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叙母校情 共话新发展
11月6日,时值中欧建院26周年之际,2020年中欧校友代表座谈会在上海校区召开。学院管理团队、教授代表和20余位校友代表齐聚一堂,畅叙昔日师生同窗情谊,共话时代变局之下商学院的价值和使命。本次活动由中欧经济学教授、副教务长朱天主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在致辞中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欢迎校友们回家,并向大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绩、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汪泓院长指出,在《金融时报》2020全球EMBA和MBA课程百强榜单中,中欧两大旗舰课程分别获得了全球第二和全球第五的好成绩,这是全体中欧人的骄傲。她表示,中欧有两大引以为傲的宝贵资源:一是一支学风严谨、视野广阔、长于创新、博学善教的教授队伍;二是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各行各业充当中流砥柱的24000余名校友。她强调,中欧的发展离不开校友们的关心和支持,期望大家立足自身领域,服务国家战略,持续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学院在高端人才输出、新型智库建设、发挥中国和欧洲之间文化经贸交流平台作用、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汪泓院长致辞
新技术快速迭代,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对商学院知识创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首场圆桌讨论由中欧管理学教授、副教务长忻榕主持,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EMBA2010)、艾尔建美学全球副总裁王炜(EMBA2012)、中国工艺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红(EMBA2001)三位校友围绕“产学研融合加速知识创新”的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从左至右:忻榕教授、李文、王炜、张红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知识传播得以突破围墙的束缚,教育在迈向普惠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为传统商学院带来了挑战。在中欧市场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王高的主持下,馒头商学院创始人王欣(EMBA2010)、DTise 联合创始人兼COO 唐海荣(GEMBA2011)、西安新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军(EMBA2005)三位校友围绕“商学院的数字化转型及终身学习平台的打造等”问题展开讨论。
从左至右:韩军、唐海荣、王欣、王高教授
第三场圆桌讨论由中欧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主持。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池洪(EMBA1997)、安徽省文化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曹杰(EMBA2007)、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明(EMBA2005)、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波 (EMBA2003)等四位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家校友围绕“中欧如何发挥智库优势,更好地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议题发表了观点。张维炯教授在本场圆桌总结发言中指出,中欧一直以来都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学院教学的重点领域,这些讨论和建议充分体现了中欧校友群体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开放胸怀和远见卓识。
左上从左至右:赵笠钧、田明;右上从左至右:池洪、马磊书记;左下从左至右:陈世敏教授、曹杰、张亚波;右下:校友们积极参加讨论
黄钰昌教授被授予会计学终身荣誉教授称号(从左至右:马磊书记、汪泓院长、黄钰昌教授、张维炯副院长)
座谈会上,汪泓院长代表学院授予黄钰昌教授会计学终身荣誉教授称号,以表彰其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黄钰昌教授回顾了自己七年来在中欧的教研和工作经历,在发言中动情地说道,“非常感谢中欧给予我这份珍贵荣誉。七年来,我时常被无处不在的中欧精神所感动。正是中欧公正透明、平等自由的学术和文化氛围,让我成长为一位更好的教师和学者;正是这群优秀的学生和校友群体,成为吸引我来到中欧并留下来的重要因素;正是中欧卓越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及同事们的无私付出,铸就了中欧目前在全球商学院中的领先地位。”
迪帕克·杰恩教授总结发言
中欧欧方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迪帕克·杰恩(Dipak Jain)对座谈会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座谈会的主题聚焦学院和校友的“价值创造和共同发展”,价值创造首先是经济价值的创造,即创造增长;其次是功能价值的创造,比如商学院所传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第三是心理价值的创造,即创造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此次座谈会的三个议题,恰好分别对应了价值创造的三个层面。他表示,相信在管理层的坚强领导下,在教授、员工、学生和校友的同心合力之下,中欧将继续勇攀高峰,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和更大的发展目标。
11月7日,一年一度的中欧校友返校系列活动也将正式拉开帷幕。数百位校友重聚中欧上海校园,共忆同窗情谊,交流经验智慧,共享一场知识和艺术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