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人生的尺度不是财富,而是曾经影响过的人生
整理 | Hansel、宋慈航
感谢Daisy、Vivian对本文贡献
激励机制设计对创业者有多重要?有不少优秀的公司,产品做得好,融资也很顺利,却因为股权问题导致企业濒临死亡,实在令人扼腕。
马云曾说,好的机制能够让员工变得更好,不好的机制会让好员工变坏。每个企业在创始之初,都应该深刻思考如何设计组织激励机制。相信,中欧创业营深圳模块的课程笔记会让每一位创业者获益匪浅。
@黄钰昌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
金融学和会计学系系主任
“信息不对称影响组织设计,组织设计下面才能讲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架构,才能讲价值的创造。
组织设计与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互为齿唇,相辅相佐。绩效考核起源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影响组织设计,而组织设计会影响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不是只有激励,还涉及选人、用人、留人和淘汰。我们在讲任何机制的设计里面,牵涉到人才选拔、考核、保留和辞退,最后才是激励。
本质上,组织设计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架构设计。人是很重要的企业资产,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所以,在做人力资源管理时,我们要将其与企业整体运营发展战略相挂钩,并且需要得到高管支持。此外,组织设计需要一套完善的游戏规则。这套游戏规则包括决策权分派、绩效计量和指标选择、奖励处罚与决策权分配保持一致性,以及平衡激励和内控。”
如何做好“决策权分派”?
“知识和信息在决策中至关重要,好的决策需要将与该决策相关的信息置于决策人手中。决策权分配有两种形式:其一,通过“信息搬动”使决策者拥有所需的特殊信息或知识;其二,通过‘决策权下放’将决策权分派给具有特殊信息或知识的人。‘信息搬动’是IT系统设计问题,它是将特殊知识一般化。比如宝钢湛江钢铁的‘一厂管一厂,一岗管一岗’战略,把炼钢这种特殊知识一般化。当然,并非所有知识或信息都能依靠IT系统来搬运,因为其搬运成本非常高昂。如果知识或信息特殊性较高,或者组织内部传递和沟通成本较高,则必须选择决策权下放。比如长途货车司机,为了管控风险,企业往往会要求司机投资自己的货车,同时要求在长途货运车内安装卫星导航系统,以便于货运公司经理可以随时了解货车位置、车速、路况、车况等信息。这些手段都是企业来掌握货车司机们的特殊信息的方式,来搬运将他们的特殊信息。”
你的企业需要何种人才?
“没有最好的组织设计,只有追求系统‘一致性’的设计,即组织设计、企业战略和绩效考核保持一致性。要做到‘一致性’,可以从五个方向去做,分别是外部环境、劳动力、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和岗位。其中,岗位这一方向特别重要。
不同类型岗位,激励设计和绩效考核是不同的。根据岗位性质和技术不确定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岗位:步兵型、明星型、和守卫型。
‘步兵型’岗位是指一些遵循规则程序,按部就班的岗位,比如装配线上的作业员。这种岗位培训和程序至关重要,适当的激励是必要的,适度的流动率是必然的。
‘明星型’岗位是指一些‘不鸣则已,而一鸣惊人’的岗位,比如业务员。业务员是多重任务的。除了卖产品以外,他们还要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招揽新业务和收集市场信息等。这些投入是不可见的,而‘明星型’岗位是以结果导向。所以在激励设计上,固薪是重要的,KPI要多维度。
‘守卫型’岗位是指一些‘一出差错,事态严重’的岗位,比如核电站操作员。这样的岗位需要较高的特殊知识,重点内部培训和反复训练,严格按章办事,不鼓励创新,重经验低流动率,注重长期绩效,投入比结果更重要。所以在激励设计上,固薪和培训是同等重要。”
如何做好激励?
