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12月24日
中欧EMBA新知讲堂2020收官之作在深圳校区落幕 探讨双循环驱动下的供应链创新
12月23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品牌活动“新知讲堂”2020收官之作在中欧深圳校区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双循环驱动下的供应链创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授、京东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席教授、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任赵先德教授受邀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此外,顺丰集团助理CEO黄赟(中欧MBA 1999),有棵树董事长兼CEO肖四清(中欧EMBA 2016),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CEO辛利军(中欧EMBA 2016),万拓科创CEO郑宇淳(中欧EMBA 2017)也出席了此次论坛。

赵先德教授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赵先德教授以“双循环格局下的供应链思考”为主题,探讨了在全球经济、政治环境进入VUCA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的转型升级,充分整合、灵活配置国内与国际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提升供应链端的韧性,快速、准确地响应国内外的需求变化,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赵先德教授强调,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是助力“双循环”的关键。

黄赟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黄赟在“从历史上的双循环看机会”的主题分享中指出,美国1913年“双循环”模式是以产业升级为先导,辅以大规模创造消费新场景的投资,进而激活消费升级,在供需两端同步启动“内循环”自我强化,最后以“内循环”重塑“外循环”。它与中国2020年“双循环”体系遥相呼应,共同指向了大国经济发展和全球格局迭代的一般性规律,进而赋予了历史经验以现实性的启示意义。

肖四清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肖四清在“双循环背景下的跨境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的主题分享中强调:数字化是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必备的基本技能,跨境电商数字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崭新阶段。一方面,数字化开始步入智能化阶段;另一方面,数字化已经深入供应链,深刻地改造了行业面貌。

郑宇淳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郑宇淳从万拓的实践出发,就“渠道深化,品类聚焦——探索跨境电商供应链提效之道”进行了分享:万拓目前业务主要在海外,但是制造端的供应链体系还是依托国内大循环的,就万拓选择的路线而言,我们认为重点在做强,在优势品类提升占有率,价格段覆盖面,品牌影响力,形成有量有质的格局,只有量质并重的格局下,供应链才有改善的动力、创新的能力、持续发展的定力。

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环节,赵先德教授与三位校友嘉宾就“双循环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机会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赵先德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供应链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被动和支持型供应链;第二个阶段是主动和细分型供应链;第三个阶段是智慧和体验型供应链;第四个阶段是“供应链+生态圈”。这四个阶段的发展侧重点、战略思维及技术投入各不相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选择与自己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技术投入。
中欧EMBA新知讲堂取意“关注前沿、探索求新”。本次中欧EMBA新知讲堂再度走进深圳,旨在创造和传播商业知识,增强与华南企业及企业家的交流和互动,为华南经济的发展注入驱动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本次中欧EMBA新知讲堂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这是其进行的首次有效尝试。据统计,本次论坛线下一共开放120个席位,线上则有逾3000人次同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