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香港长大,在美国度过了大学的时光。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专业毕业后,我在旧金山的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担任产品经理,随后进入创意产业,来到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家创意制作工作室工作,从事广告和数字营销内容的制作。媒体和娱乐业是我的行业热情所在,业余时间我喜欢运动、舞蹈以及探索大自然。

“”

作为“制作人”上岗

作为一名华裔,我从未在中国大陆生活过,对它的了解也一直仅限于媒体和家人朋友的分享。我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充满好奇,非常希望有机会能够亲眼看看这里是不是真的有着惊人的发展,是不是真的有着那么先进方便的技术。

带着这样的期望,在探索商学院的时候,我重点关注了中国大陆的MBA项目,了解到位于全国经济中心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日制全英文的课程设置,16个月紧凑的学习安排,享誉全球的排名实力,再加上高度国际化的群体定位,我深深被吸引—在北美顶尖商学院和中欧之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对我来讲MBA的学习并不仅是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更是一段独特的生活经历—我想在新的地方,探索新的可能。

做好选择之后,我便开始为自己的中欧之旅做准备。从备考GMAT,认真选择推荐人递交申请材料,再到筹备面试,最终收到录取通知书,我迫不及待地预定了机票—中欧我来了!

“”

我在中欧的第一天

快乐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已来到第二学期中期,刚刚与同学们共庆中国农历新年的温暖点滴还历历在目。回顾过去这几个月,自己的生活因选择中欧而发生的这些变化,不仅感触万分。

 

来上海前的动摇

在我从温哥华飞往上海的几周前,我的内心突然产生一丝动摇。这真的会是我职业生涯的正确选择吗?亚洲以外的人会知道中欧是什么学校吗?如果这不是一个最好的决定该怎么办?

当时,我经常在位于东黑斯廷斯的社区救济厨房做志愿者,为低收入家庭准备和提供膳食。一天下午,当我在厨房后面切土豆时,想着我即将搬到上海,一位志愿者想和我聊聊。他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澳大利亚人,多年前因喜爱滑雪而搬到温哥华。

我告诉他自己很快会开始MBA学习。

"在UBC吗?"他问道。

"不,在上海。"

我以为这个话题就此停止,让我非常意外的是,他居然问我是不是要去中欧读书,我从未想过会在这里碰到了解中欧的人。

原来,我的志愿者同事在加拿大攻读MBA学位时,曾参加过中欧的一个为期一周的训练营。他对中欧有很高的评价。

他边说着边用手示意着,觉得自己认识的澳大利亚的教授们大概处在膝盖的水平,加拿大的教授们能达到腰部,而中欧教授们的水平在他心里则是超过头顶,“中欧的教授绝对是更高一个层级”。

然后他给了我一条建议。“在你MBA学习开始之前,给你的朋友和家人发一封邮件,让他们知道你在接下来的16个月里可能无法像以前一样兼顾到他们。这可能会成为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你也要做好准备迎接直至疯狂的忙碌。“

那次偶然的闲聊,让我打消了疑惑,也不再动摇自己的选择。

 

在中欧课堂寻找答案

有时候,我感觉在中欧上课就像参加游戏节目一样。充满能量的教授们戴着麦克风站在舞台中央,是自己专属节目的主持人。同学们等待着教授开启讨论时间,并通过开启眼前的麦克风参与这一轮的唇枪舌战。

对于大多数的课堂讨论,是没有标准正确答案的。当教授给你一个点头认可或者“That’s right!”的时候,你就明白自己成功了,随着同学们投来的赞许,你的大脑释放出多巴胺,你的自信心也由此加满。

当然,中欧的每位教授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印象很深刻的是由朴教授教授的核心课“营销策略“,她以填满6个白板并在一个半小时的课程时间内提供极尽其用的知识而闻名。

每节营销课程之前都有一个案例阅读任务以及一个需要用不超过250个字符回答的调查问题作业。在课堂上,朴教授会借鉴每个学生的答案,鼓励并引导讨论,然后在课程结束时揭示所有内容如何在一个有凝聚力的营销框架中汇集。

这些框架在课前调查中很难弄清楚。虽然我从未直接从事过营销工作,但我作为产品经理和营销内容制作人的工作都涉及营销策略,我相信自己可以逐渐摸索出来。几周过去了,通过更多案例的阅读,更多调查的回答,慢慢能够归纳总结出更加具有概括性的答案。就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终于得到了朴教授的认可,真正弄清了案例的实质。

“”

在中欧课堂上做展示 

 

Study Hard,AND Play Hard

第二学期开始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妈妈的电话,虽然我没有获得特别的奖学金,没有在考试中拔得头筹,也还没有获得实习机会,但妈妈因为看到我的中国舞表演视频而深感自豪。她说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有这个能力跳中国舞,其实这更加超出我自己的想象。

中欧有着太多太多的活动机会,来到这里我做了很多第一次的尝试,在丰富MBA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自我突破。下面几个写照是我众多尝试中的代表。

代表中欧参加啦啦队比赛。 阳光杯是上海各高校MBA项目之间的体育联赛,其中一项赛事是啦啦队比赛。印象中上一次加入啦啦队还是高中时代,时隔多年再次参与啦啦队的编舞和比赛确实别有感触。

“”

中欧MBA啦啦队

在40人面前进行模拟咨询面试。 贝恩公司的几位中欧校友前来为学生做模拟面试。作为中欧MBA管理咨询俱乐部的副主席,我自愿参加。这是一次非常激动人心的经历。

“”

模拟咨询面试现场

和教授一起踢足球。 中欧除了美丽的校园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足球场,极具体育精神的中欧MBA同学们自然不会错过,每隔几周就会组织一场向所有人开放的友谊赛。而教授的加入无疑为那一场比赛增加了更大的看点和精彩,师生情在汗水和欢笑声中也变得更加深厚。

“”

与教授一起踢足球

在MBA中国新年晚会表演中国舞蹈。在农历新年晚会之前,我们的舞蹈团队只有短短5天的准备时间,在兼顾第二学期的课业和其他活动的同时,舞蹈团的几位小伙伴都尽心尽力地练习,才能奇迹般成功地完成这场演出。很荣幸在中欧能够遇到这几位美丽又聪明的可人儿。

“”

参与中国舞表演

从课堂到课后,从文艺到体育,从校园到职场,我已在中欧收获了太多的惊喜。我会带着拆盲盒的心情,继续探索这段此生可能再难有的珍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