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梅恩:外国创业者抓准中国机遇来华淘金
从上海乘高铁,仅一个小时即可到达杭州。这座城市不仅诞生了极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名企阿里巴巴,同时还被坊间誉为中国最具创业气质的城市。作为浙江的省会,杭州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那些尚未声名鹊起的初创企业聚集于此,希望效仿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成功经验。
法拉菲尔(Falafel Games)就是这么一家有着远大抱负的初创企业。该公司主要为移动设备开发游戏,虽然它在大多数中西方手游玩家中名不见经传,但却在中东市场大获成功。其原因在于,法拉菲尔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文斯·高萨乌博(Vince Ghossoub)虽然来自黎巴嫩,却选择借助在中国创业的“东风”,向中东游戏玩家提供高品质的阿拉伯题材游戏。
茱莉娅·珍得(Julia Zotter)是另一位加入到中国青年创业者大军的外国人。她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巧克力世家,家族在柏格尔(Bergl)成功打造了珍得巧克力品牌,并研发出400多种巧克力产品,其任性的口味更是让众吃货脑洞大开:巧克力培根碎、鱼味棉花糖和椰子味夹层巧克力、开心果加藏红花巧克力等等。
珍得的父亲约瑟夫是该巧克力品牌的创始人。2014年,珍得作为家中长女,带领家族企业打进中国市场,并在上海建立了珍得巧克力剧院。剧院参观者不仅可以品尝各种口味的巧克力,还可以自己组合配置个性化巧克力口味。
高萨乌博和珍得均已在中国扎根,成为国际创业者在华的典范代表,这一群体人数虽少,但却备受关注。高萨乌博十年前移居上海,在中欧国际商学院攻读MBA。珍得的高中时代是在中国度过的,并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二人都讲的一口流利的中文,并各自利用在母国的人脉和中国经济机遇创造了独特的价值。
对于那些雄心满志、希望接受商业历练的年轻人而言,高萨乌博和珍得点亮了一条不太正统、但也并非不可行的创业模式。
这里有三点忠告,以供在中国的外国创业者借鉴。
首先,设法软着陆。中国令人心生畏惧,即使像上海这样对外国人最为友善的城市也不例外。外国创业者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得到手把手的指点,那么进入中国市场将会避免许多弯路。他们可以选择在一个面向全球招生的商学院学习,比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也可以参加针对外国人的暑期培训或者加入国际化跨境孵化加速器。这些经历将帮助他们直接深入了解当地情况。
其次,搭桥。即使已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大多数国际创业者也不愿孤军奋战。在一些情况下,相同的民族背景可成为联系纽带,帮助他们在当地找到良好的合作伙伴。例如,珍得在上海的巧克力工厂就得益于与一个奥地利同胞和一个上海前同事所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还有一些情况,技术技能成为主要考虑范畴。例如,高萨乌博曾与杭州一家游戏开发团队紧密合作,后者后来加入了他的创业公司。
第三,择取有意义的机遇。作为来华创业的企业家,他必须做到——要么能够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如游戏开发技能,以此开拓自己了如指掌的市场;要么能够给所在地市场提供独特的商品,比如标新立异的巧克力。
总之,远赴中国创业绝非胆怯之辈所能胜任,但是,这却是一场可能会带来丰厚回报的淘金之旅。即使创业者尝试后未见成效,他从中学到的东西至少可以让他受益。
本文最初发表在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