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人”不仅是一个职场标签,

更代表了一种专业性。

中欧FMBA群体中

具有众多获得各类协会证书的持证人,

他们是如何与中欧结缘?

在中欧的学习之旅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同揭秘吧!

 

非典型金融人的选择:“术”与“道”的强强结合

“”

颜楠

中欧FMBA2022级

琥珀资本总经理

澳洲注册会计师

颜楠2012年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本科毕业后,曾经按部就班地进入四大做审计的工作,做过卖方FA,也做过买方VC,在积累了足够多的一级市场各个角色的经验后,颜楠最终选择了离开大平台,自己创业。他与合伙人一起开创了全新的“资本合伙人”模式,找到自己高度认可并相信其未来发展的企业,把自己的钱投进去,躬身入局、深度绑定,成为企业带资入组的“兼职CFO”,帮助其完成融资、收并购、IPO等一系列资本运作,通过资本的力量帮助企业不断成长。目前投资并合作了元气森林、叮咚买菜、逸仙电商、PMPM、小仙炖燕窝等新消费的标杆企业,创业五年收获了四个IPO和一个并购退出,帮助企业完成融资或并购累计超过40亿美金。
 
在创业过程中,颜楠逐渐意识到,一个好的创业者需要文武双全,既要有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也得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补充。在2022年时,颜楠经过比对,最终决定舍近求远,选择了远在上海的中欧FMBA。他的诉求很明确,想要通过中欧FMBA体系化的课程,将经验教训“方法论”化,能更科学化地管理公司。同时,也希望和更多的金融从业者有思想上的碰撞、业务上的合作,和更多优秀的人一同成长。他也十分庆幸,在自己相对低谷的时期,能够有一群中欧的同学一起抱团取暖,陪他熬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中欧FMBA和澳洲CPA的联手,在颜楠看来就是一个1+1>2的结合。中欧课程线下基本是国内最前沿的企业案例,澳洲CPA则更多理论方面的内容,结合来看就是一个道和术的强强联手。没有创业之前,在颜楠工作的视角里,财务就是一些会计科目,一串冷冰的数字,这串数字对于公司运营有什么影响,对未来现金流的发展有什么风险,对于战略落地有什么指引,他完全没有感知。而当自己开始创业,有了一定的创业经验,再加上中欧FMBA和澳洲CPA的学习经验,那一串串数字就仿佛有了具象化的意义,能够看到它的背后所代表的的业务实质,就像是看到了一条通向未来发展的道路,帮助他“跳出财务看财务,通过财务看业务”。

 

融会“金融之术”与“管理之道”,贯通中西方金融市场见解

“”

文鲜明

明略科技财务副总裁兼生态公司首席财务官

中欧FMBA2022级

ACCA资深会员

文鲜明出生于中国香港,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统计学专业,在德勤中国香港分所开启职业生涯,具有九年以上的专业财务服务经验, 并因出色的工作表现入选德勤全球高管计划并被调派至美国进行为期2年的人才培养,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IPO咨询、财务审计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在见证中国大陆的高速发展后,文鲜明选择于2016年移居上海,加入财富500强的百胜中国发展自己的事业。文鲜明15年的职业生涯里,有过在中国香港、美国、中国大陆的工作经验,在专业服务机构、大型外资企业和高速发展的民企中均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文鲜明认为,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受惠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再加上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的趋势,对于了解中国且兼具国际化视野的金融人才需求也会持续增加,加之他在2016年才移居上海,渴望对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加深了解。文鲜明认为,中欧FMBA国际化的定位、金融专业的深度以及强调管理知识的融合,非常符合他的需求;除此之外,在金融领域走到中高层级别的同学,能提供更多有关中国金融市场的见解,对他有很大的启发,也契合了他的职业发展需要。

文鲜明认为,ACCA作为一个全球的财会资格认证,不仅拥有国际视野,在中国也有30多年的历史,中国有不少企业高管都是ACCA会员,很愿意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ACCA会员与中欧FMBA的校友愿意向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经验如出一辙;两者各有亮点,ACCA课程的核心在于财务与战略的融合,通过财务数据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帮助;而中欧FMBA讨论的更多是金融,是对未来行业走势的判断。无论是ACCA还是中欧FMBA,都能帮助他突破原有的惯性思维,成为更高瞻远瞩的领导者。

 

生规划的必然选项

“”

焦玉涛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另类股权投资团队负责人

中欧FMBA2017级 

CFA持证人

焦玉涛曾就职于四大咨询部门及国内投行,拥有13年并购服务及股权投资相关经验。过往工作经历覆盖行业包括TMT、新能源、消费品、医疗、基建等多个领域。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就读MBA是她的选项之一。焦玉涛原计划出国就读MBA,但是通过与身边留学的朋友们沟通,朋友们纷纷建议她报考中欧。考虑到出国读书需要脱产两年,并且读书也希望能认识一些同龄人,而在国外就读,回国后很难与同学们保持联系,焦玉涛在了解了中欧之后,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中欧FMBA。
 
就读中欧前,焦玉涛正处在职业的迷茫阶段:刚迈入中层不久,不仅需要带团队,也需要更加密切的与高层沟通,但是她发现在当前岗位上只能从高级管理人员的态度和指令中揣测高层的战略思维和管理意图,有时依然存在一些不理解。套用《三体》中的一句话,一个三维世界里的生物永远无法揣测四维世界的样子。于是她希望重返校园抬头望天,通过FMBA的学习,让她顺利的转变为一个“四维生物”。
 
就读中欧FMBA之后,焦玉涛从投行财务顾问转型做了投资经理,她认为在投资工作中能收获领导和客户的认可,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在中欧学习后思维方式的提升也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焦玉涛提到,以前的教育不会从企业的角度思考全局问题,更多思考眼下的问题,中欧FMBA让大家看到企业是如何运转的,让她在沟通合作中更了解对方的需求,达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