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的新选择,为职场祛魅
当千禧一代和Z世代逐步占据了全球职场约60%的劳动力人口,年轻人的“新选择”正与职场的“新环境”发相互作用,影响着各行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有人说,拥抱变化的年轻一代迎来了“选择权”的时代,有机会在职场的选择中最终找到适应自己的道路;也有人指出,尽管时代赋予了职场人更多的“选择”机会,但选择的难度和成本却也在不断升高。
从“选择空间”的“创设”角度来看,雇主乃至全社会有责任为年轻人一代创造更加宽松、友善的基本环境,让年轻职场人得以在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中寻找个人的发展方向。但作为做出选择的“主角”,年轻人自身也更应加强选择意识,开阔视野,有能力做出更好更多元的选择。本期《影响力》栏目专访了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商界领袖和学者,从不同视角简析“选择”,并为站在职场起点、面临多重选择题的年轻人提供“祛魅”和参考。

根据领英经济图谱最新数据显示,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大厂”在十所“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Top 10雇主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席位,包含华为、腾讯、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突飞猛进,本土“大厂”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了不少名校毕业生的共同选择,甚至第一选择。
面对这一趋势,字节跳动人力资源总监杜宏在《影响力》栏目专访中表示,在任何一个历史时间段,就业都会有趋势和潮流。这是与某一个阶段,某一些特定行业的发展空间、成绩和成长体系相关的,因而会产生一些符合规律的虹吸现象。作为当前发展势头不错的行业和企业,互联网“大厂”可以提供广阔的平台、视野,以及优秀友好的职场环境,从而为年轻人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多可能性。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化和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顶尖学校的优秀毕业生集中选择进入热门、头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企业将不足为奇。
但是,潮流之下的“进厂”是否适合所有人?嘉宾们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杜宏在访谈中同样表示,“扎堆有理,但更要鼓励多元”。他认为,社会中的个体是形形色色的,应该鼓励“人各有志”,让每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发展。“对字节跳动来说,我们的人才观是更喜欢用有好奇心、‘爱折腾’、学习能力强又能够Hands-on、具备极客探索精神的人,同时反对对‘光环’、‘背景’的在意程度。我和团队会非常欢迎跨越专业及背景、大胆跨界的应聘者。”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蔡晓颖女士指出,年轻一代渴望进入热门企业、头部企业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随着数字转型的深化和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更应该去看到不断出现的新机会、新职能、新选择。即使在一些“大厂之外”的传统行业,也正在催生诸如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岗位。无论是否身在所谓的“大厂”,找准个人定位的年轻人才都将会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当年轻一代成为了职场主力,他们所秉信的“创新与变革”的价值将贯穿于其作出的每一个选择,这些价值也同样体现于当下正迎来快速发展的各行业中。正如前文所探讨,“大厂”对于年轻人天生的吸引力,或许就来源于与年轻人在价值上保持相对一致的追求。在此背景下,随着 “跳槽热”持续出现,新一代职场人在呈现“扎堆”之后,也同样敢于随时对自己的职场选择做出切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陈少晦认为,“频繁跳槽”行为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当年轻一代选择了不同方向进行“跳槽”时,实际上依旧存在着共同的趋向,其中职场环境的“创新”度考量始终是重要的评判因素之一。
陈少晦教授引述其调研结果指出,年轻人对企业的创新文化和实际的创新管理措施的感受度越正面,离职意愿就越低。或者说,他们非常愿意在一个创新型或者有创新文化的企业里发挥才能、自我成长并对企业做出贡献。“他们被那些有创新文化、发挥创新优势,以及工作中充满活力和创新动力的企业所吸引……他们离职意愿的产生也恰恰与他们感受不到创新的力量和文化有很大关系。”蔡晓颖女士进一步认为,年轻一代的朝气和勇气让他们对变革有更高的接受度和领悟力。一些优秀的年轻人能够很快“意识到了自己职场发展的阻碍,毅然开启了提升或者转型之旅”。而这一旅程的目的地,或许就是一家同样以更创新精神拥抱变革的企业。
从企业的视角来看,雇主和管理者同样更欢迎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谈及其人才观时讲到,他非常欣赏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年轻人。在拥抱创新的路径中,“敢做梦”、“会做梦”,则会有无限的可能,进而可以抓住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独特的价值。

当“涌向大厂”的热度持续,当新兴行业不断发展,当拥抱创新成为共同底色……年轻一代职场人应当如何用好并增加手中的“选择权”,让其真正为个人带来最匹配的发展之路,成为关键的问题。不论是通过更早地走入职场,还是选择继续学习争取更高的学历,在杜宏看来,对每个人来说时间的流逝是一样的,谁利用好了这段时间,谁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和更大的价值。但当前我们的学校或是社会的教育中,对如何让年轻人增强职场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学生们能够很快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的难度比较高。
未来需要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帮助年轻人有意识地拓展更开阔的职业视野、了解更多职业发展的选项,拥有了信息爆炸时代看世界的广度,才能构建起自身更充分的“选择权”,尽早做出自主且自信的尝试和选择。
通过坚持学习实现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提升将同样有机会增加职场人手中的“选择权”。蔡晓颖女士谈到,“学习”是当前企业与人才共振点。对于年轻一代职场人来说,学习是实现其“通往创新”、“拥抱变革”、“实现选择”的有效手段。“今天的年轻人,在学历教育以外,需要为他们架构起学术教育和实践经验的桥梁,帮助他们培养和提升适应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职场思维和发展思维,从而让个体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创新需求,让职场的“选择权”更好地构建。
当然有了“选择权”,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随心所欲地选择。沈晖指出,年轻人应当首先学会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进而尝试扎根,而非“偏执地”追求所谓“最自由的选择”。

从步入职场的第一步,到跳槽或坚守,跨界或精通……“选择”注定将贯穿每个职场人的整个生涯。正如沈晖所说,“职场是道‘多选题’。”每次选择固然重要,但永远都不是最后的选择机会。随着伴随着时代和各行业的发展,更多新兴职业和机会将不断涌现,保持“豁达”和“向前看”的年轻一代,将带着更多的勇气和意愿,拨开迷雾,做出判断。
杜宏在访谈中提到,“年轻没有失败。”在选择中学会“思考本质”和“举一反三”,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解决新领域的问题。陈少晦教授也向年轻人提供了建议和鼓励。她认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总是希望找到一个选择的范式。然而,“选择是没有公式可循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相信通过立足当下,眼望未来,兼顾人生阶段的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需求目标,年轻一代职场人终将在无限种可能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为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上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商界领袖、行业先锋和职场专家的经营理念、商业洞察、行业经验、人生感悟等诸多价值内容。为了传播精华思想,为会员创建一个更加具有变革意识的内容社区和社交平台,2020年起,领英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了《领英·影响力》栏目,以丰富的产品形态和多元的传播形式打造一档代表全球影响力人物领先洞见的顶尖IP,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位业界领袖参与到了项目中,让有价值的讨论显现力量。
2021年9月,《领英·影响力》将聚焦学生的就业选择与发展,通过推出一系列开学季特辑,为年轻人展开一场“职场祛魅行动”。话题将关注留学、学历内卷、就业选择、职场心理等,并邀请站内外嘉宾分享洞见,敬请持续关注。
来源 | 领英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