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全国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在全球教育格局深度调整,教育强国加快建设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载体,面临从“规模发展”向“质量跃迁”的转型挑战。如何突破资源整合瓶颈、构建本土化融合机制、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成为推动合作办学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核心议题。
近日,由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主办,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跨境教育专委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共同承办的“破局・立新・致远:教育强国战略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性跨越”全国研讨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隆重开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会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主任苏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总督学刘玉祥出席大会并致开幕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领导、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副会长、跨境教育专委会主任史健勇主持开幕式。

活动现场
汪泓院长以中欧作为中外合作办学先行者的实践为例,强调中外合作办学必须从全球视野出发进行战略谋划:第一,坚定高质量发展导向,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追求“由大向强”的内涵式提升;第二,深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秉持“教育共建、知识共享、命运与共”的共同愿景,完善多元协同机制,以教育为桥梁,以知识为纽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她呼吁各界紧密携手,共同将中外合作办学事业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汪泓院长致辞
苏明会长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之一就是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深化,中外合作办学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落脚点和支撑点。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只有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生态,才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不竭动力。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将有序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政府助手”、“服务能手”、“学校帮手”、“行业推手”的正向作用,加强同频共振、正向引导、资源共享、专业支持,积极服务会员单位、服务政府决策、服务行业发展。

苏明会长致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总督学刘玉祥副主任为大会致辞。上海秉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补我所缺、强我所弱”的理念,先后举办了一大批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自信与腾飞。面向未来,上海将用三把金钥匙开启更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新篇章。第一,高质量引进与高水平提升并重,前瞻布局、精准分类、招优引强,吸引世界一流大学与上海发展战略同频共振。第二,发展与创新并行,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核反应堆”,让学科、人才、治理三条主线同时发生链式裂变,释放更大的教育能量。第三,开放与安全并举,进一步提高合作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确保中外合作办学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刘玉祥副主任致辞
外交部南南合作促进会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理事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原公使衔参赞岑建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上海纽约大学荣誉校长俞立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为大会作主旨发言。专家围绕教育强国战略下中外合作办学的“破局”之道,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优质师资“引、育、用、留”一体化机制建设,创新构建全球视野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体系等主题,分享真知灼见、贡献智慧盛宴。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跨境教育专委会副主任汪建华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岑建君理事长围绕“教育强国战略下中外合作办学的‘破局’之道——政策红利与实践瓶颈”作主旨报告。分享了教育对外开放的4点策略。第一,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通过扩大教育合作和科研合作、提升全球人力资源培养、加强全球教育治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第二,推动出国留学目的国多元化。增加“一带一路”地区人才供给,坚持理工科人才培养不动摇,加强与企业“捆绑出海”。第三,推动学生双向流动,坚持中外人文教育不动摇,保证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力。第四,加强与国外认证机构合作,积极对接国外高质量标准与通用标准,倒逼自身改革,推动“中国标准”走向国际,加强参与国际教育治理。

岑建君理事长发表演讲
在主旨报告“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和发展”的分享中,林金辉教授认为,国家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首次将中外合作办学置于“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板块,将其作为建设全球影响力世界教育中心的重要抓手。其发展具有规模精、作用大,重合作、需实质,强监管、有法制的特点,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目前,国家通过简化审批、优化服务、压实地方与高校责任,推动事业改革。未来10年中外合作办学迎来“提质增效、扩容发展”的关键期和机遇期,高校应当主动适应中外合作办学改革的新形势,把握机遇,将中外合作办学纳入整体规划,通过强化主体责任、优化办学布局、保障高质量发展、把握长期价值等,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行稳致远”,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林金辉教授发表演讲
俞立中教授围绕“中外合作办学优质师资‘引、育、用、留’一体化机制”主题进行分享。一流的教师队伍方能成就一流的大学,从而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上海纽约大学依托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优势资源,以“国际协同、交叉研究,跨文化交流”为着力点,聚焦基础前沿研究、城市科学和人工智能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在不同跨学科领域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学术研究、产教融合等,服务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产出系列研究成果。

