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宽容环境激发员工创新热情
愿意宽恕的人不仅宽的是“胸襟”,更能跳得更高,产生“如释重负”的效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讲师郑雪博士关于宽容对山坡坡度感知和跳跃影响的研究,证实宽恕他人不仅仅只是一种心理感受,实际上还会对人体生理机制产生影响。
郑雪在与华盛顿福斯特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瑞恩·费尔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两项实验,分别研究了宽恕对山坡坡度感知和跳跃高度的影响。这篇论文发表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和人格科学杂志》上。
不宽恕就像背包袱
第一组实验被郑雪称作“看山实验”。山坡坡度感知是心理学上一个经典的测量方法,通常被心理学家用于测量人的心理状态如何影响人们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感知。46名来自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的学生首先被要求完成“人际关系调查”,写出过去经历的一次冲突,但其中一半人被要求写自己被他人冒犯后原谅了对方的经历(宽恕组),而其他人则被要求写类似事件中仍对对方持有不良情绪的经历(不宽恕组)。在接下来的“事物认知调查”中,参与者要对一座山的斜度进行口头估计、视觉测量和触觉测量。实验的结果显示,在宽恕组的眼中,山坡没有那么陡峭;而在不宽恕组的眼中,山坡非常陡峭。这是因为不宽恕就像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消耗了人们宝贵的体力,让眼前的山峰变得异常陡峭和难以征服。
宽恕组成员跳得更高
72名伊拉斯谟大学的参与者和88名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参与者,在第二项实验中同样完成“人际关系调查”,然后被分成3组,其中宽恕组和不宽恕组与第一项实验一致,另外还增加了仅仅回忆近况的第3组(控制组),随后大家被要求在不屈膝的情况下跳跃5次,跳跃高度被研究人员详细记录。在控制了总体健康状况和正常运动量等因素后,研究者发现宽恕组平均比不宽恕组跳得更高,平均有7厘米的差距,但与控制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和“看山实验”一样,不宽恕者如同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无法跳得更高。
“积极”能获更大好处
“我们通过这样的实验来证实,不宽容就会真的像背上一个沉重包袱在背上,会影响一个人看世界的视角,会对认知发生变化,同时对生理也产生影响。”郑雪认为,这项研究对企业管理同样有意义,“企业创新和宽容有很大的关系,不宽容环境下员工害怕犯错,就会不愿意创新。一件与宽恕有关的小事可能就会影响员工对一件工作的难度评估,会影响到员工的绩效、创新成绩。”郑雪最近对领导与下属关系的研究中也有涉及宽恕。她发现,由于上下级的存在,不论表扬、批评、嫉妒、道歉,都会成为影响团队凝聚力和产出的因素。而在职场中,由于下属看待领导都带着怀疑的眼光,领导道歉可能未必真的有用,“领导向员工道歉要注意表达不能敷衍,平时要建立信任的工作环境,要遵守承诺树立宽容体谅的良好形象等。”郑雪说,“而作为被道歉者,有效宽恕也有技巧。比如认知上不要把被冒犯的事想得过于严重,尽量克服负面情绪,毕竟做一个积极的人会在心理甚至生理上获得巨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