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FMBA之“疯狂动物城”
2016年3月19日晚
15FMBA朋友圈“沦陷“
一场运动会引发了15FMBA同学们的集体刷屏
究竟发生了什么?
???
??
?
是怎样的一场运动会让中欧体育馆变成了“疯狂动物城“?
是怎样的一场运动会让一群金融人变得如此“残暴”,却又大呼过瘾?
是怎样的一场运动会激发了中欧战略学教授的灵感,将运动会中的竞技项目运用于第二天的案例讨论中?
每年春季的新生运动会是FMBA的传统项目,在今年的运动会上,除了接力投篮、拔河这类传统项目之外,有一个项目引爆了全场,它便是——公主撕!
“公主撕”是15班委为2015FMBA群体量身定制的竞技项目。“公主撕”受“跑男”撕名牌启发,即两名选手组队与其他各队选手互撕。又因15FMBA群体中“公主”比例较高(女性比例占45%),故称“公主撕”。
“公主撕”的规则很简单:两人一组,一人为马,一人为公主,皆不限男女。公主背后贴名字,马匹背着公主,公主撕其他公主背后的名牌。被撕下名牌的那一组即淘汰。全程中可以与其他小组结盟参赛。参赛人员被淘汰后不得重复出场。以存活且撕下名牌最多数者为胜。
如果你把它当成纯拼体力的游戏的话,那你就小看它了。当晚,在同学们的邀请下,中欧战略学教授张宇观摩了整个公主撕的过程,他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在比赛的不同阶段运用到的战略,与他“竞争分析”这一章节中的某些内容如出一辙。无心插柳柳成荫,张教授在第二天的课堂中结合竞争分析中的理论框架对前一晚的公主撕做了点评,他把整个公主撕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一阶段的公主撕,9组组员在篮球场半场范围内厮杀,上场的组员可以在场边观望伺机入场进攻。在这个阶段,攻击并不是来自与你面对面肉搏的那一组,反倒是来自于从背后偷袭的另一组。
第一阶段的公主撕诠释出竞争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A-M-A竞争分析框架和柔道战略
A-M-A竞争分析框架
Awareness意识:竞争对手有没有意识到我们所采取的行动?
Motivation动机:竞争对手当前目标是什么?
Ability能力:竞争对手有哪些重要的优劣势?
柔道战略
避其锋芒、放弃硬碰硬,找到竞争对手无法或者不愿作出响应的领域展开攻击的思维模式。
在第一轮的公主撕中,强者因为体力(“能力”)充沛,往往一上来就容易采取正面搏杀策略,在自己相对强大的时候,最关注的往往是正面的竞争对手,但可曾想到真正制造麻烦的却是旁边之人。一些身型力量相对弱小的选手,在一旁不动声色,仔细分析竞争对手的AMA,并采用柔道战略,不跟竞争对手硬碰硬,在强者不设防(”意识”)的情况下,背后下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以小博大,以弱制胜。
在金融行业中,以虚击实的例子比比皆是。几年前,余额宝利用收益高和存取灵活的优势动了银行的奶酪;前不久,东方财富收购同信证券,狂野挺进券业,尝得互联网券商的“头啖汤”,传统券商们可曾想到这家曾经为他们和客户提供数据服务的金融信息服务商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强大的竞争对手。
第二阶段:有限市场环境下,竞争白恶化,实力是王道
经过第一阶段的惨烈厮杀,大家防备意识增强,以至于第一阶段存活下来的几组队员都开始采用柔道战略。为了使游戏更精彩,裁判改变规则:马匹不必驼着公主,所有人进入三分线进行厮杀,且不得出圈。于是第二轮厮杀瞬间变得异常凶残,弱肉强食,身型矫健者胜出。
投射到真实商业环境中,第二阶段就好比进入一个趋于饱和的有限市场,这时候弱者无法隐藏,要么壮大实力,要么壮烈牺牲。如今的P2P行业正处于这个阶段,经历了前两年的野蛮生长之后,1400多家前赴后继轰然倒下。
第三阶段:默契的“合谋”
进入第三阶段时场上只剩五人,裁判再次改变游戏规则,缩小范围至罚球圈,且必须进攻,不然就算输。这时候,五位队员意识到相互进攻没有任何好处,相互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谁都不愿意主动出击,最终五人在一种均衡态势中握手言和。
一人躺地护住背后名牌,其余四人各站一方,五人鼎立局面形成
还是回到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当某个行业只剩三四位玩家的时候,市场往往容易实现均衡,大家和平共处,达成默契。在金融行业中,保险行业不失为一个默契的典型。在竞争不断规范、消费者逐渐成熟的市场下,当降低费率不再是一种可持续的竞争手段的时候,以平安为首的几大保险玩家意识到增值服务才是“终极武器“。
这群平日处于高压工作状态下的FMBA同学,通过这场运动会毫无保留地释放压力,宣泄情绪,运动会结束时已近十点。第二天上午9时,当大家拖着无比酸爽的身体齐刷刷地准时坐在教室里上课时,连张宇教授都忍不住赞叹大家的认真。这就是中欧FMBA,一群课堂上思辨,赛场上激扬,凡事都要认真干的中欧F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