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健康研习者

 

人们熟悉曾经节目里侃侃而谈的主持人梁冬,也对“百度一下”耳熟能详,这句口号来自于职业经理人梁冬。如今,创始人梁冬的医疗健康事业已进入第十个年头。

热闹喧哗的荧屏,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安静温情的医馆,梁冬的履历充满变化与反差,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注解。

还有一个有趣的反差点,创业常常意味着牺牲身体和健康,尤其是睡眠,那么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者梁冬睡得好吗?

答案是,因为有段时间睡得不好,梁冬又开始研究如何改善睡眠,孵化出“自在睡觉”子品牌,商业触角逐渐延展。

在梁冬看来,无论是做媒体还是做商业,本质上都要追问“是否提供了人们所需要的价值”,在这背后,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的观察和对人的表达。

 

文 | 边晓璇 毛亚美

 

香港红磡海滨广场九楼,这里曾是凤凰卫视的总部,青年梁冬在这里做过幕后编辑记者,并偶然走向台前,逐渐成为深谙表达之道的主持人,《凤凰早班车》、《相聚凤凰台》、《娱乐串串烧》,这些节目让他为人熟知。

梁冬回溯结缘中医的“起心动念”,也始于当时。那时候梁冬患上痛风,后来妻子又得了一场病,中医治疗的疗效让他刮目相看。为了家人和自己的身体,梁冬看了不少中医书籍,又去拜著名中医邓铁涛、李可、郭生白为师,正经地学起了中医。中医先生们“最自在、最开心的样子”,对他而言也有一种朴素的生命状态的吸引。

此时,身在传统媒体的梁冬已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2005年,他转型出任百度创意品牌副总裁,围绕百度上市推动品牌建设,“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也从此深入人心。这是搜索引擎风头正劲的时代,但梁冬仅停留两年便离开了。在离开百度的公开信里,他提到自己春节去印度游历,碰到一个有趣的长者:

他问我,你的人生是要做什么?为此你准备做些什么事情?我说,啊,这是一个问题!

我想起了我曾经在两年之前立下的一个誓言。就是做中国文化的,尤其是传统的中国医学文化的推广。同时还有一些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这个长者跟我说,对,这就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梁冬

2007年于是成为梁冬关键的转折之年。他离开百度,注册公司,创办《国学堂》《冬吴相对论》等节目,全身心投入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医的事业。

也是在这一年,梁冬入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课程。因为在百度期间,“发现个人的成长,远远跟不上公司的进化,必须要自我迭代。”他希望通过学习弥补自己在财务方面的薄弱,“而中欧在财务、运营管理等方面‘管理的硬知识’上是比较强的”。


梁冬参加中欧EMBA2007级入学十周年纪念活动

毕业近十年,梁冬依然能把中欧EMBA的课程挂在嘴边上,“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会计、组织行为学、领导艺术与变革管理……都印象非常深刻”。玩笑间他表示中欧的优点是“学风太正”,缺点也是“学风太正”:“你都没有听说过,一群几十岁的人了,下课之后居然在讨论作业和案例的事情,这在我们班两年都是这样,那是一个学霸构成的班级。”

这是企业人和商业理念聚集之地,梁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了60岁的时候,主要的钱将会放在哪里?”他得出的结论是“有一半放在医疗上”。他对中医和医疗领域的关注自始至终,小组毕业课题《现代医院的供应链管理》以某三甲医院为样本,做了上千个访谈,分析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痛点,从而发掘医院在管理流程上需要改进之处。


梁冬与中欧EMBA2007级北京2班毕业课题小组同学

结果他发现,很多患者对于医疗机构的不满意主要来自于对服务流程的不认同。“这其实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梁冬相信:“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会愈发的强劲。”

现代工商管理学习经历和推广中医的初心,二者的结合推动了“正安中医”面世。2010年,首家正安中医诊所在北京五四大街开业,由一所四合院改造。推门入室,古色古香的木质中药柜前,员工身着中式外衣,或抓药配药,或轻声迎客。这里不挂号,病人全按预约时间前来就诊,没有人满为患的景象,候诊者坐在书架旁读书品茶,空气中弥漫着茶香、药香。初次就诊的患者会收到一张《告初诊客人知》,上有就诊前后的注意事项。看完病、拿完药,患者在离店时一次结清所有费用。

区别于传统个体经营的中医馆,正安从一开始就打算用现代管理和现代连锁经营理念做中医诊所,融入了KPI考核、制度流程、投融资等等内容。

梁冬在采访中还强调中欧的运营管理课程对他的影响,细数从患者电话咨询、预约、诊断,到候诊、拿药、针灸,再到信息提示、反馈投诉,甚至诊所的温度、光线、声音、味道,“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控制”。

虽然很少再谈及做媒体的经历,但梁冬直言这家公司具备着媒体基因,希望能像媒体讲故事一样,成为一个传播和分享知识,最终教育他人的医疗机构。

所以梁冬依然是互联网各个平台的“流量担当”。仅在喜马拉雅APP上,《冬吴相对论》、《梁冬对话国学堂》等节目累计播放量就近八千万。他在《生命·觉者》系列视频节目中对话松下幸之助、彼得·圣吉、蔡志忠等各领域大咖,探讨生命命题,也在《梁注庄子》和《梁注论语》里分享如何透过经典去观察人性。


梁冬在《生命·觉者》节目中对话著名漫画家蔡志忠

此外,正安生命资产管理学院还面向中医、国学爱好者以及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课程及讲座服务;正安在线事业部也发展起电商业务。总之,无论是诊所、产品、传播节目,在梁冬眼里希望提供的都是“教育场景”。

