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与全球安全,2019年至关重要
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李思
“对于世界和平与全球安全来讲,2019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必须共同应对挑战,承担起解决国际问题的责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说道。
3月23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最新一期“高朋满座”论坛上,德维尔潘就“全球化:融合、分歧与未来”这一主题发表演讲。
“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国际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美关系对于全球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德维尔潘眼中的全球地缘政治新局面。
他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对抗的风险,所以我们需要有合作精神和多边主义精神,这样才能创造条件,实现全球的稳定、进步和繁荣。
对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德维尔潘认为,最重要的是全面塑造“可信度”。他说,中国企业可从过往经验中汲取几点重要启示:首先是了解当地的政治、文化及监管政策;其次是保持投资的透明度、普惠性;最后,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本着利益共享和多方共赢的原则,全面考量利益相关者,增强彼此间的互补性。
例如,中远海运2016年收购希腊港口、复星集团2015年投资法国著名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乐部等,由于保持透明态度、与当地政府开放对话,同时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资源投入带动当地就业,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德维尔潘建议,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咨询委员会,或与当地大学、智库进行合作等方式,帮助企业制定海外战略、实施海外项目。
国际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美国的孤立主义,国际协议的推进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欧洲的TTIP被削弱,亚洲的TPP被完全废除。自2017年以来,美国不再坚守贸易协议的承诺,贸易谈判沦为竞争性的输赢谈判,而非过往的合作双赢谈判,并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对未来是不利的。
在文化和政治方面,美国单方面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是全球成就的重大倒退。在裁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扩散方面,美国退出了与俄罗斯的中导条约,这表明俄美关系趋紧。
除了美国孤立主义带来的影响,去全球化趋势也正在世界蔓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民粹主义正在西方国家快速蔓延,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精英阶层和企业逐渐不再信任。在西欧,英国脱欧标志着欧洲正面临历史性的危机。在东欧,波兰、匈牙利因为拒绝在难民问题上达成统一协议,给欧洲的团结带来了挑战。
今年五月末,欧盟议会将迎来新一轮选举,但现在的欧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分化。欧洲和南美洲的一些主要国家,政局很不稳定。例如,法国去年爆发的 “黄背心”运动,使得人们在政治方面越来越难达成共识。
二、去全球化令保护主义抬头,损害了全球经济增长。2018年,贸易冲突导致全球贸易总量下降了超过1%。
三、除了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我们还面临着单边主义的威胁。单边主义会危及处理国际和国内危机时的外交局势。比如,2018年美国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中东局势造成了极大影响;在朝鲜问题上,特朗普想在排除区域利益相关者的情况下解决冲突,最终导致谈判进展缓慢。
在此背景下,中美关系对全球稳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引发了2018年最大的国际担忧。如今,两国经过多轮谈判沟通,初步避免了摩擦的升级。
未来,美国是否会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更多的关税,我们还不能确定。但是,中美贸易矛盾只是表象,其背后是两国之间更为复杂的竞争关系。
一方面,美国的霸主地位正随着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而被削弱;另一方面,过去十年间,中国日渐崛起,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在不断增强。
因此,中美之间将可能在三个方面展开竞争:
首先是经济方面。尤以科技领域最为明显,中国和美国的数字科技巨头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华为事件就是一个体现。此外,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一些中国品牌的崛起,打破了以谷歌为首的美国科技巨头们在业界的统治地位。
其次是国际政治层面。中国政府不断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发挥国际影响力。
最后是文化层面。比如在教育方面,中国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对于世界和平与全球安全来讲,2019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必须共同应对挑战,承担起解决国际问题的责任。全球变暖、环境恶化和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这些问题每年导致大约700万人死亡。世界各地不断蔓延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也导致出现诸多安全问题,而单个国家的力量不足以解决这些国际冲突。
在对抗全球变暖、恐怖主义、网络攻击等方面,我们需要联合出台有力措施,重建国际治理秩序。
联合国应该扩大安理会成员范围,让更多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需要体现更多的平衡和公平,现在俄罗斯和印度只有不到4%的投票权,而美国大约有20%的投票权。在国际贸易方面,需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近欧盟中国工作组的成立,就旨在改进贸易相关的决定和监管措施。
新世界秩序:中国全球化的新阶段
中国与新世界秩序
第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一直是全球稳定的支点。中国长期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5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首个派出维和部队的国家。超过3.5万名中国士兵参加了20多个国家的维和行动。
