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ulty
- 盛松成:“人民币将成强势、主流货币”2025-06-23“2025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CLF50夏季会议”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盛松成以“企业高水平出海、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趋势”为题展开分享。 更多
- 赵欣舸: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着力提升国际开放水平2025-06-206月19日下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2025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CLF50夏季会议”。会议期间,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欣舸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话题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 更多
- 盛松成:人民币汇率中长期或稳中有升2025-06-196月19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在2025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CLF50夏季会议上表示,我国技术进步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长期经济基础。 更多
- 盛松成:沪港金融中心协同发展,构建金融强国“双引擎”2025-06-18上海和香港作为中国两大国际金融中心,肩负着引领中国金融开放与创新的重要使命。沪港协同并非简单的“1+1”叠加,而是构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发展和治理的“双引擎”。通过制度型开放联动,既服务国家战略安全,也为全球市场提供“中国方案”。 更多
- Forum: HK should expand middleman role amid trade conflict2025-06-12Themed “China Amidst Global Trade Turbulence: Growth &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the 2025 CEIBS Innovation Forum is examining how Hong Kong can leverage its unique strengt… 更多
- 王雅瑾:ESG披露和沟通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2025-06-01“披露本身应该作为一个自省工具,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系统性的框架。如果企业不把它做成形式主义,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来测量自己的核心优势或和对手的差距、识别机遇与风险,就能够给自身带来实质性的管理价值与战略洞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研究事务)、ESG研究领域主任王雅瑾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做ESG不能为了披露而披露。 更多
- 芮萌:从CSR到ESG:一场“面子”与“里子”的博弈2025-05-29截至5月29日,共有246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同比有所增加。其中,396家公司从原先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改为披露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上述396家公司中,有125家公司近一年的Wind ESG评级上升、47家评级下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表示,CSR内容聚焦,而ESG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因适用范围宽泛,更受上市公司青睐。 更多
- 方跃:从盲目跟风到精准布局,金融机构开始转向“小而专”模型2025-05-23近期,生成式AI在全球迅猛发展,金融机构期望通过大模型推动业务创新和智能化转型,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专业性不足、成本高昂、适配难度大等挑战,效果未达预期。业内人士建议,金融机构需重新审视需求,探索小模型及应用层面的深耕细作。同时,全球金融科技市场竞争激烈,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技术、人才、成本等压力,亟需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更多
- 王雅瑾:解码新能源行业 ESG 进阶之路 从政策合规到出海竞争力2025-05-21“从区域合规到全球共识,从年度报告到全渠道沟通,ESG信息披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5 月 17 日,“第七届中欧 ESG 高峰论坛”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举办,现场发布了《2025 中欧 ESG 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兼具“重资产、长链条” 特性的新能源行业,正成为 ESG 实践的 “前沿试验田”。据《白皮书》,2023年度已对外披露ESG报告的1687家A股企业中,制… 更多
- 中欧建交50年: 商学院背后的 “中国深度”与“全球广度”2025-05-205月9日,“中欧建交50周年论坛”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隆重举行。作为横跨东西的重要民间纽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角色意义正超越教育机构的传统定位,成为观察中欧关系演进的独特棱镜。通过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杜道明博士(Turpin, Dominique V.)的深度对话,我们得以从多元维度审视这一中欧合作典范在全球化变局中的实践路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