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越野跑是一项对体能极具挑战的运动。然而,对一小部分人来说,它不仅能显著提升生活品质,甚至有力于改写人生。越野跑达人顾鸣杰便是这一论断的生动例证。他通过培养对越野跑的热爱,成功扭转了自己的亚健康状态,并且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职业道路。他的职场规划乃至整个人生轨迹,都因越野跑而不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听他分享这段实现自我蜕变的励志故事。

"

顾鸣杰,中欧FMBA2013级

朴谷咨询合伙人

01

做一辈子的审计师?也许不是必选项

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一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事业发展非常顺利。工作10年后,我已是一名高级审计经理。但这背后,是我以健康为代价,工作成了我生活的全部,体重更飙升到了160斤以上。所以,当领导告诉我只要把审计当作终身职业去做,很快就可以成为合伙人时,我开始怀疑: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

2012年,顾鸣杰济州岛留念

那一刻,我决定为自己的生活重新导航。2012年10月,我从会计师事务所离职,换了一份新工作,同时入读中欧FMBA课程,给大脑充充电。我意识到体脂是职场加给我的负资产,便下定决心开始跑步,在10个月内成功甩掉20斤赘肉。就这样,我找回了健康,也迎来了新生活的曙光。

"

2023年,顾鸣杰济州岛留念

多年来,我坚持规律训练,体重始终保持在120斤到125斤的理想区间。随着年龄增长,我的健康状态不仅未见衰退,反而比在四大工作期间更好。现在再来看当时做的决定,我庆幸自己能够遵循内心的想法,选择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02

改变从转换跑道开始

在入读中欧之前,我就开始跑步了,一开始先在跑步机上跑,然后再到马路上跑,参与中欧FMBA组织的香港乐施毅行活动,彻底点燃了我对越野跑的热情。当时,我们组成四人一队,连续奋战近48小时,跨越了100公里的山路,虽然沿途景色非常优美,但也充满了挑战性。这次经历让我发现,原来我比想象中还要强大,从此就对越野跑情有独钟。

相对于路跑,越野跑属于三维空间里的立体运动,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而作为长时间低强度的输出,它对于跑者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你不仅要有爬坡下坡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耐力和户外生活的经验及能力。除此以外,还有天气、赛道情况和个人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比赛的交互体验和最终结果。

自从接触跑步以来,我自己心态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变得更加乐观开朗,也取得了不少荣誉,其中包括:中欧FMBA自成立以来,共有8次3小时内完成马拉松比赛的成绩,其中6次是我个人创下的;我于2017年和2023年两次担任中欧乐施毅行活动的教练,带领的队伍表现令人鼓舞;2023年起被任命为中欧戈友会越野跑团团长等等。

"

中欧校友毅行活动合影

03

情绪价值有多重要?

参与比赛,好的成绩固然重要,好的体验更为加分。当你完全沉浸在欢乐和愉悦之中,那种情绪价值能伴随你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给生活和工作都带来正能量。

就像我参加的柴古唐斯比赛,在最后500米冲刺时,选手们经过临海最热闹的紫阳古街,周围会站满群众给你加油鼓劲,还有人拿着脸盆敲打助威,路边也有不少人伸出手来跟你击掌。这种氛围令人终身难忘,也会让人忍不住一去再去。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叫大宝的赛事总监,他会在终点等参赛选手们回来,不论凌晨多晚,他总是默默坚守在原地。正因为这样的一种情绪价值,让我更加期待每年与大宝在终点的约定。

"

顾鸣杰柴古唐斯参赛照

除了赛场上的情绪价值,我也追求事业上的激励。2016年起,我开始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员工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咨询相关服务。当时的创业初衷,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在没有外部资源加持的情况下,我的专业能力能否赢得市场认可?创业的结果超出我的预期,我的专业价值得到了肯定,也收获了尊重和认可。

04

从兴趣出发才能保持快乐

越野跑是一项对体能要求极高的的耐力挑战,我们需要合理地分配体能,而不是一味追求极致。在合理的努力范围内保持持续输出,才是更为恰当的一种选择,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态度。从我的训练经验来看,跑步的源动力应该来自于对跑步本身的兴趣,而不是一个短期的赛事目标。相比基于短期目标的极致努力,基于长期兴趣的合理努力可能是更长久、更可持续的。它应该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一旦成为心理负担,这件事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了。所以,要找到那份能让你自驱投入的乐趣,千万不要被所谓自律绑架,如果需要靠坚持才能继续下去,只能说明这并非你的初心。

我认识不止一位业余马拉松高手,某一天忽然说要暂时告别跑步这项运动,因为他们觉得跑步本来应该是快乐的,但过度的训练让他感受到的更多是消耗和压力,而非快乐。所以,我非常喜欢FMBA组织的乐施毅行这个活动。因为它无关竞争,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更像是一次大型公益社交活动,让人尽情享受参与的过程。

"

“在我看来,人生就像一场越野跑,不仅要长时间输出,还要经历各种考验。每一段路程,你会遇到一些人,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人结伴而行,却没有一个人能从头陪到尾。我们的人生,只能靠自己跑完全程。”

尾声

兴趣,可以是一时兴起,亦可以是一世热爱。顾鸣杰通过改变生活状态实现了质变,收获快乐的同时,也让他更加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他的这段经历,在面对前行路上的险阻时,换个维度重新审视自己并找到突破口,勇敢走向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