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到智能:中欧EMBA新知讲堂解码中国科技、金融与AI融合的未来之路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关键时刻,8月23日中欧北京校区举办EMBA“新知讲堂”,以“从资本到智能:中国金融、科技与AI的融合之路”为核心议题,汇聚三位重量级嘉宾——中欧副教务长、鹏瑞金融学教席教授芮萌博士,九合创投创始人、中欧EMBA校友王啸先生,以及智能驾驶领域领军企业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博士。他们立足宏观趋势研判、产业投资洞察与前沿实践探索三大维度,深度剖析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新优势与新路径,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
芮萌教授以“两个半球化下的中国叙事”为题,提出“叙事即生产力”的核心观点。他以DeepSeek七天用户破亿的算法革命为切入点,串联春晚舞台的机器人矩阵、国产动画《哪吒》票房破纪录、中国电动车出海的产业突围,揭示出这些现象级事件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全球对中国科技的认知。他进一步提出:“中国资产与科技的重估,源于民族自信、技术突围与市场情绪的共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芮萌教授以历史周期对比指出,当前全球正经历与二战前类似的逆全球化、民粹主义与技术重构的复杂局势。他强调:“规模经济是中国在逆全球化时代的制度红利,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九合创投创始人、中欧EMBA杰出校友王啸先生以资深投资人的战略视角,深度剖析了AI时代蕴含的结构性机遇与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进阶路径。他提出,AI服务正以颠覆性姿态重构商业范式,逐步取代传统平台经济模式,并列举探迹科技、等标杆案例,阐释其如何通过AI技术构建端到端智能服务闭环,实现全链路价值赋能。在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他预判这一赛道将孕育万亿级市场,而中国凭供应链优势与工程师红利正强势领跑全球技术竞赛。他强调,中国企业正以高附加值产品占领全球市场。最后,王啸校友以具洞见的总结点明发展趋势:“中国创业者已从‘内卷’走向‘外卷’,全球化不是选项,而是生存法则。”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提到以“智驾拐点来临”为题,系统回顾了企业的创新突围之路。面对英伟达等巨头垄断的中央计算芯片红海市场,地平线前瞻性地开辟边缘AI芯片的蓝海赛道,聚焦智能汽车与机器人两大场景,构建“芯片+算法+车规级系统”三位一体的技术壁垒,以软硬件深度协同模式构筑起坚实的护城河。这一战略使地平线在2024年以30%市占率登顶中国自动驾驶芯片市场,最终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市值现已突破千亿港元大关。余凯博士提到:“选择比努力重要,认知比行动重要。在人工智能这场终极产业革命中,中国将在物理世界AI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中欧EMBA课程部张志兴老师在致辞中提到,今年是中欧EMBA30周年,1995年中欧EMBA携手42位学员在中国大陆首创EMBA课程,推开了中国管理教育的崭新大门,经过30周年的不断努力,完成了从0到1的开拓,更书写了从1到N的辉煌。如今中欧EMBA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质顶尖的EMBA课程,选择中欧,就是选择与卓越同行。芮萌教授总结道,“成功属于乐观的长期主义者,而中欧正是培养这样一群人的土壤。”
关于中欧EMBA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由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于 1994 年共同创立,是中国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联合创建的商学院。1995年,中欧在中国大陆率先开设EMBA课程,以国际前沿的管理教育理念,升华中国本土商业实践,成功打造兼具中国深度与全球广度的EMBA课程体系。目前,中欧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MBA百强榜单中已连续九年位居全亚洲第一,在其全球EMBA百强榜单中位居全球第一。中欧校友逾32000名,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欢迎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