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们一起回家—记2018中欧校友返校系列活动
每年枫叶层林浸染的时候,也是世界各地的中欧校友回家的季节。11月16日晚,2018中欧校友返校系列活动以值年返校班级的欢迎晚宴拉开帷幕。晚宴上,毕业5年、10年、15年和20年的校友近400人欢聚一堂,共享团圆饭。学院领导与各年级代表共同点亮了晚宴现场的水晶球,标志着校友返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一段温馨的开场短片中,摇铃声响起,当年的班主任将学院的发展与现状娓娓道来,唤起了校友们积蓄已久的感情;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一幅幅熟悉的场景,为彼此成就的师生情谊感怀,为母校的努力和成就而自豪。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教授在欢迎辞中表示,中欧校友有几个特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度认可中欧的文化和品牌,重视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长期、无私地参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这些是学院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学院欧方院长迪帕克·杰恩(Dipak C. Jain)教授在祝酒词中坚定地表示,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在广大校友的信任与支持下,中欧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今年的返校晚宴上,中欧校友合唱团(上海)专门准备了两首情真意切的歌曲,其中《老师》是合唱团特意为了本次返校活动选取并填词的法国歌曲,团员们精湛的演唱让在场嘉宾沉醉在美妙的和声之中,久久难以忘怀。
11月17日下午,学院为校友们准备了一场“中欧全球影响力投资论坛”,现场座无虚席,这也是家族财富研究中心连续第二年主办该主题论坛。论坛上,中欧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发布了“2018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并介绍了由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大数据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发布的《2018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键内容。原招商银行前行长、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国际公益学院主席马蔚华先生,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先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先生,以及全球影响力投资指导委员会CEO阿米特·巴蒂亚(Amit Bhatia)先生也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大家在分享中都传达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商业从善、资本从善、金融从善。
夜幕降临,一场校友们期待已久的艺术盛宴拉开帷幕,中欧会堂再次爆满。这是中欧艺术之旅系列活动的第三站,也是学院首次在校友返校期间专门安排的一场世界级艺术体验——柏林爱乐长笛弦乐四重奏音乐会。返校音乐会由EMBA课程部助理主任黄伟(MBA 1999)和中欧瑞士校区校友事务经理Hannah Saxby联袂主持。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代表学院领导致辞,感谢校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各方面的工作,高度肯定了校友们在追求事业进步的同时,不忘承担社会责任,也不减对音乐艺术的追求。
音乐会开始前,上海音乐学院何声奇教授向在场校友讲述了他和世界长笛之王帕胡德(Emmanuel Pahud)的10余年不解之缘,解释了柏林爱乐乐团为何被视为世界交响乐天团。当晚演出的四位音乐家都是乐团各乐器的首席,近两个小时的高水平专业演出,让中欧人大饱耳福、如痴如醉。帕胡德的长笛音色饱满,抑扬有序,优美动听,大提琴、中提琴和小提琴的组合堪称绝配。返场部分,观众还欣赏了最新长笛合奏曲《西江月》的首次亮相,共同见证了两位长笛高手的兄弟情谊。音乐会结束后,校友感慨,“在世界级的商学院里,欣赏到世界级的音乐演出,何等幸福!”
11月18日,学院为校友们准备的是一场创新创业领域的饕餮大餐。“2018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论坛”在中欧会堂隆重开幕,700多位校友和嘉宾如期而至。学院院长李铭俊教授致开幕辞,朱晓明教授发布新书,马红漫先生担纲主持。中科院何积丰院士、蚂蚁金服井贤栋、科大讯飞胡郁、微软冯国华等业界大咖与听众一起,就数字经济和开放式创新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每位嘉宾都提到了数字经济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分享了他们最新的技术研究和趋势预判。这场信息量巨大的论坛,让校友们明白未来已来,数字化将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IOT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新技术将赋能传统产业,企业必须走向国际化,区块链用技术重构信用机制,“技术+设计”驱动颠覆式体验革命。论坛结束后,有毕业多年的校友盛赞,“这是五年来自己最充实的一天!”
为期三天的校友返校活动首创“晚宴+班会+论坛+音乐会”的组合形式,对此校友们给予了高度评价:立意有高度,策划有深度,回家有温度。明年,中欧即将迎来25周年校庆,届时我们将准备更加精彩的活动,期待更多校友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