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代为何做“慢”人?20年深耕平安,他有哪些成事之道?| “30而励”遇见你•徐臻
当多数人对快和卷习以为常,保持“徐行致远、臻于至善”的慢动作,就成了一种“稀有”。徐臻就是这样一个例外——当一切都变得飞速,“快”字成为第一要义时,他却更坚持快慢结合、进退有度、取舍有道;但另一方面,当遇到各种新形势时,他又能比别人变得更从容适宜,这样的本领如何练就?一起走进徐臻,听他讲述他的为人处世之道。

徐臻,中欧FMBA2014级校友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 党委委员
信评研究&交易 高级董事总经理
01
行稳致远,在不变与万变中学会从容
大学毕业至今,20多年来始终服务于一家公司,这在当今社会是比较罕见的事。但在我看来却很平常。因为我对这家公司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正是这份感情一直从毕业入职开始,留存在心中,即使外部环境有许多诱惑,我最终都经得了考验,耐得住寂寞,一路平安,执着地选择继续在这方天地书写我的职业精彩。
将人生职业只停留在一家公司,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事实上,我也有我的前进方式。我北上过东北,南下到深圳,即使在上海也曾几进几出。至于工作的岗位更是几经变动,从保险系到集团公司,再到投资系;从稽核监察起步,转战人力资源和战略管理再到交易运营,步入信评研究,可以说我的经历比想象中的要丰富得多,也正因为这一路上时而荆棘密布,也有繁花似锦,更是渐渐徐行,不知不觉便跑到了现在,也算一路“平安”了。

当然,无论是跳槽到新的环境,还是仅仅在一个组织内部辗转,转变的过程中总有阵痛和不适相伴。当年我从保险系列调任到投资系列,从一家保险公司的HRD调去成为投资系的人力资源及战略企划的负责人,虽然管理的逻辑貌似一致,但行业差别非常大,让我这个既不太熟业务,也不了解投资文化的资深新人多少有些无所适从,更毋庸说去赋能业务助力经营了。因此,百战归来再读书,我选择来中欧,更好地多一份思考,多一步谋篇布局。
坦白说无论是谁,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且这种状态将伴你我终身。就我而言,我的应对哲学就是我名字的字面意思“徐行可至”——徐:徐行致远;臻:臻于至善——做长期正确的事情,用专业创造价值。如果说20 多年的职业生涯,我有哪些收获,也许这就是其中之一。在某一个地方踏实努力,有时候看似很慢,但每一步或许都能做成一些事儿、带好一些人、做出一些贡献,慢慢地,一些目标就达到了。就好像中欧始终强调“广度”和“深度”,很有意思地却没有过多提“速度”,这也许是中欧的内涵很让人深刻地体味。
02
修行不止,在日常工作中进阶领导力
在我的工作中,管理是很重要的部分。很多人都说管理是一门艺术,但如何将这门艺术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却是一门更高深的学问。
1、换位思考。曾经在HR岗位服务多年,我始终认为自己是在带队伍做事,所以相比别人,我更会优先换位思考;譬如和领导换位——从战略上,他为什么要我这么做;和同事换位——从战术上,发生争执时,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和伙伴换位——从情感上,他有没有意愿主动按要求做。譬如一些优秀员工提出辞职,如果我们单纯跟他们讲钱是不够的。留人更多的是多一份事业的展望,多一些感情的呵护,多一点待遇的支持;让他继续有不断学习的机会,同时配以合理的薪酬待遇或许更能打动对方。所以在中欧就读后,当有人用“想出去看看”作为跳槽理由时,我便会建议他,“也许除了跳槽之外,读书可能是更进阶的一种出去看看世界的方法。”就我自身的经验而言,这个方法不但有效,而且很有意思。

2、因时制宜变换领导风格。也就是说当你需要强势的时候,你必须要雷厉风行;当你需要柔情的时候,你必须将心比心;当你需要开疆破土时,你更需要攻城拔寨。识别不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就好像一个演员,没有一个演员是只能演一个角色的,其实在我看来,管理者也需要这样的职业特质,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3、躬身入局+置身事内。从我的角度来说,由于我既做过战略管理,又做过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对工作中如何带好人有更深的体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无论何种领导特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练成,都需要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尝试,在实际工作中亲身修行,最终熟练把握住管理的节奏,在快慢、进退、取舍中做到游刃有余,大胆地躬身入局,更需要置身事内,扮演好公司赋予自己的角色,担当起公司赋予自己的角色要求。
03
抬头看天,在求知中历练更好的自己
时间匆匆,自2002年工作至今已经过去20多年,我的人生也将走入下半场。但我并不认为自己就此开始走下坡路了。相反,我更愿意将其视为又一个新的人生剧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职场于我有时更像农田于农夫。众所周知,农夫是没有退休一说的,在他们的人生词典里只有耕耘和收获。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也必须保持勤奋的状态,以及对事业的专注度。然而只是一味地低头耕作是没办法获得丰收的,还需要时常抬头看天。职业生涯中总有倦怠期、疲惫期,总有需要充电的时候,当风云变幻,甚至出现风雨大作之时,我们就需要停下劳作的脚步,躲躲雨,等待下一个晴空万里的到来。