“激励机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信息最大化,它必须搭配几个重要因素:产品、人和系统。首先,要看产品和激励机制是否匹配。其次,同样的激励机制,每个人反应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用在对的人身上,而我们最大的矛盾是如何找到对的人。而且,即使找到对的人,也不代表每个人都有相同的风险容忍度。简单地说,强激励适合用在肯冒险且承担风险能力强的人身上。反之,激励则毫无作用。最后,系统方面需要精准KPI。当奖金、股权期权占比很大时,建议所有的考核用硬指标。前提条件是战略可以当作指标,但是战略指标必须要量化。
团队激励,还是个人激励?当员工投入很难区分,但结果可以追溯到个人贡献时,建议用个人激励。当投入和产出不可区隔,建议用团队激励。凡是团队激励只设游戏规则,不要介入每个员工的提成。很多时候把决策权放在员工手上,而我们的任务是做一个裁判和做一个游戏规则的设计者。”
高管激励和绩效,哪个重要?如何设计?
“高管最重要的是创造股东价值,而股东价值是以实现的利润加上市场对企业未来预期的改变,即绩效+激励。对于技术成熟的、成长速率低的企业,绩效比较重要,这就是往后看,即衡量已实现的业绩。此时,短期现金奖金占总薪酬的比重会较高。而对于开拓新兴市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客户的追求高成长的企业,就要往前看,此时,激励比绩效重要。此时,股票或期权占总薪酬的比重会较高。
高管薪酬包括固定薪酬和变动薪酬。变动薪酬包括现金奖金和期权股权。股权分为按时间授予还是按绩效授予。薪酬设计决定固定薪酬和变动薪酬各占多少,以及在变动薪酬中,现金奖金和期股权各占多少。设计薪酬有几个基本原则:第一,按绩效给薪酬,而不是按运气给。区分运气和业绩是很重要的。第二,管理层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第三,最困难的是留住人才,因为通常离开的是有能力的,没有能力的喜欢留下来。怎么把最重要最优秀的人才留住,这是薪酬设计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第四,风控。激励越大,冒险越大,所以强激励需要强内控。”
未上市创业企业的激励机制如何设计?
“没上市之前两个最重要的高管是财务总监和HRD,一般财务总监可以同时当董秘,千万不要用自己人,一定要找对的人用专业的人。‘人才’对于创业企业至关重要。而如何找到对的员工?基本原则如下:为“钱”而来的员工通常呆不久;制度必须透明化;制度必须优于老板的意愿;不谈持股数和持股比,告诉他们估值。特别是在A轮融资以后,所有员工用激励用期权更为合适。期权具有极强的激励性,可以用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让员工与企业共享长期成功的结果。期权池如何设计?有几个纬度考虑,创始人的特征,企业所在地,企业行业的特征,地理位置,员工特征。期权行权设计对于筛选人才,保留核心员工以及淘汰不适合员工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切勿一次性给。”
合伙机制设计原理是什么?
“什么时候用合伙人?是不是每样东西都用合伙人?合伙人的使用要非常小心。内部创业、内部孵化、合伙制公司的设计基石:首先,要存在跟头机制;其次,合伙人对企业拥有创造价值的特殊资产或关系;第三,事业的可拆性以及是否有互补效应存在;第四,母公司的‘平台价值’;第五,利益一致的分配激励机制;第六,止损机制设计;第七,退出机制设计。
最后,我想送给同学们三句话:
1)我们在做企业时,不要忘记投资在自己人生里,要学会规划自己人生的战略,多花些时间陪伴家人,合理分配好个人资源。
2)人生不是成本效应,如何能够确保自己过一个正直的生活,就是要坚持你认为最重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谦逊不等于自我贬低,而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
3)人生中最有力的激励因素并不是金钱,重要的是那些给我们学习的机会,在责任中成长的机会、为他人做贡献的机会,以及被认可的机会。”
嘉宾分享
01/品牌出海方法论
@李斌
浩方创投创始合伙人
“品牌出海方法论核心逻辑:时间维度、用户体验维度、营销维度、产品维度和品牌定位维度。”