俞立中发表演讲
汪泓院长在题为“VUCA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形势与新使命”的主旨报告中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在取得显著成就同时,正面临全球环境不确定性、教育理念和体制差异、内部治理与质量提升,以及社会各方多元化期待的多重挑战。她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合作办学的立足之本,并系统提出六方面建议:完善政策自主权、优化学科布局、集聚高水平师资、深化办学内涵、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抗风险能力。结合中欧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成功样本的实践,汪泓院长进一步阐释,学院通过构建“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办学定位,形成三大洲五地办学的全球格局,打造贯通学位与非学位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与享誉全球的中外合作管理教育品牌。在师资方面,中欧构建了中西交融的国际一流师资团队,凭借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与实境教学法,持续共育商业新动能。学院通过建设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积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依托服务区域发展的新型智库,为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持。面向未来,汪泓院长呼吁,中外合作办学应超越简单资源引进,致力于成为教育创新的引领者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参与者,从而推动整体领域实现从“试验田”到“示范园”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方案。

汪泓院长发表演讲

史健勇教授主持开幕式

汪建华副主任主持主旨报告
大会同步举行两个平行论坛,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跨境教育专委会秘书长段文婕、副秘书长李丛分别主持两个论坛。
平行论坛一围绕“资源融合与模式创新”主题,分享了四场专题报告。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作《中外合作办学“资源融通”的难点与突破路径》报告,创造性提出了“事业发展五星模式”、“五星财务模型”、“生态化五星布局”等,推动西交利物浦大学建设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上海电机学院校长龚思怡教授分享《中外合作办学“产教融合”新路径——跨国企业参与育人模式》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时代使命和定位,结合上海电机学院办学实践,提出应用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书记赵健教授作《数智赋能教育创新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价值新探》报告,阐述了数智技术与中外合作办学何以链接,以及对育人的重构性价值。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党委书记吕康娟教授分享《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共赢?》报告,从机理、路径、机制的角度,阐明中外办学机构如何做好“走出去”“引进来”两篇大文章。

“资源融合与模式创新”平行论坛主旨演讲(从左至右:席酉民教授、龚思怡教授、赵健教授、吕康娟教授)
平行论坛二围绕“人才培养与战略对接”主题,组织4场专题报告。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袁雯教授作《全球胜任力+本土责任感——双核心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报告,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分享“理念引领-体系融合-机制保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描绘AI时代人才培养的新图景。沈阳大学校长赵彦志教授分享《新时代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现实挑战与未来选择》报告,从强化战略布局、创新办学模式、数字赋能资源融合、健全质量评估保障体系、打造制度型开放实践平台等角度,提出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未来选择。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教授围绕《中外合作办学跨学科融合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分享上海财经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教改历程、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的优秀案例、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化的保障机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勤副教授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从过程监控到结果导向》专题报告,梳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政策沿革和发展趋势,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创意设计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提出基于结果导向的“四位一体”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长效循环机制。

“人才培养与战略对接” 平行论坛主旨演讲(从左至右:袁雯教授、赵彦志教授、宋晓燕教授、王勤处长)

平行论坛主持(从左至右:段文婕秘书长、李丛副秘书长)
专题报告后,赵健教授、吕康娟教授、宋晓燕教授、王勤处长,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尹海涛、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院长王娜、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书记冯一平、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院长李峻开展了圆桌讨论。围绕“中外合作办学的瓶颈突破与制度创新路径”与“面向未来的中外合作办学:使命、责任与育人路径”贡献智慧、提出策略。

专题论坛一:圆桌讨论(从左至右:尹海涛处长、赵健教授、吕康娟教授、王娜教授)

专题论坛二:圆桌讨论(从左至右:宋晓燕教授、王勤处长、冯一平书记、李峻院长)
本次会议主题为“破局・立新・致远:教育强国战略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性跨越”旨在围绕教育强国战略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新要求,深入探讨资源融合、课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等核心议题,分享前沿实践经验,凝聚发展共识,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人才战略与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本次会议汇聚200余位全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高校管理者、国际教育专家与行业代表,共谋教育强国战略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跨越。会议还组织参会人员赴上海海洋大学及爱恩学院参观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