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中,

每月抽出两个周末,

跨越半个中国到另一座城市读书吗?

 

在中欧FMBA有这样一群人,

不仅关注着课表,更关心着机票车票,

他们就是需要定期到中欧上海校园上课的,

异地的同学们。

 

我们采访了其中三位同学:

毕业生魏文锋、在校生翟欣磊、新生蒙张鹏,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读书故事。

 

“”

魏文锋
中欧FMBA2018级
所在地:湖北 · 武汉

目前任职于招银国际资本,
担任高级投资经理,
从事PE私募股权投资工作,
聚焦于新能源及科技制造领域项目投资。

有些人,有些事,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大学时,魏文锋无意中翻阅到一本介绍中欧的书,即《追梦中欧》,这本书主要讲述了2000年初一批中欧MBA在读学生的学习感悟和对于职业发展的思考。

那是他与中欧的第一次精神邂逅。从此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炙热并充满期翼的火种,也许有一天他也可以成为中欧学生。

2011年,魏文锋确定了职业目标,即跨入金融行业从事股权投资工作,那时的他还在大型文化传媒国企从事市场推广工作,这个目标对于无金融背景的他太遥远了。

“”

为了达成职业目标,他坚持了三年,努力了三年,2015年魏文锋完成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进入一家中型证券从事股权投资工作。近两年的投资实践,他深深认识到自身能力和知识的短板,以及系统金融知识的欠缺。

于是,2017年魏文锋开始申请并最终拿到中欧FMBA的录取通知书,希望经过中欧的系统学习,全面升级知识体系进而实现职业加速。十年梦想与坚持,让他终成中欧人!

受疫情影响,中欧FMBA2021级同学们的读书时间被拉长到三年,得益于“天蝎座”坚持的特质,三年的周末双城学习时光,他一路坚持了下来。

魏文锋说:“这三年真的非常不容易,但中途我从未想过放弃,总想着这可能是最后一段校园集体学习时光,反而倍感珍惜。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应该坚持走下去!”

回顾过往三年每月两次的周末双城中欧在职学习之旅,他的总体感受是:痛并快乐着,值了!

周末上课时,魏文锋的时间表通常是这样的:

周五下午4点出发,经“地铁+高铁+地铁+滴滴”全程8小时路程。

周六凌晨0点后入住中欧学生公寓。

课程结束后,周日晚上9点由上海南站返程武汉。

周一早上约7点抵达武汉,回家洗澡换衣再投入新的一周工作中。

“”


每次出发前,想着其他人可以享受美好的周末时光、陪伴家人,而自己却要前往上海求学,心里总是会感觉一点疲惫的。

但一进入美丽的中欧校园,看着中欧大门上“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想到即将见到熟悉而可爱的同学们,大家一起开启新课程的学习,心情会立马好起来。

魏文锋把自己比做“取经人”,来中欧学习,就好比取经,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总想着把课堂内的学习与实际投资工作结合起来,每次返程后,也期待着尽早返回中欧校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成长!

魏文锋说:“三年中欧学习之旅,如入宝山,拜大师、学真知、交益友,满载而归!如果可以让我再选择一次,我希望可以更早一点进入中欧学习,不仅更早得到收获,连学费都会更优惠。“

三年的中欧FMBA课程学习已内化为人生资产负债表中的战略资产,传授给他们事业及职业发展所需的武功心法和谋事做事成事的方法论,中欧是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港湾和智慧加油站。

中欧学习期间,魏文锋参与投资了两家新能源企业,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是中欧EMBA的校友,目前这两家企业均处于上市筹备阶段。

“”

魏文锋提到在与两位创始人初次沟通中,冥冥之中就感觉他们的思维方式很中欧,后续闲聊中证明了他的判断,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学习经历,思维也更容易同频共振。

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人是魏文锋的职业目标与理想,中欧的学习助力他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中欧FMBA课程强调金融与管理的融合,很多课程都兼具全球广度及中国深度,其中对他影响及帮助最大的一门课是荣誉退休教授陈杰平老师的《财务报表分析》。

四天高强度的财务思维训练及系统学习,让他领悟到基于财务视角下如何科学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投资价值,很多疑问豁然开朗!

