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领读者: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
活动将在对中国现有增长及工业化、城市化模式的形成和机制进行整体性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城乡土地管理体制各个主要领域的政策演化及其局限,并探讨如何通过巧妙的改革方案设计和政策组合拳来逐步扭转现有模式累积的各种扭曲,并最终推动环环相扣的渐进式改革。这些解决方案都是在既有政策框架的基础上以逐步缓解现有矛盾、减少既有扭曲为目标的适度调整。既不是推倒重来,也非无关痛痒的修补,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激励相容”的联动改革逐步扭转现有土地制度引发的效率低下和分配不公问题。
活动将针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成片开发”实施征地的门槛,政府征地补偿的模式及标准,以及农村土地整理、确权和农村土地所有制走向,各类土地指标的空间转移及跨区交易,城市低效存量用地再开发,城中村、城边村及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等多个问题,提出与现有政策不同,甚至还充满张力的改革建议。
领读书籍:《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
《人地之间》是一本全面讲述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增长模式及未来发展问题解决策略的普及性著作。 本书在考察我国现有经济增长、工业化及城市化模式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及其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土地利用的多方面影响,并最终给出合理、可行的城乡土地改革方向及具体的政策组合。
主讲人
陶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公共政策研究部主任
2022年9月开始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部主任。先后获兰州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陶教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专注于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多个相关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型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和户籍改革、地方治理及公共财政等。陶然教授主持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目前正在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并在中国户籍、土地、住房改革等领域发挥了一定的政策影响。
2002年以来,陶然教授在国内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其中中文社科权威与核心期刊61篇,包括13篇权威社科期刊论文。在英文期刊的论文发表上,迄今为止已发表SSCI 期刊48篇,涵盖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城市研究不同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陶然教授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次入选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引用学者(Chinese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理论经济学”榜单。
日程安排
2023年4月15日(周六)
中欧北京校区
13:30-14:00 签到
14:00-15:30 分享
15:30-16:00 提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