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07月14日
2022年7月中欧“案例大师成长营”成功举办
7月11-12日,中欧“案例大师成长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成功举办。受到疫情影响,本次活动采取了线下+线上混合模式,两个班级共有来自全国87所院校和机构的140多位教师参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也在线观摩了本届成长营。

中欧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教授首先致欢迎辞。陈教授介绍了中欧案例教学和开发的整体情况,以及建设“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所取得的进展。截至2022年6月,ChinaCases.Org案例库已收录2,400篇高质量教学案例,用户院校机构达到50家。通过举办“案例大师成长营”等案例法培训,和老师们分享案例教学经验、提升案例开发质量。大家共同努力,打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和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汪泓院长鼓励老师们积极践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魅力在于它是启发式教育,案例的编写、教学、学员讨论与教授的深入引导是课程的精髓。思考在其中,讲授在其中,道理在其中,明理在其中,真理会从这儿带领学生去探究直入,这就是案例的魅力。所以,商学院要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做好案例教育。”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也是在高校耕耘多年的教师,汪院长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勉励老师们一定要重视高等教育以传递思想、启迪新知,不断探索中国商科教育的成功之路,努力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水平。
为期两天的成长营由中欧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学教授李尔成、创业学教授王泰元、会计学教授陈世敏、战略学及创业学教授庄汉盟和案例开发团队负责人赵丽缦博士分享,内容涵盖各学科领域的案例教学设计、组织、示范和案例开发专题分享。
李尔成教授基于哈佛案例《UpDown公司的股权分割谈判》,用模拟合伙人进行股权谈判的方式,点出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得出某个结论及其对错,而是在谈判过程中增进合伙人对彼此的了解,并利用谈判工具培养团队合作和信任,把企业做得更好。
王泰元教授以 “案例教学:反思与分享”为主题,首先通过一篇短案例循循善诱,总结出案例教学框架的五要素 ——SMILE:S-Story (有故事), M-Model (有理论),I-Impact (有影响),L-Logic (有逻辑),E-Engaged (有角色)。基于自己开发的案例《传音控股:新兴市场的颠覆式创新》和哈佛案例《斯维尔:大众市场决策》,让学员们为EMBA 课堂设计为期半天的案例教学计划,带领学员对案例教学框架的五个要素进行深入解析。学员们热情洋溢地分享了小组的教学计划。

陈世敏教授将三张财务报表和企业战略、商业模式有机结合,让整个课堂立刻变得生动有趣。陈教授结合自己开发的《阿里巴巴和京东:战略、商业模式与财务报表》案例,示范如何在会计学课堂中运用案例服务教学目标,并基于自己多年从事案例教学、案例开发和评审的体会,对高质量教学案例的标准和开发建议,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庄汉盟教授通过自己的案例开发经历,生动还原了自己对案例教学与开发认知的迭代;针对教学案例的目的、类型及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案例教学的作用与开发的意义。
赵丽缦博士以两篇曾获得“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案例奖”最佳奖的案例《深圳信安智能:科创企业的窘境》《老爸评测:一家社会企业的两难抉择》为例,给大家分享了案例写作的思路、方法和案例开发背后的挑战。就案例的选题、资料的获取与取舍、案例企业的选择与沟通、写作的趣味性和专业性、教学笔记的设计和撰写等方面,与老师们作了深入的分享和讨论。

两天的“成长营”让学员们意犹未尽,由衷赞叹中欧教授深厚的案例开发和教学功底、出色的现场把控能力、对教学过程的倾情投入和长期实践。来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季周老师说:“感谢中欧教授们传道解惑,老师们精心组织和安排,学员们课堂互动精彩。感受到案例教学的魅力和匠心,受益匪浅,感恩感谢。”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的刘国芳老师说:“真实地参与观摩了案例教学,既作为学生又带着学习教学方法的老师身份,对未来的教学很有启发。其次,拓展了教学思维,原来案例教学没有固定套路和固定的适用课程,只要设计得当都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第三,提高了对案例教学、案例撰写的信心,甚至对个人的职业发展都很有启发。”来自云南大学的余虹老师说:“线上+线下的融合课堂,沉浸式的教学体验,“成长营”带来太多惊喜!教授们的倾情分享,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中欧案例教学的专业、专注与追求卓越,体会到了案例教学的魅力和精彩!不仅更新了我对案例教学的认知,而且对案例选题和写作、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讲授都有了新思路。感谢各位教授的倾囊相授,感谢各位负责组织的老师的辛勤付出!“

中欧案例中心将继续组织不同形式的案例法培训,努力搭建案例开发和教学生态圈,用心服务高校管理教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