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似“幸运”的职业发展道路思考新的沉淀
大学毕业前,我向往的工作状态是“每天西装革履手端一杯星巴克忙碌穿梭在光鲜的办公大楼”,所以毕业后我选择入职“四大”,从事税务咨询工作。但工作了两年半之后,我逐渐意识到,比起外表的光鲜亮丽,自己能够收获怎样的成长才更为重要。在重复性工作的第三年,我跨出了很多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一步:以老板助理的身份加入了一家做在线理财教育的创业公司。
在这家创业公司的四年,是在线教育从崛起到风口再到坠落的四年,我也陪伴了公司从最初的30人发展成近千人的规模,见证了公司从走向巅峰到因为政策原因收缩业务。而我自己也随着公司的成长有机会参与了多个职能的工作,不夸张地说“除了没写过代码什么活儿都干过了”:在线上获客尚未兴起时,我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适合在线教育的投放渠道与形式;在公司开始决定融资时,又被老板从前线召回到身边,负责公司A轮和B轮的融资;在公司A、B轮融资事项顺利完成后,我又以HRBP的角色回到市场部,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和部门负责人配合,一起完成获客目标;最后我从HRBP转为市场部负责人,从组织视角调整为业务视角去带领团队完成公司的获客目标。
在整个过程中,每一次调整的背后不仅是公司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是老板对我突破个人舒适区的期待。而我也始终是“哪里需要往哪里搬”,迎接每一次公司给我的新挑战,从单兵作战到最后带领60人的团队,不断成长。或许有人会认为换了太多不同的工种,但是对我而言,能成为公司“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一块砖”、能陪伴企业一同成长,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甚至反而觉得因为如此,让我在任何时候都敢于面对不确定的挑战。
公司搬新办公室和同事的合影
我的职业生涯在很多人看来是幸运的,能在还算年轻的年纪就坐到还不错的管理职位。但是,我却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认真思考就读MBA的选项。我觉得自己过去的四年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得过快,虽然看起来做了很多事情,但是理论不够扎实,是时候把从风口上飞起来浮躁的自己按下去好好沉淀一下了。与此同时,对于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困惑,我希望能够在系统性的学习中找到更多解决思路:以投放驱动增长的公司,如何才能找到更可持续的增长方式?从战略规划到战略落地,中高层管理者如何更好地执行,才能保证从上至下动作不变形?在做创新性项目时,如何能够更好地做规划与目标衡量?... ...
我希望通过学习去验证过往通过自我探索去实践的解决方案是否是正确的,还希望能学习更多更系统的解决方案,从“道”而不是“术”的层面能有更多理解。在学校选择上,因为我长期还是希望能够在国内发展,所以首先锁定了本土的学校。当时,我的老板正在就读中欧EMBA,每次上完课回到公司他都会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这些分享也确确实实打开了我的眼界和思路,让我对这所商学院产生了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好奇。
在选择看了中欧MBA的课程几大模块的介绍,都涉及到了我想要学习的部分,从市场营销到金融财务,从战略管理到组织发展,这些模块都是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且想要系统性学习的部分。再加上,中欧“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定位完全符合我的需求,最终我只申请了中欧作为我的目标学校。
MBA之旅差不多走到了一半,回望这大半年,我在这里的收获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期。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成功从过往的浮躁中逐渐沉淀下来,收获了更加扎实和笃定的自己。
读书让我做到了成功放下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成功专注在课堂的知识传授,从智能手机为我编织的信息茧房中成功逃脱。我感受到了未曾涉及领域知识的乐趣,我感受到了听上去遥远的经济学与自己生活是如何息息相关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济学的Bala教授用“中国GDP目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这个例子,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经济学,也开始能够站得更高去思考问题。如果说收获知识是我在商学院的最初期待,那么超越预期的收获是来自导师和同学们。
和小组成员向教授汇报项目
学校的“良师益友”项目中,我的导师颜守俊是EMBA校友,也是早期新浪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对于我感兴趣的行业与问题,除了给我他视角的建议以外,还总是能第一时间帮我介绍有相关经验的学长学姐一对一传授经验。除此之外,我从他身上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以终为始地去思考问题,在他的建议下我在开学之初就制定了MBA的两年规划,我们会定期复盘并调整这个规划。同时,经由学长姐的直接分享,我除了学校的同学外,也建立了与毕业校友直接的连结,无形之间多了很多的 free consultant 与帮助。
和Mentor的合影
除了教授和导师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之外,在中欧结交的友谊也对我影响深远。我们在无数个夜晚挑灯夜战完成作业,我们在迷茫的时候彻夜探讨发展方向,我们一起过“社死”的生日,在假期里一起滑雪,也一起去看外面的世界。
一起回term1小组成员的老家
除此之外,让我最难忘的是和同学们一起组队竞选TEDxCEIBS的年度大会,竞选之前就听前辈们告诉我们难度很大,因为疫情原因两年都未能成功举办。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们向老师们承诺一定会让TEDxCEIBS的灯牌重新在中欧金字塔畔亮起,而学院也给予了我们足够的信任和发挥空间。我们努力了整整半年,整个团队一起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四处奔波寻找各方资源和校友支持,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这一段一起共同经历低谷又走向巅峰的经历,会在我未来每一个失意的时刻给我勇气。
TEDxCEIBS大会谢幕时的团队合影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但在过往工作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完成外界给我的目标,比如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个说得过去的工作或是每一年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的KPI,但很少真正把时间留给自己。而就读MBA是一段难得的不为他人而活做自己的宝贵时光,虽然课业繁重、同侪焦虑,但换角度想这些存在其实是能倒逼自己不断反思:“你与其他优秀的同学相比,差距是什么?你真正愿意长期从事并充满热爱的事业,到底是什么?... ...”
在不断拷问和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导师也都会从不同角度帮助我寻找答案。我认识到自己对于市场营销依然非常感兴趣,也在创意与营销上有天分和经验,能够让企业被更多人看见是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未来我会专注于“互联网+产业”的市场营销,将自己过往线上化经验与商学院知识结合起来,帮助企业能更好地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