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听到[咖啡公社]的故事时,我的心被轻轻触动了。

一个德国人——老林,十年如一日,扎根在云南,帮助当地咖农。他的身份和选择让我特别好奇: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跨越山海,来到异乡,长久地做一件看起来“赚不到钱”的事?

这让我忽然想起以前在英国读书时的一段心事。我曾想做一个社会企业,给流浪汉提供简单的工作机会,让他们慢慢回归社会。可惜计划还没开始,就被疫情打断了。我回了国,这成了一件未竟的事。

所以,当我了解到老林还在坚持自己最初的信念,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心里有个清晰的声音:既然他能坚守十年,那现在他需要支持的时候,我必须要帮。

01 老林与咖啡公社

老林曾在德国担任企业高管多年,却毅然选择来到云南,躬身于一片咖啡田之间。他创办了咖啡公社,一心希望通过公平贸易,真正改善这片土地上咖农的生活。

坦白说,这份选择令我深感敬佩。也让我联想到自己作为创业者经常思考的问题:一家企业除了盈利之外,还有什么真正的价值?

老林(左)和他的朋友

老林(左)和他的朋友

02 AcTour爱可拓 的另一种选择

我创办的 AcTour爱可拓,常年在做跨境营销咨询。我们帮助海外品牌进入中国,也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从市场调研到社交媒体运营再到渠道对接的全流程服务。

这些项目当然有商业价值,但有时我也会想:它们的社会价值是什么?而这次和咖啡公社的合作,是我第一次决定把咨询做成“公益”。

我们希望通过专业赋能,间接帮助云南的咖农,改善他们的收入和生活。

在中欧 MBA 的课堂和论坛上,我聆听了许多关于 ESG 的探讨,也逐渐意识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非彼此对立。若方法得当,它们完全可以相辅相成、彼此成就。

1

03 校友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并不是一个人。

✨ 高婷婷

她是手冲咖啡的狂热爱好者,对风味、产地和行业趋势都有天然的洞察。在她身边,聚集起一批咖啡爱好者与资深餐饮人——这无形中为我们积累了最真实、也最宝贵的“调研样本库”。

而她的建筑学背景,也让她从农文旅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新切入点:从农文旅融合、空间体验甚至社区营造的角度,她不断提出新鲜而扎实的视角。

她所做的每一份方案、每一页 PPT,都精致得像一件可以裱进画框的作品。那背后,是清晰可见的用心、热爱,与不肯妥协的执着。

3

✨ 宋奕蓬

他有管理咨询的背景,是我们 MBA 咨询俱乐部的副主席。即使日常非常忙碌,他仍然抽空帮我们梳理方案逻辑,还轻松地笑着说:“最近实在太忙,但我居然还挺喜欢看PPT的。”

这种在繁忙中依然真诚付出的热情,让我深受触动。

4

他们为什么愿意伸出援手?

在我提出这是“公益咨询”的时候,高婷婷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还说:“如果有我可以帮得上的,随时联系。”

有一群人,不为物质回报,却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与专业,纯粹地想和你一起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正是中欧MBA校友网络最让我珍视的地方。

04 我们交付的答案

咖啡公社最初面临的问题是:有限资源下,究竟做 To B,还是 To C?

我们团队最后形成了“三支柱战略”

01 企业合作(To B):稳住核心收入。

02 消费者体验(To C):通过旅行、杯测活动、社群,让更多人认识云南咖啡。

03 品牌故事化:用文化和故事包装产品,把农户的努力讲出来。

方案刚交付,未来还需要继续跟进。但短期来看,它帮助咖啡公社理清了方向;长期来看,这种模式能让他们不只是卖咖啡,而是提供体验和服务,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真正提升农户的收入。

5

05 追求长久价值

作为 AcTour爱可拓 的创始人,我曾习惯于将利润和市场份额视为核心的追求。

但这一次的合作让我看到:咨询的价值,远不止于商业上的成功——它还可以悄然改善远方许多家庭的生计,点亮另一种可能。

这让我想起读 MBA 前的自己。我那时以为创造利润是企业唯一的目标,而 ESG 无非是大公司妆点门面的“面子工程”。

而在中欧,我不仅在课堂中系统认识了多元的商业模式,更在与同学、与企业一次次真实的协作中体会到:对社会价值的坚守,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独特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你做得更久、更心安。

5

06 为什么这次不一样

如果没有来到中欧 MBA ,我可能根本不会遇到老林;如果没有校友的倾力加入,这个项目也难以真正落地。

对我而言,这次合作远不止是一份交付的咨询报告,它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 MBA 实践课。它让我重新理解了创业的深层意义,也让我更加确信:“商业向善”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条可以真正走下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