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白手起家,拉上「中国合伙人」,用信息化颠覆了航运业
王超军 中欧EMBA2017
柏威国际董事长
「我有生以来真正感觉读书是在中欧」柏威国际董事长王超军感慨。
王超军说,回想起以前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这些过程都是带着家庭的重托和自己所谓人生的某个阶段的任务和突破去的,他觉得那是被动的。唯独读中欧是自愿的,希望自己认真一点,让自己得到一种突破,实现更高的追求。
他说,班上每个同学在自己领域里都是了不起的专家,都有各自热爱的事业,他们身上有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他们的敬业精神,对自身境界的追求,让王超军深受感触。
王超军佩服每一位同学。说到自己时,他却特别谦虚,「我身上所谓特殊的才华真的就很少,做起工作就跟革命老黄牛一样,只会不停地干着」。
1/白手起家,干国际货运代理
2002年底开始创业,用香港柏威国际品牌作为主体运营,王超军创办柏威国际物流公司(以下简称「柏威国际」)成立至今已有16年,目前发展到在中国拥有25个分公司,700多名员工。「这16年中支撑我的事业发展是国际物流」,柏威国际的航运业包括航空物流和航海物流,以及延伸的FBA电商物流及第三方物流服务等。
「创业第一年,体会到付出和回报那种澎湃的激情,我感觉到特别兴奋」。王超军回忆。
当时维护很多客户,电话手机几乎响个不停,一天电话接下来,整个人都累瘫了。客户和业内的朋友对王超军特别支持。记得刚创业的时候,王超军还没有跟他父母讲,主要是怕他们担心,但是他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得知儿子在创办公司。王超军说,记得父亲打电话询问他时,他还是承认了。电话中,他父亲停顿了一下,关心地问王超军缺不缺资金?那一刻王超军眼前一亮,立即表示,刚创业很缺钱。他父亲说,他有个同学在老家县里银行做行长,能帮他贷点款。
王超军很开心,于是问父亲,「爸,你估计能贷多少?」他父亲在电话那边说,多了没有,3-5万元还是没问题的。王超军笑着跟他父亲说,「爸,别费心了,以现在你儿子在圈里的诚信及影响力,一个电话20万还是可以解决的」。后来, 「有同行问我,你公司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其实,我内心只有深深的危机感,我们很弱小,只有比别人跑得更快才可能跑赢」。
「前几年成长特别快,当时市场机会确实多,那时做物流是很有前途的行业,又称朝阳行业。当时中国物流市场比较混乱,我一直想做一个标杆,让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王超军提到,柏威国际的发展恰逢天时、地利、人和,当时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给公司提供了机遇。前几年高速度增长,这得益于中国2000至2010年之间,中国的物流业的快速增长。
但在物流行业要做出颠覆性的改变很难,后来柏威国际想到信息化建设可能是一个突破口,因为中国物流行业还不够规范。劳动密集型强,智能化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每个环节信息要对称,所以要打破物流行业中每个环节的信息孤岛」,把它延续起来形成信息驱动,信息对称和畅通,组成信息化平台。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柏威国际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一开始选择外包给一家软件公司,两年后发现其开发的信息化产品达不到要求,也就是失败了。王超军和团队最后决定,由公司自行招兵买马,自主开发,打造适应行业需求的具有柏威特色的平台。王超军说,公司有信心把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平台最终落地。
王超军意识到,「开发这个信息化平台,注定是不断优化、不断试错的过程,要有人长期坚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要真正做成,绝对是体现一个领导者的投资的决心和意志,不是简单地外包给一个软件公司能够实现的」。
从2013年开始,柏威国际独立开发的信息化,智能化平台从运价系统开始上线运营。之后,不断增加各种功能模块,持续迭代。到2017年初,柏威国际为了这个系统投入的人力财力前后花费超过2000万,之后用6个月验证它的操作合理性和财务结算的逻辑性。
目前,这套系统还未对市场完全开放,仅仅服务于柏威国际合作的一万多家客户。「我们的目标是先服务好现有的客户,然后适当开放给我们合作企业,特别是开放给资源互补型企业形成产业资源整合」。王超军说,要帮助供应商和渠道商提升能力,对产业链纵向和横向进行整合,建立产业链生态系统竞争合力,实现与战略伙伴合作共赢。
在企业内部,王超军认为,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组织架构、文化定位、商业模式、薪酬绩效、激励机制等。组织变革对企业来讲是严峻考验,因为很多人适应了过去的惯性行为方式。如果突然一改,他有疑虑执行不到位,会说是改革方案的问题,而且有的人他会鼓动一部分人。「最大的挑战就是把大家的思想统一了,他们的心态安定了」。
王超军认为,「我觉得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得有灵魂,这种灵魂是大家深入到骨子里面的追求,包括共同的认知,共同的规则,或者是一种信仰」。