经济上,中国商业在全球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自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长了30倍,现在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未来几年,人民币的影响力将逐渐扩大,成为全球货币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IMF已经将人民币列入SDR货币篮子。中国还出台了新的外商投资法,促进外商在中国的投资。
在气候方面,中国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把气候问题列入了十三五规划当中,把应对气候问题列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2019年,中国会进一步节能减排,减少污染。
中国的责任担当也体现在进一步推动国内改革上。比如,中国在金融行业采取了很多重大举措来控制行业风险、维护稳定。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包括对于银行和保险业新的监管要求等。
中国政府强调,要把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转变为国内需求导向。中国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阿里巴巴和京东等公司促进了服务业的繁荣及国内需求的增长。在社会和城市管理方面,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第二,中国的全球化建立在信任和示范性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并吸取教训,才能在走向全球化时确保企业的良好生存与发展。
在明确中国企业在海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时,尤须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情况,比如监管、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全球化的进程。
其次,要保持透明和普惠。比如一家中国公司在图卢兹机场的投资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当地人的利益。
最后,项目需要有长期计划,公司的战略必须考虑双方的利益,而不仅是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
当然,中国公司海外投资也有成功的案例,从这些成功案例中也可以总结出三点:
首先,要共享利益。本着共赢的原则,照顾到最多的利益相关者。比如,2015年复星集团投资地中海俱乐部,就是很好的案例。
其次,要采用渐进的、透明的策略。2016年,中远海运对希腊两个港口项目的收购,为对方提供了资源和就业机会,而且和希腊政府保持透明的对话。
最后,双方需要有专长和互补性。比如京东收购英国在线奢侈品零售平台FARFETCH,FARFETCH有时尚方面的专长,京东有巨大的销售网络,并且愿意投资本地研发。
示范性意味着有能力展现和发展良好的实践。中国公司可以建立国际咨询委员会,获得更专业的人才,帮助它们制定战略,开展海外项目;也可以与当地伙伴成立合资公司,以一种平衡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还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大学和智库合作,表明在当地开展业务的意愿。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个独特的机会,能够帮助中国企业获得长期的国际化发展,实现中国与世界包容性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愿景。
首先,它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一个新的经济动力,能够带来长远的发展。在亚洲,未来10年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超过20万亿美元。
同时,这也是一个政治上的巨大转变。60多个国家联合起来,建造医院、道路、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这是推动发展的最好方法,可以防止极端主义发生。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也提出了新的文化项目,促使国家之间、人民之间通过推动生活方式、建筑和旅游方面的发展,加深对彼此的相互了解。
除了项目上的合作,我们还需要新的合作思想,来促成“一带一路”的实施。
首先是政治合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最高层面的政治机制,比如成立委员会,由中国和欧洲一起来确定重点发展领域。一方面,该委员会可以处理投资、知识产权、公共市场和互惠性方面的监管问题;另一方面,它可以在互信的基础上提供咨询和对话,提出发展路线图,交流成功的实践经验。
其次是经济合作。集合资源、组合能力,对于提升协同效果至关重要。在促进金融合作方面,亚投行、欧洲投资银行、非洲发展银行可以共同合作加入这个项目;另外,不同国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可以加强理解和跨境合作。
在全球化遇到困境的时候,我们更加需要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艺术和文化是中国世界影响力的关键
近年来,中国文化获得了更多人的欣赏。中国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其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来源。全球艺术产业的变革可能是中国影响力上升的最好例证。现在,中国已经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艺术产业的长期统治地位,促成了新的市场格局。
中国进入了高质量、专业性、示范性的新时期,但这个转型需要更多证明。
今天,若想在海外取得成功,必须有一个可信赖的形象。中国处在全球化的新阶段,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国家品牌。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发展一些专长,比如像法国在奢侈品行业居于世界前列、德国在汽车行业全球领先;也意味着中国要在某些行业拥有高品质的品牌,比如像美国在高科技行业拥有亚马逊和苹果;同时意味着中国要将本地特点和全球发展相结合,例如,日本在二战后就将开放和创新相结合起来。
中国完全有能力成为全球化的一个有力领导者。
首先,中国具有向全球输出和分享文化价值的能力,这得益于其在全球约150个国家超过500所的孔子学院。第二,中国有为全球繁荣与和平做贡献的意愿。第三,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与多国建立起了平衡且可持续的合作关系。这些都是打破成见、带来信任、树立国家品牌的要素。
当今世界面临着对抗的风险,所以我们需要有合作精神和多边主义精神,这样才能创造条件,实现全球的稳定、进步和繁荣。
我相信,中国的文化力量,与其政治、外交和经济力量结合起来,对于塑造一个开放且值得信任的积极形象是十分关键的。中国的新一代力量有责任为此做出努力,来促进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