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中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在海南入海,正式下水运营。海底数据中心的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应用水深超过30米,重量达1300吨,相当于约1000辆小汽车,罐体直径达3.6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在利用海水冷却对服务器“降温”的同时,该数据中心能够存储、计算、传输大量的数据信息,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如何将如此庞大的数据中心搬进“新家”?光、电与海水又如何“和谐共处”?主导项目研发的海兰信如今可以自信十足地回答上述问题。继微软之后,它已成为全球第二个具有海底数据中心全套技术与实施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在我们的新栏目《对话·三百六十行》中,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申万秋(DBA 2022)为我们讲述了海兰信在硬科技领域二十多年的进化升级,并深度解读了数据中心行业的现状和未来。

在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这样赞美大海:“大海就是一切!……大海广阔无垠,人在这里不会孤独,因为他感觉得到周围涌动着的生命。大海是一种超自然而又神奇的生命载体,他是运动,是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是无垠的生命。”跟随着“鹦鹉螺号”潜艇,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

小说出版15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已经完成了对海底世界众多想象的探索。时至今日,互联网与数据行业都已与海洋科技打通,已然形成了全新的交叉业态。

今年3月底,由海兰信研发的“中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完成调试后,正式下水运营,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服务,打开了数据中心行业的无穷想象。该海底数据中心的首期客户包括海南电信、Atlas等三家企业,今年还将陆续下水腾讯、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客户。

海底数据中心(UDC)解决方案

作为这个项目的研发企业,海兰信已经深耕海洋领域20余年。从单一产品、系列产品到一整套系统,再到现如今的大数据产品,回望企业的每一次升级与求变,申万秋感叹道:“回过头来看,每一次都九死一生,需要团队的真抓实干,不容易。”

在创业初期,海兰信进入的是黑匣子市场——一个从无到有、靠政策驱动的“刚需”市场。在“民转军”的转变中,海兰信抓住了军品黑匣子的契机,通过竞标进入军工领域,并实现了从民到军的扩展。此后,产品线又从单一的黑匣子产品延展到雷达、自动舵等船舶综合导航系统。2010年上市后,海兰信收购劳雷等海洋传感器及装备公司,实现了从航海到海洋的跨越。

早在七八年前,申万秋就已经开始关注海底数据中心(UDC)领域的设想。

2015年,微软启动了“纳迪克”(Natick)项目,着手将数据中心建在海底,以提高其能效和可靠性。2020年,该项目宣布验证成功。彼时,海兰信已涉足海洋科技多年,正在寻求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微软的这项创新业务深深地吸引了申万秋。

很快,海兰信在2019年收购了加拿大深海装备公司OceanWorks,获得了与微软同源的海底数据中心技术。申万秋决定,立即着手开展海底数据中心项目(UDC)的战略布局与技术攻关,并在深圳建立跨海洋与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专业团队,推动海底数据中心产业化落地。

长期以来,互联网数据中心高耗能、高耗水等资源消耗特性都困扰着行业发展,业内对海底数据中心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近年来,谷歌、微软、脸书和腾讯等头部企业纷纷对数据中心行业节能降耗开展了探索。但是从全球来看,当时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想法并没有成功的先例,只有一些尝试实验。

海兰信建设海底大数据中心的想法抛出来后,立刻吸引了中海油旗下海油工程的目光。凭借40年积累的经验,海油工程能够建造用在300米水深下的大型罐体。最后,海兰信选择了中海油,强强联手,推进海底数据中心主舱体的建造。

数据舱布放

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者,海兰信首次把数据中心放在海底,面临诸多困难。

申万秋回忆道,在整个研发和建造过程中,最难的是密封安全性和无人维护的问题。

首先,海洋环境对密封的要求非常高,如有漏洞,水压将会使海水进入数据舱内,引起设备故障。同时,海水的腐蚀和微生物附着,也会影响密封效果,因此密封技术需要具有高耐腐蚀性和抗生物附着能力。

