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美联储按下加息“暂停键” 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终结
美联储连续十次加息后首次暂停加息
美联储14日决定的最新利率决议,是连续加息十次后首次作出的暂停加息决定。对此,专家表示,美联储本次暂停加息的核心关注点在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及金融稳定之间的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盛松成:美联储对物价主要关注的指标包括CPI,还有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那么经济数据,它主要关注的是反映劳动力市场的非农就业增加人数、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等。这些数据都体现了价格压力是有所缓解的、就业市场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消费也已经小幅增长,这些都成了美联储6月份暂停加息的依据。
香港证券学会专业委员 温天纳:从货币政策的重心方面来讲,依然是对抗通胀,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到当地的货币政策正逐步关注经济的增长点、就业及通胀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除此之外,美国经济放缓、银行业风险也是美联储暂停加息的重点关注点之一。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在过去连续十次加息的这样一个背景下,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放缓的一个趋势,所以暂停加息有助于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盛松成: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美国银行的风险固然与这些银行自身的经营以及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的失衡是有关系的,但也和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不无关联。到今年4月末,美国已连续五个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是负的,银行业危机对金融稳定的压力不容忽视。
是否意味着本轮加息周期结束?
此次美联储选择暂停加息,维持利率不变,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终结。
美联储此次新的利率点阵图显示,2023年年底利率预期中值为5.6%,高于目前的利率水平,这也暗示了美联储依然存在年内加息的可能。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这可能还不会是终点,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讲了,就是所有的委员都认为,今年进一步加息仍然是合适的,7月份会不会重启加息,还要看数据,同时就是没有人预计年内会降息。
而专家表示,本次暂停加息应理解为放缓加息步伐、本轮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但这不是本轮加息周期的终结。整体而言,尽管美国通胀压力已经较去年大幅缓解,但仍然存在不少隐忧,未来通胀下行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坚决致力于2%的通胀目标,暂停加息不意味着“跳过加息”。
香港证券学会专业委员 温天纳:尽管那个利率维持不变,但是联邦储备始终还是担心通胀会居高不下,特别是当数据如果出现逆转的话,在年内有可能是会再发放一些加息的信号的。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盛松成:如果后续物价小幅反弹,还有就银行的风险是不是会继续缓解,不能说6月的暂停加息就是本轮的终点,还是要看物价与经济之间的平衡,以及金融稳定之间的三者关系。
此前连续十次加息给全球带来复杂影响
自美联储2022年3月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已加息10次,累计加息幅度已达500个基点,加息的速度和力度都是以往少有的。美联储激进的加息进程以及由此形成的高利率环境令美国通胀率持续走低,但也对美国实体经济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等多方面带来复杂的影响。
从加息节奏来看,美联储2022年3月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单次加息由25个基点逐步提高至75基点,并在75基点的水平上连续加息4次,为近40年来最快加息速度。
美联储激进的加息进程也对美国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等多方面带来复杂的影响:无论是从制造业PMI、失业率,还是零售销售数据等方面均能看出美国经济正在降温的迹象;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倒挂,且倒挂幅度、倒挂时长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这对未来经济衰退的指向性十分明显。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美联储激进的加息,引发了美国银行业的动荡,银行业动荡演变成信贷紧缩这个风险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我们看到,美国的制造业的PMI指数,已经连续多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这个也意味着经济面临这种下行的风险。
而从全球来看,近期各主要经济体服务业、制造业景气度分化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多数国家、地区制造业景气度较弱,这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前期激进加息不无关系。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特别是此前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借用了大量的美元负债,随着美元利率的提高,增加了这些国家的负债成本,那么有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等情况,进而也会对这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和影响。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随着美联储紧缩,美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这个可能会影响美国对全球的进口需求,对一些对于出口依赖比较大的经济体来讲,会带来新的压力。
专家表示,随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其政策外溢效应有望减弱,这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即使美联储后续仍有加息,幅度和频度也都将更为缓和,这也将为世界经济稳定和恢复创造更为平稳的环境。
我国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
专家表示,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以我为主”,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
专家认为,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短期内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压力。但随着我国货币政策助力稳增长,人民币汇率稳定是有坚实基础的。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在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支持下,我们的经济继续保持稳固回升的态势,这个也为我们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一个基本稳定。
目前我国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专家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仍应密切关注物价的变化趋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可以进一步地加大我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更好地支持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支持经济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
(总台央视记者 孙艳 宁婉婷 张笑挫 天津台 济南台)
责任编辑:喻偌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