“科创品牌出海核心有五个维度:品牌定位维度、产品维度、营销维度、用户体验维度以及时间维度。将海外线上渠道作为出发点,完成一个科技类品牌全球化布局,先做海外再做国内市场;先做线上市场并基于数据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和扩展,随后线下分销,再出国转内销,产品会因为亚马逊的效应而更加火爆,最后实现国内和国外全频道互联。
任何产品都有市场,只是大小而已。只要有差异化,任何市场都可以做起来。在海外市场,做品牌品质一定要好,要对标世界一流品牌,因为海外用户非常挑剔,尤其是亚马逊上。其中,最核心的是定位问题。
品牌出海的成功导向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做微创新,再把供应链和品质控制好。在美国市场,智能硬件是相对有挑战的(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方面的用户体验)。但是,只要产品是刚需,一样可以做起来,过程中需要不断试错,在成本代价有限的前提下,积累大量数据,实现精益创业。
现在中国出海有两大方向:一是往发达国家走,那都是‘硬骨头’,‘打硬仗’,但是我们要找到一个很小切入点。二是东南亚、中东、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中国企业通过性价比方式就能成功。但这些国家市场并不宽裕,赚不到真正的钱,只能进行长期投资。
看上去很轻实际上又很重,这是对品牌出海方法论的重要总结。先挖掘项目,再投资,然后参与战略辅导。若符合定位,再去做后端,包括渠道服务和市场服务,最后到整个市场平台服务。这种模式复制性非常强,但是它的链条非常长,壁垒很高。通过开放系统,帮助更多小而美的公司发展海外事业,实现生态赋能。”
02/如何抢占顾客心智?
@冯卫东
天图投资CEO/首席投资官
“竞争的终极战场是顾客的心智;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牌。”
“品牌作为一种认知优势,左右着顾客选择。所以,品牌才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成果。心智预售是真正品牌的表现,也是企业成功创造了顾客的表现。顾客价值如何构成的?即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产品价值是价值的基本组成部分,但是它是很容易同质化的价值。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更多的价值来源于品牌价值。
在顾客选择问题上,要极大降低顾客的选择成本(又称‘保障价值’),即在购买环节,让顾客快速做出选择,买得放心。到了使用环节,需要把品牌外露纳入进去,比如个人穿戴产品,在当众使用的环节发挥彰显价值。总结来说,品牌并不能把稻草卖成金条,品牌是一种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装置,它能够把节约成本的一部分变成超额利润。
定位理论有三大贡献:一、竞争的终极战场是顾客的心智;物理战场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构建某种事实,然后去操纵顾客的认知,从而在认知中胜出,所以竞争的关键地点不断在往心智战场转移。二、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牌;消费者往往不关心品牌背后的企业,在顾客心智中,竞争的基本单位品牌。三、品牌是品类及其特性的代表。
战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战略,另一个是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企业战略的基石,企业战略等于品牌战略之和。进一步定义,企业战略就是发现新品类和定位的机会,并用品牌战略去捕捉机会。传统理论认为品牌既然是资产,就要最大化使用它,结果往往跌入品牌延伸陷阱。品牌延伸导致认知的“跷跷板效应”:强化一个认知,必然会弱化另一个认知。
定位基本落地,需要解决‘品牌三问’:其一,你是什么?其二,有何不同?其三,何以见得?相应的答案是:明确品类,品类分化是新品类和新品牌的主要来源。明确定位,用顾客心智地图寻找差异化定位。提供信任状,信任状是让品牌定位显得可信的事实和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品牌有效承诺、顾客自行验证和第三方权威证明。
