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英国-美国-上海,我的环球探索之旅与返乡之路
2021年7月,手持一张昂贵的单程机票,完成所有核酸检测要求,我终于登上了从旧金山飞回上海的航班。作为一个并没有在上海生活经历很多的上海男孩,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讲述我从环球探索之旅到坚定回国发展的故事。
启程环球探索之旅
初到新加坡是三岁,原以为自己的生活会永远定格在这座岛国上,直到18岁那年我做出的另一个决定—前往英国完成接下来的学业。然而这个决定并不简单。起初,因为远离生活了15年的国家和所有的朋友,我也会感到忐忑不安。但如今回过头来看,我为自己当时能够勇敢地迈出自己的舒适区而感到骄傲。而正是多年的海外经历逐渐将我塑造成一个勇于尝试新事物,并乐于接受挑战的人。也因拥有这样的特质,机械工程专业出身的我在毕业之后选择加入了一家全球IT医疗公司并开启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
在工程实验室成功组装带马达的汽车
2016年,因工作需要,我回到了上海。那时候,我对上海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一个除了短暂的假期旅行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回忆的阶段。回到上海后,我担任了公司产品经理一职,负责监督电子病历和商业智能工具的信息学产品组合。临床流程相关领域的经历让我的工作始终保持快速学习的状态。饱满且充实的状态让我非常享受兼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基于出色的工作表现,我在两年内连续获得三次晋升,成为公司晋升最快且最年轻的员工。
与上海Elekta医疗信息部门负责人合影
在入职两年后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了老板的电话。
两个月后,我坐上了上海飞往加利福尼亚的航班—令人心驰神往的不仅仅是加州的阳光和美酒,当然还有这个能够发挥更多主观能动性并为公司带来更大积极影响力的机会。
再启程
事实证明,选择美国的机会是我目前为止最好的决定,接下来的两年是我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有成就感的一段经历。到了美国,我被分配到一个小团队,负责创建一个针对医生的移动临床工作流程的管理系统,具体工作覆盖从最初设计到最终产品投入市场的全过程。最激动人心也最具有挑战性的经历是,我们现存的产品组合中并没有相关产品的先例,因此我需要带领团队完成大量的营销活动和客户培训,而这些对我来说诸如此来的尝试都是全新且珍贵的经验。
为庆祝印度万灯节,和团队同事表演
这份工作的要求很高。在产品创建过程中,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加班也成了常态,欣赏心中的日落美景成为了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最终,该产品在2020年成功推出,并迅速成为公司的旗舰产品之一。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直到全球疫情的爆发。
在疫情期间,我思考了很多,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而我对当前的工作环境越来越适应,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未来五年的职业发展轨迹。或许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样的发展状态很好,但对我来说这份稳定让人感到不安,我想要探索更多可能性。
重回故土
写到这里,我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第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在学校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坦白来说,中欧MBA的课业强度真的很大,而且具有挑战性,这是我未预想过的。然而,在这样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我依然拥有来自不同背景且非常优秀的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共同攻克学业难点。班级群体的多样性确实让课程变得更有洞察性,特别是在例如《组织行为学》这种基于案例教学的课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在大家讨论同一问题时,你能够看到不同观点的碰撞所产生的火花。
与合作默契的Term1组员聚餐庆祝学期的结束
更让我惊讶的是,通过MBA的学习,我对过去已学过的课程和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从时事中汲取了很多浓缩的且具有实践意义的知识。结合加上之前的工作经验,尽管学习到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与之前相同,但我对这门课及其应用有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