其次是维护的问题,海底数据中心的故障率是传统陆地数据中心的1/8,在产品设计中,维护区分两大模块:舱内和舱外。舱内主要是IT机电和电源部份,根据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做了冗余备份,确保客户在使用周期内业务正常运行;舱外主要是暖通机电设备,也是双备份,同步可实现潜水员水下快速更换。

申万秋介绍道,相比微软方案,海兰信的方案解决了高海水温度海域的海水自然冷却难题。随着海底数据中心入海运营,海兰信已经成为继微软之后,全球第二个具有海底数据中心全套技术与实施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数据舱布放

一路发展,海兰信也面临过诸多挑战。“所处行业市场空间有待探索、研发投入周期长、国际竞争激烈等”,申万秋解释道。去年,海兰信及下属的4家公司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此,申万秋认为,短期影响肯定有,但是长期来看,“这也促使我们在企业核心能力构建上下了大决心”。

“作为企业的掌舵人,要始终思考并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4年前,申万秋在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中作为优秀校友发言:“做企业,不是做大而是做强。”这是他一直信奉的原则。经营企业重要的不是追求规模的扩张,而是注重企业的内在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过去20多年,申万秋一直专注于企业经营。“大把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日益感觉到局限性。希望能够出来打开视野,感受新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去年,他开始进入中欧DBA课程学习,并将之概括为“对自己进行再塑造,成为一名企业家学者”。对他来说,这是生活和人生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做企业,还要在学术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对话·三百六十行

以海洋为载体的新业态

目前海底数据中心赛道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数据中心行业有哪些蓝海机会?以下是我们与申万秋的对话:

Q:目前海底数据中心主要面向怎样的客户?

A:海底数据中心长期免维护的特性决定了,在选择客户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客户装载的业务。目前来看,云业务的需求跟海底数据中心十分契合,云业务有高算力需求,同时成本敏感度较高。海底数据中心通过IT手段可实现舱之间备份和业务迁移,未来如何跟腾讯、阿里等云厂家大批量直接合作是重要的工作。

从长远的发展看,海底数据中心和陆上数据中心对客户来讲并没有太大区别,同样要实现它们的核心诉求,那就是存储数据、管理数据。

目前阶段的客户分两类,一类是愿意尝试创新的企业。像海南电信这类企业,考虑到低碳节能新基建,愿意包容产品在起初阶段的问题。

另一类是带有纯商业诉求的企业。它们首要关心的是可靠性,另外,海底数据中心对它们也有成本以及价格方面的吸引力。现阶段云服务厂商的成本价格竞争很激烈,导致成本增加的因素,除了技术,就是电费。而海底数据中心有节能优势,所以价格有下降空间。

岸站指挥中心

Q:海底数据中心赛道目前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A:我认为目前这个赛道是内循环的业态。微软还在尝试和探索,我们也在探索。海底数据中心项目是陆地数据中心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定位于低耗能数据中心的细分赛道,在特定地域发挥价值,具有高行业壁垒的特征。目前的劣势表现在海底单舱布放的用船成本高,但随着规模部署和运维,成本将显著降低。这个赛道并没有发展到恶性竞争的阶段,实际上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进一步创新的挑战。

此外,先前的数据中心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业态,海底数据中心业务属于跨界进入这个行业,会对原先的业态造成冲击。这种跨界的竞争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Q:数据中心所处的行业市场空间是否狭窄?