另外,配称定义就是驱动你的品牌占据某个定位的所有运营活动。如果企业多个品牌一起用就是共用配称,每个品牌单独用就是单独配称。品牌的专用配称是差异化的主要来源。配称落地的时候将商业模式作为抓手比较好,其中商业模式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商业模式,一部分是品牌商业模式。品牌商业模式是品牌配称的核心,从企业战略出发,从单一品牌到多个品牌,每个品牌都要有自己的定位,从定位出发才能定义产品。品牌商业模式中,品牌与顾客的交易结构有四个核心动作:触达、转化、锁定、扩增。”
03/产业互联网时代,网络协同性很重要。
@田丰
阿里云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裂痕很多,机会也很多。越难的事情做的人越少,所以我们要做就做最难的事情。”
“2018年我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2018年即将过去了,我们拼尽全力奔跑,而业务增长持续放缓。在这样一个‘唱衰’的创业时代,没有出局已经是万幸,说明我们还有时间去改变。在新年来临之际,让我们先来看看那一些创新创业领域的新趋势。
趋势一,科技冷战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常态。谷歌CEO表示,未来会有两个互联网全球,一个是中国互联网,而另一个是美国互联网。
趋势二,中国的快速消费时代正在崛起。“未来十五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分别达到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趋势三,85-95的Z世代,市场核心变量。锦鲤:营销跟着“Z时尚”走;社交零售:小镇青年带动农村淘宝、拼多多、农产品短视频;网红店:拍照打卡比口味更重要,社群存在感。
趋势四,逆时尚:中国亚文化的崛起,消费升级的“战国时代”。土时尚:土味网红现象,比如喊麦;国潮Style:国货跨界周边,引领世界,比如大白兔润唇膏;博物馆周边:口红效应,IP为王,比如故宫淘宝。
趋势五,‘娱乐分级’:娱乐裂变,知识付费,IP为王。快学习:知识代理人,敏捷学习只求甚解;泛化娱乐:经济危机,娱乐至死,口红效应,整风带来产业新方向;IP全球化:跨国IP授权交易繁荣,文化+内容+科技+消费一体化。
趋势六,‘AI芯片军备竞赛’:xPU, AI计算,AI终端。xPU异构计算:多核心总集成,芯片大整合;AI计算接力“摩尔定律”;AI终端成为手机业下一代变革。
趋势七,‘产业AI双螺旋’:人机效率+人机体验。未来数字化产业,AI是主要驱动力,提升产业效率和人机体验。
趋势八,智能型组织:从“流程驱动人”到“知识驱动资源”。知识一体化是企业智能转型的最大痛点。未来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知识图谱的孤岛化直接影响最后算法的稳定性。
趋势九,‘产业变轨期’:争分夺秒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慢了就会被淘汰出局。就像Netflix上线流媒体平台弯道超车,市值超过Disney。特斯拉将新能源技术授权给其他汽车厂商,将竞争对手转变成自己的客户。
趋势十,‘数字化领导力’:数字化外场定成败。未来,很多资产可以从外部撬动,这种模式会在很多传统企业实现,比如很多传统公司把自己的机床在集团内部做共享和流通,然后和行业做共享,资金外场比较明显。
回顾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三次数据化转型。第一次是在2002年互联网破坏实体企业,美国500强成为了世界500强,这一次转型催发了美国产业发展。到了2008年,一个重要的创新变化。创新基础设施变得不那么昂贵,几千块钱就可以创业。这个时代的创业主体是一些极客团队。因为有足够大的To C市场,而且算法+平台就可以撬动起来,所以,2008年有海量服务借助智能手机打造To C服务市场。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产业智能化时代。我们做产业的数字化增长无非是两个领域,一个是To C,一个是To B,前者都是红海,但做后者的死亡率比较高。做To B业务,孵化时间较长,增长缓慢,但下滑也缓慢。所以,一些全球万亿美金公司像苹果、谷歌、亚马逊都在做云计算。
传统产业都是靠第一曲线,即内场的商业模式。随着这一模式逐渐衰退的同时,快速找到第二曲线,即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们看到亚马逊最初是靠卖书起家,这是一门不太赚钱的生意,然而它就是靠卖书打通了电商和云支付。亚马逊的案例中,卖书是它的第一曲线,而电商和云计算是第二曲线。