「一个老板要有一种心态,多去发展人,多去帮助人,多去成就人」。王超军说,有这种心态和动机的话,团队和业务量会越来越大。身居高位的王超军颇有感触,站在那个位置上,注定是孤独的。「遇到孤独不被理解的时候,要学会温暖自己,要像灯泡一样学会自我照亮。不光能够照亮自己,还要把团队照亮,每个人都这样,氛围就亮了,团队就亮堂堂的了」。
柏威国际对公司文化建设颇为重视,柏威国际把执行力和领导力有机结合,让企业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2006至2018年,十多年间,为公司的高层,中层和基层支付的学习和培训的费用不下1500万。他认为,派员工外出学习培训,就是投资员工的成长,员工的成长会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运营最终是一个稳定、持续、长期系统的工程,「只要大家的能力提升了,理念打通了,剩下的事情好办了」。
王超军还提到,高层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还要带领组织勇敢地接受变革,这种变革是你自己真抓实干,而不是发号施令。
他相信,不管是对员工、伙伴,还是生意上合作的人,一定要诚实守信,在时间面前所有的虚幻的外表都经不起推敲,时间会告诉你哪些人靠谱,哪些人要远离。
2/「中国合伙人」推动公司发展立新品牌
「我比较幸运,得到了很多人的信任、支持和帮助」。王超军说。
柏威国际自成立以来没有经历过大的波动,一路走上来,王超军认为首先要归功于他稳定的核心合伙人团队。
当初创办公司的时候,王超军只身一个人。业务实在太多,也没有招聘渠道,实在忙不过来。王超军突然想到,之前有个旧同事在他辞工之前两个月去了一间新公司,与他私交很不错。于是,王超军在电话里问他:「飞哥(李连飞),最近怎么样?开心吗?我决定开公司了,你过来帮我忙好吧」。他二话没说,爽快地答应王超军了,第二天,他办理离职和交接之后,背着包来上班了。后来,李连飞是公司股东,也是公司合伙人。开公司之初经历了很多曲折和委屈,王超军不想细说。
王超军实际控制公司100%的股份之后,在工作中发现优秀的同事,他一直在稀释自己的股份,没有做溢价。「我们都觉得大家像兄弟一样,有缘一起打拼就是幸福」。这样做不需要他们背负过多的购买股份的压力,「其实我要的不是他们的钱,而是要他们跟我在一起打拼,心在一起。经过十几年我们一起用自己的行为和品格证明我们的工作之间的认同、默契和信任。我现在是公司董事长,王超峰是CEO,另外两个股东是李连飞和王倍昌,王倍昌是我们软件公司的老大」。柏威国际永远亲睐态度奋斗、业绩优秀的员工。
在2年前,王超军他们已经做好了股权激励方案,思考成熟之后,计划年底实施。之所以做股权激励,就是让更多的优秀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成为柏威国际的梦想合伙人,和王超军一起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
王倍昌是中国防毒病毒软件系统的领军人物,之前在百度专门做防病毒的,技术水平很高,是专业的选手。那时他在百度的级别还很高,到七级,李彦宏当时是九级。
有次,助理李泯育介绍王倍昌与王超军认识,谈到柏威国际想要定制自己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但要做成这件事情确实很有难度。王超军向王倍昌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帮助他完成这一梦想。「我当时跟倍昌说你要想清楚,你有没有创业的梦想,如果有,我们一起干这件事情。我有一个要求,在我没有放弃之前,你不可以放弃,哪怕走很多弯路,我们一定要干成这件事,投再多的钱我企业如果能够承担得起,我会坚持把这个事情做下来,你一定要支持我,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和委屈你必须要坚持下去」。王超军一直记得当时跟王倍昌讲的那番话。
「一个礼拜之后,倍昌就来我办公室轻描淡写地说,王总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我把工作辞了。就这样我们就成了合伙人」。
多少年后,王超军对王倍昌做出的决定还是颇感惊诧,他想总得跟他再确认一下再辞,他感谢倍昌对他的信任,这以后他当倍昌就是肝胆相照的兄弟。但他认为这也恰恰说明王倍昌思想单纯,一个技术型的人,很实干。后来证明他非常努力实干,跟他相处就像兄弟一样。为了跟他更深层次的交流,王超军有两年的暑假都亲自去他老家内蒙古,见倍昌父母,跟他父母亲深层的交流,希望他们家人能够一起支持王倍昌的工作。
现在王倍昌是柏威国际负责软件开发的老大,同时也是集团的股东,王超军很欣慰。因为有他的支持,柏威国际在整个系统信息化道路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企业发展道路上,王超军也看清楚有个别人的追求观跟公司不一致,那些人最终会选择离开。他认为,一个团队中不可能所有人想法一样,极个别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会别有用心,甚至不择手段。
而王超军对自己的要求不管做人做事,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去看经营,去看交友,去处理事情。他坚信「这样的话你不会被利益所左右,不会在利益面前出现困惑,你会出现很清晰的选择。这是我对自己立的一个标准」。
来源:中欧梧桐班(微信号:iwutong_e17s)
作者:吕宗恕 中欧EMBA2017 南方周末公益版主编,兼任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主任、南方周末公益基金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