们就拒绝融资,也不愿意被收购兼并。中国企业在高速飞奔的时候去看看这些老牌家族企业怎样在慢节奏里寻求发展和创新,如何用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待问题,这种心态的转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杨子

小红书财经头部博主

中欧FMBA2016级

120年持续不懈的努力,成功缔造瑞士国家信誉。连续120年平均4.4%的股市回报,2.4%的年均通胀率,缔造瑞士成为全球金融业中心。“Made in Swiss”更成为全球一流高端制造的代名词,让众多瑞士高端珠宝腕表、护肤品和不锈钢制品享誉全球。未来30年,当中国企业家们面对“转型变革”,是修筑城墙抵御风浪,还是修筑风车,乘风而上?相信每一位心怀使命的中国创新一代企业家,心中都有一个笃定的答案。

——周建华

蚂蚁集团跨境支付欧洲运营负责人

中欧FMBA2022级

"

瑞士选择的长期主义,让环境、政治和经济形成了正向循环,实现了瑞士的可持续发展。倘若只关注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终将无法走得长远。中国现在很多企业在面临利润承压时,第一反应都会以牺牲员工及下游供应商的利益为代价,他们认为短期影响并不会波及自身,殊不知对企业生态圈的破坏将不可逆。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要静下心来想想如何做好客户分层,敢于对上游提合理要求,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

——毛雅雯

申通快递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及创新业务总监

中欧FMBA2022级

与国内企业追求扩张和上市的战略不同,瑞士企业更愿意在打磨产品、维护品牌声誉、保障产品质量、提高顾客和员工的满意度方面投入大量时间。昂跑对可回收材料的充分利用,提醒着员工扩张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Victorinox放弃一部分自动化和高速化的工序工艺,改为居民手工操作,只为保留本地居民的工作岗位,让企业和社区共享发展红利,反映出第五代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孟方旻

韩亚云创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首席风控官

中欧FMBA2022级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家族传承不仅仅是家族企业或家族财富的传承,更是家族成员之间的价值观、信仰和责任的传承。家族成员需要明确家族传承的愿景和原则,并积极地参与家族传承的管理和决策。只有这样,家族传承才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和成功性。

——沈颖

汇丰银行副董事,环球银行跨国企业服务部

中欧FMBA2022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