在数字化转型案例中,我们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会经历几个阶段,一开始是把内场做到极致,再做数据智能,先有云上数据,才能做数据分析。然后往上下游企业做终端客户。此时,企业需要做平台转型,把外场的客户都拉到平台上去。未来一个好的产业模式,既要有AI改变你的商业模式,也要有外场资源,即网络协同性。”
04
@唐学斌
彩生活CEO
中欧创业营第五期学员
“将传统行业的组织结构升级为平台运营,既能促进单一产品升级为多元服务,又能推进管理效率提升。”
企业参访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同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肯定他们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了解更多新闻内容,点击下方图片)
@姚维兵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中欧创业营第六期学员,中欧EMBA校友
“标准化与数字化双驱动才能让客户价值最大化。”
“明珞装备目前只做汽车设备,并从2015年开始布局数字化生产。到今天,我们可以对所有生产线做‘体检’。接下来,我们要做数据平台,让所有的设备和生产线上网。
从长期来看,智能制造一定是创造价值的,但回报周期较长,需要做好成本管理。原来我们卖生产线,正常交付需要两年,我们只需要六个月。我们把产品标准化后,让标准化与数字化共同驱动效率的提升,从而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公司成立至今,也有十年时间。我认为,如果能够重走一遍整个过程,我会让公司每一步走得更扎实。融资方面,我们行业可能没有消费行业,或者互联网行业那么时髦。我们也曾经历过资本市场的热潮,但浪潮过后,资本方要的是退出,我们企业只能自己承担所有后果。真正能够有长远发展的企业,都是扎实地走好每一步。
此外,关于用人问题。如果员工没有理解企业的价值和文化,那开再多的会,也相当于打在棉花糖上,没有效果。所以,要注重企业文化氛围培养,以及激励机制的设计。”
#广州视源CVTE#
@孙永辉
广州视源CVTE创始人兼董事
Q:视源有很多业务板块,有些是比较传统且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业务,而有些是新的探索业务。那么,如何平衡新老业务?新的业务成功了怎么办?失败了,又该如何?
孙永辉:失败就关掉,成功就发奖金。我们在构建一个新业务的时候,会去和老业务对标,看原有业务有哪些资源可以为新业务所共用,这种共用的纬度(包括人力资源、供应链、产品设计能力、营销渠道等)越多,信息就越充分。如果没有协同效应,我们不会去做。
CVTE是一家非常保守的公司,所有新业务都要给一个明确边界,即时间和投入。花多长时间,多少钱,和预期得到什么结果。如果到点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砍掉。
Q: 作为视源的创始人兼董事,您的股份比例却占第三名,这是为什么?
孙永辉:如果我是第一大股东,在公司重大事情的决策上面,我的影响力就会很大。如果我错了,就没有人可以给到指正。作为董事长或总裁,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听不到真话,我们通常会听到的都是我们喜欢听的,看到的是我们想看到的,这样对企业的管理而言是很危险的。
权利会带来快感,但也会让你产生错觉。所以,我会把行政权利让给比我更适合的人,让他去做董事长,最高决策者。如果他犯错了,我可以看到并给予指正。
Q: 您在选拔这个高管的时候,您会考虑他的哪些能力?
孙永辉:我觉得人才匹配是一个伪命题。每个人都不一样,各有长处。我们一定要根据这个人的特质去界定他。在一个企业里面董事长管什么?召集董事会。每个董事长的企业决策都不一样,所以企业管理是靠一群人分工合作。我们现任的CEO多年来对企业的运营并不熟悉,但我们会为他配备在企业运营方面熟悉的高管。总之,我们不会设定一个框架拿人去套,而是强调包容。
Q: 创业十多年遇到不少坑,如果重新走一次,会有哪些方向发生改变?
孙永辉:首先,股份不会分给那么多人。股份的比例要好好规划,宁可给更高的薪资或奖金,也不给股份。其次,谨慎管控渠道。最重要的是,付出足够精力在产品和服务的构建上。因为没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就无法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学员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