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猎头公司交流会”助力中欧校友与在读学生职业发展
3月1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年度“2019猎头公司交流会”活动在中欧上海校区举行,250余位中欧校友与在读学生参加了活动。多家猎头公司高管和人力资源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未来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对个人应做好的转型准备提供了诸多建议。主题分享会后,22家猎头公司带来了近300个岗位,60多位资深人才顾问在现场与校友和在读学生做了深入的面对面交流。
招聘势头,仍呈上扬态势
在活动开幕致辞中,中欧职业发展中心助理主任赵俊莉女士介绍,自去年9月起,中欧职业发展中心与校友关系事务部共同启动针对5年内毕业的MBA与GEMBA校友的职业发展支持。这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新举措,旨在通过搭建平台,帮助校友全方位提升技能,拓宽网络,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已启动多方面支持,包括月度校友职业导师/教练项目、职业发展系列活动、职位招聘平台发布、职业探索之旅和公司参访等。“今天的猎头公司主题活动,是我们为校友拓展职场关系网和共享资源所搭建的另一个新渠道。”
在分享环节,来自瀚纳仕人才管理咨询机构Hays的区域总监彭强威先生引用瀚纳仕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综合5000余名受访专业人士的反馈,技能短缺在2019年仍是雇主担忧的主要问题,很多雇主无法招聘到具备所需技能的候选人。技能短缺对生产力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企业业务的有效运营。所以,虽然目前市场对经济信心低迷,但招聘势头却在上扬。
选择跨国公司,还是和民营企业共同成长?在罗盛咨询Russell Reynolds的执行董事余晓静女士看来,不同类型的企业各有利弊,关键在于尽早做好个人职业规划。比如,大型跨国公司品牌效应更佳,个人能有机会在中国以及中国以外的市场获取企业最佳实践的经验,但众所周知的“玻璃天花板”始终存在,且如果不在总部工作,离核心的战略决策会有距离;而民营企业更强的执行力和灵活敏捷的公司文化,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强劲的激励机制也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不尽成熟的管理体系与人才培养方式,可能对个人成长不利,更小规模的初创型民企,不确定的风险则更大。
来自Eric Salmon的资深顾问、人力资源专家雷敏女士则表示,在VUCA时代(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组织转型更倚重于人才。单纯地交付结果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现有的通行核心竞争力模型基础上,必须具备应对未来的领导能力。“学习能力、洞察能力、自我驱动能力以及各种‘软实力’,将会越来越重要。”
中欧人才,备受市场青睐
主题分享会后的现场交流环节,人头攒动。250多名在校学生和校友与20多家猎头公司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很感谢母校将职业发展支持拓展到校友群体。”已经毕业多年的MBA2014届学生Urvash Singh(宇文轩)说,“在学校的18个月,我们是中欧学生,毕业后一生都是中欧校友。职业发展中心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以及为校友们提供的各种职业发展机会,一直让校友们期待着‘回家’”。
另一位GEMBA校友则表示,“交流会就像一场‘及时雨’,满足了很多校友的需求。我和几家猎头公司交流了很多信息,并探讨了一些潜在的机会,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另一位2014届MBA校友坦言,通过活动的信息分享,他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对就业市场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活动收获颇多。
不少猎头公司提出,虽然就业市场充满挑战,但企业在“化危为机”谋求转型与调整的过程中,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猎头公司交流会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使其更高效地物色人才。来自米高蒲志(Michael Page)的顾问代表评价说,“中欧人才的质量,要比他们所参加过的各类招聘会高出许多。”还有的猎头公司表示,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都是一个很响亮的品牌。“中欧毕业生被雇主广泛认可。他们的商业知识、专业素养、战略思维和执行力,给雇主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与此同时,活动完善的组织给猎头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现场体验。不少猎头公司希望未来能与学校进一步合作,招募更多中欧人才。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职业发展中心,中欧职业发展中心(CDC)为中欧学生和校友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指导并搭建与雇主、合作伙伴交流的平台。继本场交流会后,职业发展中心还将举办中国企业推介交流会、行业专家分享等活动。如有招聘中欧校友及学员需求,欢迎联系职业发展中心(CDC): 021-28905270 cdc@ceibs.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