他对健康领域的好奇心也没有停止。有一天睡不着,梁冬半夜一点拿出手机发了一条微博——“谁还没睡呀?”结果三千多人回复“我也没睡。”那段时间经常失眠的梁冬开始研究睡眠,请教中医,也请教西医,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案和产品,希望让人们睡得更好,从而提升自身精神能量。2016年,正安中医推出旗下子品牌“自在睡觉”。

睡眠这张牌虽然看起来小,但确实戳中不少城市人的生活痛点。梁冬笑说:“中药西药都不如睡个好觉,佛教道教我只相信睡觉。”在位于北京顺义的正安睡力铺,梁冬一介绍起店内的产品和设施就滔滔不绝起来,他认为调整睡眠需要综合方案,除了做睡眠监测和医疗,床品寝具、味道声音各方面都可以延展。睡力铺从不同的品牌遴选了枕头、按摩仪、精油等产品,艾灸理疗室内也定制了专门的床垫。睡眠改善体验房内,有一张把人的身体以各种角度托起来的电动床。梁冬说:“我自己家里就睡这个床,现在出差出去睡酒店都不习惯。”

问梁冬现在睡得好吗?他回答:“比以前已经改善了很多。但不能松懈,如果晚上吃顿火锅再吃顿老妈蹄花,这怎么能睡得好呢?”

 “人的健康与环境、饮食、遗传等等因素都密切相关,所以整个健康产业的链条扩展了,中医和西医的融合也变得更强了。”梁冬认为,未来的医疗创业更需要聚焦治疗方案、提高生命质量。这也是为什么将商业布局走出中医诊所,开始更多地寻求与新零售等场景相结合。

从媒体人到职业经理人,再到创业者,梁冬在多个角色和身份中转换,试图打通现代与传统的“任督二脉”,将商业上的期待,和自己的兴趣之间,找到了一个“公约数”:

每一个人都有一件对的事,就是你应该做和你活该做的事情。什么事应该做呢?是根据你的理性判断有市场需求的事;你活该做的事是和你过去的兴趣、能力、际遇有关的。这两者的交集之处你就会看见一件事情,这可能就是你要做的。

——梁冬

而创业的方法论和原动力,来自于中欧。梁冬表示自己是在这里“看到了社会发展趋势,建立起工作和思考的模型,收集了足够好的资料,进而开启了一段新的企业发展战略”。“中欧的务实精神,对商业规律和科学方法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的担当,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真实的创业过程,则是把宏大的理想落于每个日常、解决无数琐碎问题的过程。其中亦有痛苦的时刻,比如市场竞争与成本的控制,又比如企业短期目标与长期利益的冲突与选择,而所有“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如果有机会再转变,他只希望做减法,如果你问他希望留下什么?他仍然希望是教育,并且希望人们最终记住的梁冬,是一位“民办教师”。

 

梁冬讲述:从媒体人到创业者

一个传媒人和一个企业经营者,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对于财务数据指标的关心。当你做企业的时候,你会非常关心你的成本结构。永远要保持正向时候现金流,不要被资本市场所左右,不要被概念所忽悠。

以前传统媒体很强调传播这个特性,或者内容生产的这一部分。但现在的媒体已经完全融合线上和线下,融合信息、体验和交付了。当然也包括整个媒体流量结构的改变。我们公司刚刚创立的时候是微博驱动的,很多朋友都是从微博上了解过来。后来是微信朋友圈、小程序。然后电商从淘宝到现在的微商体系,以及如今抖音、《今日头条》等对于业态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迭代和改变我们的认知。

我想二十年之后有没有中医都不一定了,解决人的健康问题的应该是集成方案,供应商是非常多的。可能有一天帮助人们改善失眠的方法,根本不出自于医院,它可能来自于一个枕头供应商,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气味供应商。所以你真正的竞争者,根本就不在某一个你现在看得见的赛道上。

在一个相对透明化的时代,消费者是不能被蒙蔽的。消费者根本上也不关心中医还是西医,他只关心我的睡眠有没有好,我的病有没有好,我是不是能多活几年。所以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顾客才会有足够的复购意愿,和向朋友进行分享和推荐的意愿。所以最终就是——你到底为人们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这件事情是要每天反复去问的。

什么是成功?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是不是上市,有多大的规模,品牌做的多好……很多的维度。我个人愿意回到一个比较简单的维度,你是否愿意明天还做这一家公司,你明天早上醒来,是否还愿意做昨天做的事情,如果你觉得还愿意,那就算成功。

稻盛和夫先生说,生命是干什么?就是让你在走的时候,比你来的时候要贵重一点点,是灵魂的重量。活得精彩不仅仅是行多少里路的问题,是你的内在世界有多么丰富。否则你去到巴黎,去到埃及,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在玩手机游戏,还是在关心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那世界对你来说是没有关系的。

珍惜生命就是每天都很认真的过,没有意义的、不好玩的事情绝对不去做,没有意思的人坚决不见。尽可能跟爱的人在一起,尽可能做自己擅长而喜欢做的事情,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多余的欲望,尽可能的与有智慧的人多交流。而且还有一个,尽可能的睡好觉。睡得更好可以提升自身精神能量,另一方面,人们还应当在生命中找到觉(jue)的状态——更清醒得觉察到情绪、成见、价值观的影响并超越它。

 

我认为生命的”觉者”

都是无比热爱生命的人

尽可能跟爱的人在一起

尽可能做自己擅长而喜欢做的事情

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多余的欲望

尽可能地与有智慧的人多交流

尽可能地睡好觉

——梁冬(中欧EMBA2007级)

       正安康健创始人、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