除了课程的学习,中欧校训“认真、创新、追求卓越”也在他身上留下烙印。

正所谓“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夫成事者,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在魏文锋看来,如果有志于成就某项事业,成功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即聚焦+专注+坚持,背后是十年乃至一生的智慧和时间的倾注,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成功会在长久寂寞与付出后悄然而至。

 

“”

翟欣磊
中欧FMBA2020级
所在地:北京

目前任职于京东科技集团,
担任产品专家,
曾与团队共同参与了智能供应链、
区块链、金融云等产品的研发工作。

翟欣磊选择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就读FMBA,最主要原因是对中欧全面管理、财务金融方面长期积累的向往。

选择从北京到上海读书,除了老师和朋友对中欧的推荐,他也想换一个城市,了解不同的商业氛围和风土人情。

当然,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就读期间学业、工作、家庭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北京-上海”所付出的时间成本是他遇到的主要困难。

但是翟欣磊提到,从入学到现在,收获超过了预期,并且有幸结识了太多喜欢的老师和同学,所以即使艰难,也从未想过放弃。

他说一定会将这段“双城生涯”坚持到最后,或许更会期待它一直延续下去。

在翟欣磊看来,回到学校是一种全面的放松,FMBA上课的周末对于工作压力不小的他来说是一种心灵度假的感觉,每次踏上赴上海的求学之路,都会带着一种期待和轻松的感觉。

而返程的时候更多是思考回顾课程所学,在路上大多数时间他都会读老师推荐的教材和案例,心情有一丝的不舍夹杂着很多迷茫。因为他的知识背景是金融科技方向,他并非是金融业务的操盘手,总感觉课堂上的东西没有完全吸收。

翟欣磊说:“教授们教的越多我觉得自己知识的积累越发不足,总是希望自己多读一些,跑的快一些。”

“”

就读中欧FMBA让他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不一样的灵魂,从教授到一起上课的同学们,他都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特别向上的集体。

他也跟着大家深入体会了以财务金融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商业,逐步练就了更价值导向、更量化、更富有逻辑的思辨能力。

翟欣磊提到对他影响较大的是《组织行为学》这门课,书博承教授“员工投入(员工承诺)= 参与度 X 透明度”的结论让他豁然开朗。

过去在团队管理中,他困惑的是究竟应该采取“面向团队尽可能坦诚的管理方法”,还是“区分不同信息进行隔离的管理方法”。

翟欣磊内心和行为上更多偏向前者,书教授印证了他的观点,并且他在上完这一门课之后一直把“参与”、“透明”作为与激发团队自主工作的不二法则。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希望他可以继续享受在学校的日子,不负期待,不虚此行。

 

“”

蒙张鹏
中欧FMBA2021级
所在地:广西 · 柳州

目前任职于广西柳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担任潭中党支部书记、网点负责人,
主要服务当地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

蒙张鹏是今年9月刚刚完成开学模块的新生,对于中欧FMBA的学习之旅,他还充满着未知与期待。

选择到上海读书他考虑了许久。他觉得适时把自己“清零”,重新出发,于是决定重回校园学习。

当然,面对近两年的异地学习,他也有不小的担心,他担心自己会偷懒,不能热情满满的坚持下去。

蒙张鹏提到,每两周一次的课程对他来说既是一场学习之旅,也是把日常工作、家庭等经营好的必经之路,会有平衡、会有妥协、会有其他……

他说:“出发报道前会有很多的想法,比如回到校园读书的兴奋和喜悦。返程的心情则更为复杂,这一把年纪的人了,还有课后作业,是不是妙不可言?”

“”

这次开学模块,让他深刻体会到“比你优秀的人依然比你更努力”,在中欧,他遇见了非常优秀的伙伴、教授、班主任……这些都将是他未来可贵的财富。

他在中欧校园的长廊里看见一句话:未来的答案,不再过去的成功里。

蒙张鹏说:“在过去的时间,我们以过往的经验和努力在各自的岗位或是行业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时代在变,更需要我们主动求变,或许才会跟得上这个时代的发展节奏。”

这个周末,蒙张鹏就要开启他在中欧FMBA的首门必修课,希望这会是他学习生涯中难忘的一笔。

 

对于异地生来说,远赴求学无疑是辛苦的,

但是除了终身受用的学识,

他们在这里也拥有了最亲密无间的同学、

最博学和蔼的教授、

最贴心可靠的班主任……

上海从此对他们来说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故事在身后,行动在脚下,追梦在路上……

心不止,行无尽,

看过他们的求学之路,

你准备好踏上学习的旅程了吗?

中欧FMBA课程部深知外地同学们求学不易,

特向优秀的2022FMBA外地申请者提供了鲲鹏奖学金。


鲲鹏奖学金

为纳百川之东流,收四方之英才,中欧FMBA课程部向工作地点位于非上海地区的优秀2022FMBA申请者,提供鲲鹏奖学金。其中,工作地点位于中西部地区、港澳台和境外的奖学金金额为每份80,000元人民币,其余工作地点位于非上海地区的奖学金金额为每份50,000元人民币。奖学金详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咨询,课程部招生老师将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