不过,在一个不那么美好的周期里,除了等待和忍耐,我们也并非无事可做。更好的应对之道,我认为是趁机修炼自己的本领,去学校读书,跟一群有趣的教授和同学学习,增长一下阅历,也许我们将收获更多。就我个人而言,中欧在我职业生涯中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在校期间,有一次组织去英国旅行。这是我第一次和同学一起去国外。短短5天行程,我们每天白天上不同的课,晚上看不同的景,思索着不同的体验。这种独特的经历让我再次体悟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真谛。很多时候,仅仅是只言片语的零星报道并不能绘就真正的途径。例如在金融领域,我去英国看到汇丰,我才知道老牌帝国金融机构的傲娇和沧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定要亲身出去看一看,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别样风景。

此外,在中欧毕业之际,拿到最佳论文奖也是让我至今都怦然心动的事。中欧毕业论文的独特之处在于,论文答辩是以小组的形式。我们的课题组为了完成好课题,几乎吃遍了陆家嘴几乎所有小吃店,当时我们组有个约定,论文一日不成,我们不喝酒,不大餐,不联欢。因此,每次大家都在陆家嘴各种便当后,再来公司会议室继续挑灯秉笔直书。时至今日,这些昔日的论文伙伴早已成为我人生中的挚友,无论工作履新,亦或家逢喜事,我们都会在一起庆祝,一起欢聚,这些回忆,这些伙伴,或许也是中欧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之一。
04
身体力行,于“决斗”中与孩子相伴成长
除了职场,家庭也是我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战场”。之所以说战场,因为这是我和儿子的专属领域。我有两个儿子,都特别的好动。我想,与其一味用高压的手段抑制他们的天性,不如让“决斗”成为一种父子独特的互动方式,我们一起相伴成长。

事实上,我们之间的打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蛮横斗殴。从思想理念来说,我将这样的较量视作一种挑战权威的形式,这就需要我们都有敢于决战的勇气。其次打架也要有一定的装备,所谓工善其事必先利器,这个道理古今通行,我希望在儿子未来的人生中也能给予他很多启示。再者,打架也有一定的规则。譬如我们打架前,一定要先自报家门。然后明确在打架过程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裁判说停就要停。这样的好处在于,孩子们会把我们打架的规则应用到学校中去。譬如有人跟他起冲突时,他会告诉对方打 人不打脸。此外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他也能勇敢面对,且不会过分的激动。尽管打架往往是激动的表现,但当你知道何时该勇于挑战,何时该冷静,并懂得规则时,你自然而然就会对很多事多一份思考。这些算是我不经意中取得的一些小收获。
对父母来说,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所成就。正如古人云“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但希望孩子成为什么人是一回事,孩子最终能否如我们所愿却是另一回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言传不如身教——如果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父母必须成为那样的人。就目前而言,我希望能养成孩子读书的好习惯,所以干了一件事——每当我去读书时,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在他面前把书装好,然后背上书包围着他晃几圈,告诉他,我要去读书了。之所以如此仪式感,就是希望我能在他幼小心灵里,埋下一颗读书的种子,待他长大成人后能作为一种终身习惯,陪伴成长,也衷心希望他们能成为我的校友,中欧的下一代。
尾声
在中欧求学期间,最经典的课程之一《孙子兵法》,曾有8个字给徐臻留下深刻印象:“审时度势、了解人性”。书中有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职场如战场,管理者如一军统帅,如何运用好自己的能力赋能整个团队始终都是一门艺术,需要人多方学习,精心锤炼。然而徐臻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拘泥于外在环境的变与不变,也从不急于求成,而是将全部身心潜入实际工作中,在每一段职业经历中、每一项平凡甚至枯燥工作中,与每一个人的相处中,进阶自己的能力。人生就仿佛一段乐曲,如果仅仅只有快或慢一个节奏,决然称不上美,只有快慢相宜、剑气双修,张弛有度才能让人赏心悦耳,徐行至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