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04月02日
封面新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黄明:创新瓶颈期,企业如何“活下去”并过得好?
在“2019中欧思创会·成都站”的现场分享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黄明提到,回望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未来的稳中趋缓,企业如何应对?“大家都说创新是企业的发展之路,我认为一个企业,尤其是在其主营行业中,创新是生存的根。”
在黄明看来,创新是一代一代的产品创新,要是原地不动,迟早会被别人干掉。而研发就是确保企业有一代接着一代的新产品能够不断的产生,保证产品不断延续下去;否则的话,已经未来就很难盈利赚钱了。
中国的民企赌性太大 企业应保住生存的根
对于企业家而言,发展企业盈利赚钱是最根本的诉求,而黄明认为,企业生存和财富留存是两个不同概念。“企业如果不研发了,或者研发走到了尽头,但是已经赚了很多财富,那是财富留存。企业未必需要永久生存下去,但我建议你在涉足一个行业就应该保护生存的根。”
“如果要做好企业,首先就需要保证长期投入和长期目标。”黄明表示,西方的很多品牌,都是把家庭的姓名放在品牌上的,路易威登就是路易威登先生(Louis Vuitton)创立的。西方的创业者,在经营企业时都有自己的,甚至可以为了维护底线牺牲很多的利益,但最终的结果是下几代人抱了一块金砖。“我就不能骗消费者,结果你多赚钱了,也许不是你赚的,可能是你的儿子、孙子赚,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是采取类似这样的方式来设定长期计划的。”
谈及创新与研发,和赛道内的其他企业竞争便不可避免。黄明认为,企业在长期中发展同别的企业竞争,首先得保证自己活下去。如果活不下去了,就宣告出局了。同时,他特别强调了企业的财务纪律性,财务纪律性的理想状态是80分,西方跨国企业往往达到90分左右,这背后的原因是,职业经理人怕被责怪,多搞一点流程,为自己将来逃脱责任作准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只有10分到20分,基本上老板拍个脑袋就决定了。”
“财务纪律性是财富留存的根本,但中国的民营企业赌性太大了。”黄明提醒道,我们早一代的创业的企业家都是胆子大的,一个胆子小的人都不敢去创业。“所以第一代企业家,打江山的时候,需要胆子大,但是保江山的时候,需要胆子小,这个换位没有换过来,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
创新研发需看长期结果 越需要整合行业越难成功
“光有财务纪律性,实体企业在行业中也不一定生存得下去。”黄明表示,对于产品升级,研发和品牌是企业创新最有效的选择。产业升级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不仅靠科研,靠设计,也靠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的信任,民族品牌在这两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黄明举了三星的例子, 投入很大在硅谷等重要地方建立研发中心 ,即便没有产品、没有利润,也把研究放在第一位。功夫不负有心人,三星依靠传统的模拟技术难以赶超日本,但等到数码技术取代模拟技术的时代到来,三星就突然迸发出了好几代的产品,并依靠这些产品打败了很多的企业。
“品牌提升也是需要十年见不到利润,但需要长期投入的事业。”黄明认为,品牌建设与跟研发相似都需要长线思考,不要欺骗用户,不能在材料上偷工减料,要放弃十年五年赚小钱的观念。
事实上,除了自主研发之外,靠收购在特定的细分领域获得了科研成果的中小企业也是大型企业发展科研的常规思路。对此,黄明强调,兼并收购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重大的特质,很多企业在近几年陷入困境都是兼并收购砸的坑。“国际上的金融学科有一个谜,说的是企业收购中,常常发现买方吃亏,卖方赚钱。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卖方的很多猫腻买方不知道,并且买方需要下大力气协同整合。”
谈及兼并收购的成功秘诀,黄明认为,越需要整合的企业和行业,就越难成功。“你想不花力气,一下子就买到一只下金蛋的鸡,结果肯定是一场空。”他建议,企业如果需要兼并和收购其他企业,关键就是要把团队的价值观变得国际化,或者可以高薪挖几个已经有一定的客户资源的人过来,才会比较保险。
封面新闻报道详情: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id=184127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