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一直忙着在亚洲各地销售葡萄酒的区域出口经理Francesco Cartoni回到了他在智利圣地亚哥的家,准备过圣诞假期。Francesco刚被中欧MBA录取,不过那几天他正忙着为整个Cartoni家族跟他的三个兄弟姊妹准备一个烧烤派对。就在这次派对上,Francesco认识了他未来的好兄弟Jose Urrutia。

Jose是一名律师,同时也是一名中国爱好者,生长在拥有六个兄弟姊妹的圣地亚哥大家庭。在烧烤派对上,他们一见如故,彼此约好一同走出舒适圈,面对未来的挑战。

 

来到中国的契机

 

土生土长的圣地亚哥小伙子Francesco,大学就读于本地著名的”工程师的摇篮”--Federico Santa Maria科技大学。毕业后,他加入葡萄酒公司Concha y Toro。在和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的客户接触的过程中,Francesco渐渐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人不在亚洲,能发挥的影响力实在有限。”我告诉我的老板,如果你不让我去上海,我就离开公司。” Francesco回忆道,”幸好当时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多人脉,他也知道,比起大家都想去的美国,想往中国发展的人不多,所以最终老板同意让我到中国继续工作。”

接下来,Francesco成功缔造了连续三年的良好销售业绩。他周游了三十多个中国城市,和中粮等国企建立良好的关系。随着他对中国的了解渐渐加深,他也更加渴望融入这里。“我的家族企业最近刚投入红酒产业,所以离开前公司、来中欧读MBA同时帮家族企业建立新的事业,这一切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Francesco说。

一样在圣地亚哥生长的Jose,跟中国文化的第一次碰撞,源于他在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大学法律系的第一学期捡到一张中文课的传单。”与大家做不一样的事情,这大概就是吸引我来中国的点吧 ” Jose说,”智利有个说法是,如果到西安的兵马俑,在地上钻一个洞直通地心,会一直通到圣地亚哥来。因此我们一直对中国有一个很神秘的印象。但是时代在改变了,一开始我上的中文课可能只有五个人,现在有五千多个人了。”

Jose的语言能力使他赢得了智利的全国汉语比赛。随后,他代表国家队参加了湖南长沙举行的世界总决赛,成功获得了铜牌并进入中国著名的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继续进行语言学习。学习结束后Jose回到智利加入了家族的律师事务所。

现在,除了帮助家族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建立商业部门外,Jose 还专注于他的初创事业。这是一款全渠道云软件,它以同步方式将商店的产品和服务集成到多个在线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中。他说:“我三年前就开始了,现在的计划是扩大商业协议,我们必须把在中国流行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带上飞机。”

 

中国与智利的未来发展机会

 

这对智利兄弟租了MAB 2019级厄瓜多学长Rodrigo Laniado之前的公寓,目前一同住在校外。跟他们熟悉之后会发现这对南美兄弟感情这么好的原因,不仅仅是同乡的情谊,更多的是他们对于中智关系跟越来越多商业机会的热情。”虽然中国跟智例遥遥相隔三十个小时的飞机,但是中国是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有许多自然资源,包括铜矿、红酒、水果与锂资源,” Jose说,”除此之外,在南美国家之中,智利有非常稳定的政治与商业环境,对于外资而言有良好的基础建设,能作为切入其他南美国家的平台。”

在Francesco看来,中国在行动支付与AI领域的创新发展,让他觉得未来的发展机会一片光明。”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AI投资都倾注在中国市场了,现在已经有14个市值四百亿美金以上的AI独角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每日的生活,都跟数字化密不可分。每日的花销,从每一杯咖啡、租一辆共享单车、到发一个红包给朋友,全都通过手机完成。这在其他国家非常少见,很多人可以从中获得商机。” Francesco分析,”如果将信息比拟为新一代的石油,那么中国在AI方面的创新绝对无人可及。”

 

上海的周末生活

 

对智利人来说,享受户外和家庭时光,是在圣地亚哥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而上海这样喧嚣的国际都会,简直就是家乡的相反面。在MBA生活中,他们在繁忙的课业之中,在核心课、选修课跟各种作业海洋之中,该如何放松呢?”在圣地亚哥,不管是去滑雪、冲浪、还是到山上骑脚踏车,都是开车一小时就能到达。” Jose说,”在上海,这些事也可以做,但是相对要多花一点时间精力。我最近发现一个上海’风筝冲浪‘群,四月我们会组织一个周末活动。在加入中欧以前,我可能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活动吧。”

与此同时,家庭生活是比较难兼顾的。”在圣地亚哥,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城市,所以当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很少人会搬出父母家自己住,年轻人几乎都是27岁以后才独立生活。” Francesco解释道,”这也代表着我们什么事情都一起做,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是很紧密的。这样的好处在于当我们加入中欧大家庭后也很快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之前有中欧同学来圣地亚哥找我们玩,我们还带他出去骑马,真的非常有趣!有人将上海比喻为亚洲的纽约,这是真的,尤其是吸引了很多国际人才这点。这里不仅有很多智利人居住,每当我想要放松一下,还可以找中欧的国际校友一起聚聚。”

 

MBA生活展望

 

中欧MBA2018级共有175名学生,当中有36.6%的国际学生。作为国际成员当中的两名智利学生,Jose跟Francesco认为,中欧MBA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学生多元的背景。”我们花非常多时间做小组作业,通常每三名中国学生,就有一名国际学生。” Francesco说,“这绝对是一所国际化的学校,但是我们(国际学生)来这里也希望学习关于中国的一切,所以这中间的平衡非常重要。”Jose分析道。”我们会一起出去玩、一起聚餐,我们也会在做个案分析的时候,观察彼此想法的异同之处。”

目前为止,MBA2018级的同学们已经上了几门海外选修课,包含日本的创新创业模块、马来西亚的领导力与社会责任课程、以及以色列”创新国度”背后的探索。同学们也与中欧CDC(职业发展中心)合作,到新加坡、香港、深圳、印度班加罗尔与杭州等城市进行职涯探索之旅。”这些经历中最有趣的就是在中国探索模块中去了六朝古都南京,” Francesco说,”这个城市汇集了来自各国与中国本地的创业家。我们见到很多CEO,也做了许多个案研讨,真的能够身临其境的学习到,这些企业准备进入国际市场时,要面对的战略决策过程。”

下一站,Francesco跟Jose准备前往美国,参加一个全新的海外模块——硅谷站,实地观察最新的科技创新。

在不久的将来,Francesco与Jose希望能成为事业上的伙伴。在Francesco眼中,Jose是同学们的开心果;而对Jose 来说,Francesco不仅是个聪明的工程师,更对中国的一切拥有无与伦比的热情。对于这对智利干兄弟来说,在中欧度过充满挑战的MBA生活,同时承受来自家族企业的压力并不容易,但他们都说,有彼此相互扶持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