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汽车未来如何“双向奔赴”?
今年下半年以来,多家欧洲车企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先后达成合作协议,掀起一轮中欧汽车产业合作小高潮。为什么在这一时点中欧车企频频传出合作佳话?中欧汽车产业合作的未来又将如何?
中欧管理学教授李铭俊认为,中欧汽车产业合作已有近40年的积累,互为对方的主要市场之一,相互渗透空间大,都需要对方市场的地位和规模支撑产业的发展。双方汽车产业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将是“双向奔赴”的新窗口期。
10月26日,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汽车官宣合作,Stellantis集团投资约15亿欧元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双方还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负责在全球市场出口、销售零跑汽车产品。这是继7月份大众入股小鹏汽车、奥迪牵手上汽集团之后,短短5个月之内的第三桩汽车领域“中欧新老联姻”。三次合作的模式高度相似:欧洲老牌跨国车企出资金/品牌/渠道,中国造车新势力出技术,目标都是实现传统车企电气化转型与新势力拓展全球市场的双赢。
汽车产业是一国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深度全球化产业,技术、供应链交叉融合日益深入,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全球化格局下的国际合作。中欧汽车产业合作已有近40年的积累,作为汽车生产大国及销售大国,临近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期限,未来若干年将是电动汽车长期发展布局的关键阶段,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将是“双向奔赴”的新窗口期。
01
互为主要市场
中欧互为对方的主要市场之一,相互渗透空间大,都需要对方市场的地位和规模支撑产业的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22年中国全年汽车销量占全球33.2%,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63%,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达79.9%,外资/合资品牌仅占20.1%(工信部数据);同年欧洲为全球第三大市场,销量占全球19.3%,而新能源汽车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目前约为6%,根据JATO Dynamics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欧洲市场销售的中国汽车全部车型的市场份额约为2.2%,如加上沃尔沃、极星(Polestar)、Smart等与中国资本相关的品牌,市场占有率约为4.8%,双方都有较大上升潜力。
中欧也同样面对一些挑战。欧洲是百年汽车工业之家,全球最成熟的汽车市场,目前中国车企尚处于扩大出口、品牌宣传和销售点布局的早期阶段,下一步在本地生产布局、产品本地化、供应链和服务网络等各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欧洲车企数十年来深耕中国市场已有一定的规模和经验,但在电动汽车发展上属于追赶者,要继续保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并非易事;中国车企普遍把欧美作为主要目标市场,是走向全球化的必经之路,一些整车和电池等供应链企业开始了在欧的布局。欧洲企业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综合发展环境优于美欧,目前在加快在华布局,根据美国荣鼎咨询的数据,2022年欧洲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额约77亿欧元,其中对汽车行业的投资高达62亿欧元,占比80.5%。
02
汽车产业优势互补
中欧汽车产业优势互补性很强,合作空间广阔。双方在技术、产能、供应链等方面各具特色。技术上,中国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电动技术、智能网联、车载软件等方面;欧洲强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尤其是车辆设计、动力系统、车载芯片等方面。成本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在制造环节的极低成本,根据JATO Dynamics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平均成本约为3.2万欧元,比欧洲的平均成本5.6万欧元低42.8%,瑞银的研究则发现即使将来中国车企采用欧洲本地生产,排除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依然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垂直整合、高度集成实现比欧洲车企成本低1/4左右。销售上,欧洲汽车强在品牌和销售环节,仅德国三巨头(奔驰、大众、宝马)的品牌价值就超过1500亿欧元,还有遍布全球的销售与服务网络。
中欧汽车产业不乏合作共赢的案例。2010年,吉利从福特手中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仍把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独立运营,吉利助其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和全球生产布局,扩大了在欧洲的生产能力,中国供应商数量从“几乎为零”增加到目前的1700多家,中国采购占其全球采购比重超过30%,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沃尔沃现已成功在瑞典上市,中欧合作维系了沃尔沃品牌。
03
共创良好营商环境
中国领导人多次对欧方表示,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愿深化互利合作,李强总理访德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德车企签订合作意向书意义深远。欧盟针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但欧方也表示欧中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不会打贸易战,无意限制中国发展,乐见中国繁荣稳定。欧洲头部企业加大与我国车企的合作布局,表明欧洲企业更能“在商言商”,以商业逻辑分析预判机遇和风险。今年6月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23》显示,如果中国改善市场准入机制,有近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将考虑扩大在华业务。
中欧汽车合作还有利于共同应对其他国家在电动汽车产业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巩固中欧汽车产业地位。双方可通过加强中欧汽车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有利于尽快催化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市场销量等方面的良性竞争,抢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平衡话语权和控制力。
04
变通路径
中欧汽车产业合作需要持续拓展思路,变通路径,寻找共赢新模式。
一方面,中欧车企可以共建欧洲本土供应链,这符合双方利益。对中国企业来说,当前已有近20个中国汽车品牌正布局欧洲市场,但大多是整车企业的单兵作战,不仅耗资大,而且势单力薄,难以抵御宏观风险。实际上,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生产、系统总成、整车制造、检验检测、充换电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一批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整车商可以主动承担“链主”角色,尽快形成“全产业链”出海模式,与产业链配套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共同赴欧落地。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欧洲构建本土产业链的目的,又能令中国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降低进入欧洲的阻力和潜在风险。欧洲本土供应商也可以积极参与到中国车企拓展欧洲市场的进程中,例如博世作为全球最大的Tier 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已经与众多中国车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非常乐于支持这些车企到德国开展属地化生产,融入德国工业体系,也能为博世欧洲业务提供新的增长机会。
另一方面,中欧车企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大有可为。新能源汽车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息息相关,是事关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命题,中欧双方可以从更加全球化的视角审视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意义,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拓展第三方市场,既能实现经济共赢,还能彰显全球治理的大国责任。例如相比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35%、欧洲头部市场(德、英、法等)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20%,当前东南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5%,拉美地区仅为1%,但各国政府纷纷提出电动汽车普及目标,未来数年预计约有1000万辆的市场潜力,且处于政策红利上坡期。中欧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品牌、销售、制造优势,合作开拓新兴市场,开展国际产业链布局合作,寻找新品牌、新车型的蓝海市场。
中欧汽车产业良性的合作与竞争需要以共同利益消除贸易壁垒,用发展前景化解潜在担忧。我们期待中欧企业家能用好当前的窗口期,正确判断机遇与风险,续写合作共赢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