A:海洋这个领域有其特性。纯海洋领域产业的天花板较低,但是进到数字产业、新基建产业、低碳产业,天花板就变得很高,这对企业意义重大。

我们以前做船舶产品,市场空间天花板是低的,很容易达到整个市场的饱和度。一年就几千条船的量,每年就是几千套雷达的需求,一个企业就可以供应。要是跟汽车行业比,那市场空间就太小了,它们的业态不一样。

而海底数据中心业务对于单一企业来讲市场空间已经足够大。数据中心行业是千亿市场,一个企业满足不了,天花板够不到。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天花板更高的产业业态。我认为不能表达为市场空间狭窄,它是一个全新待探索的市场空间。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去获取其中的份额,能拿到10%的份额就不得了。

Q:海兰信被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A:海兰信被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算是一路走来遭受的比较大的影响。短期的负面影响肯定有,比如会影响短期的业务报表表现。但长期来看,我们还是要有自己对未来发展的判断。如果单纯靠国外已有的技术来建立企业的能力,是行不通的。这也促使我们在企业核心能力构建上下了大决心,以前还有点侥幸心理。我们先借助了它们的一部分能力,然后自己构建系统,整个系统能力最核心的部分必须由自己来掌握,我们也会在这一块加大研发投入。

Q:海底数据中心行业和海油企业的合作可看作是“传统”与“前沿”的碰撞,催生了哪些新的赛道和蓝海市场?

A:原先海洋经济和数字经济都比较传统,走在各自的赛道上。海底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一次跨界尝试,将海洋经济和数字经济进行结合,又结合了低碳新基建的业态。如果这种模式能够成功,对海洋科技、数字科技的发展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在海南,我们还在规划构建立体科技用海的新业态。海底是数据舱,海体做智能的网箱养殖,水面做旅游综合体。它以海底数据舱为核心,还会和新能源结合,比如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构建一个完整全新的以海洋为载体的业态。

立体科技用海

Q:数据中心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最大的机会是什么?

A: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对数据、算法、算力的需求将迎来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建设是这一切的载体,海量数据中心必然带来包括对土地、能源在内的需求。

在“双碳”背景下,如何绿色升级,提高能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数据中心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中最大的机会或许是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与数据中心结合,能够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基础提供绿色低碳的技术路径。

传统的数据中心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不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使数据中心运营成本高昂。海底数据中心是值得期待的方向。它易于以集约用海的方式与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波浪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数据中心向“低碳”“零碳”发展。

Q:针对海底数据中心这个项目,目前最关键的风险是什么?

A:任何创新都有不确定性和风险。但这个行业的创新跟互联网等比较小的商业模式不太一样。数据中心的投入很大,可能需要上亿的资金投入来验证一个假设。现在我们总体上对商业模式、商业逻辑的思考已经比较到位。

随着项目往前推进,从技术角度看,我认为风险是可控的。一是产品本身的细节技术,海洋防腐散热等这些关键技术要突破。二是快速实现给客户承诺的预期,创业时间是有要求的。快速在可靠性和成本上达到客户满意的程度,这是竞争的本质,目前我们在这方面投入比较大。

另外还有模式上的突破,即构建“海底数据中心+海上风光电+海洋牧场+制氢储能”一体化的零碳海洋新基建体系,形成多要素下的商业互补和资源共享。

此外还要考虑政策的影响。岸上数据中心已有很多标准,而海底数据中心的情况有些是跟岸上标准有冲突的。岸上标准一般会提到防火,海底数据中心完全是在海底,跟防火就毫无关系。但是目前没有标准,我们还要去探索,包括企业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Q:如何看待海底数据中心未来的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

A:随着国家数字基建投入逐年增加,数据中心新增需求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率。作为数字经济底座的数据中心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同时,一系列出台的节能政策影响了传统老旧数据中心的实际运营,传统数据中心面临着难点,包括如何有效降低能耗,跟紧绿色低碳的政策。

因此,海底数据中心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整体行业赛道规模足够大,海底数据中心具备建造成本低,以及省地、省水的综合优势,运营成本低于陆地数据中心,在行业竞争中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同时未来跟清洁能源的结合可以更加突出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

在承接业务方面,除现有的托管服务以外,接下来会推出服务器租赁、海底云空间和云算力租赁等商业模式,对于海外市场、军方市场和互联网头部企业,也可采用更灵活的代建代维等合作模式。

总的来说,海底数据中心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

文中相关图片获校友公司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