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说法是,2019年可能是过去10年中最坏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这是悲观的情绪。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还有一个变化正在发生,中国正在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 

这些情绪和变化叠加在一起,会否产生新的机遇?作为中欧EMBA公众号,我们总结了2019年:推送了96篇文章,与514254位读者打了照面。其中最受欢迎的10篇文章:有关中年重启、财富效应、公司治理逻辑、高管KPI设计;有关人民币「破7」的思索;有关机敏与勇气、做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有关少年负笈远游背后的父母深情、对95后00后的洞察;亦有透过中欧EMBA新生群体,察觉的变化、趋势以及温差。


 
1/ 中年危机,或许是你实现「第三次诞生」的最佳契机


 ▲ 点击图片阅读 | ♡ 18678

近两年,「中年危机」这个话题的热度越来越热。以前是「谁的青春不迷茫」,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年纪大了,困惑和迷茫却一点也没少。事业、家庭、健康,以及自我认知的问题一茬接着一茬。但实际上,在冯晓东(中欧EMBA2009)看来,人到中年时,也是重新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在完整性,并开启人生新的可能性的时候。

2/未来几年,比起房地产,你更需要投资的是……


▲ 点击图片阅读 | ♡ 15379

过去10多年是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代。在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看来,这是国内经济扭曲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但是,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国内的财富效应点正在发生转变。未来几年,将财富用于投资自己,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才是最靠谱的投资方式。

3/748篇教育日记,一位父亲的慢养与陪伴心得


▲ 点击图片阅读 | ♡ 14962

2014年8月,校友董劲松(中欧EMBA2017)的儿子Leo决定去美国读书。少年负笈远游,背后是父母的深情。这五年相隔万里的用心「陪伴」,董劲松用日记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总计748篇日记,积累起来已经有 30余万字。它们就像鹅卵石那般散落在河床上,今天将其捡拾而出。

4/《都挺好》里苏明玉的公司为何会内讧?会计学教授怎么看
 

▲ 点击图片阅读 | ♡ 12015

4月初,《都挺好》成了现象级剧集,姚晨扮演的苏明玉在原生家庭与公司斗争中的经历,牵动着千万人心。旁观剧情,我们发现,《都挺好》里涉及的公司治理逻辑,恰好是中欧会计学教授苏锡嘉在彼时讲座中谈及的几点,分享给大家。

5/中欧EMBA新生观察: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 点击图片阅读 | ♡ 10693

5月是中欧EMBA2019级春季班的开学季。这是我们第6次写综述性的新生观察。这次的综述观察与以往的「数读新生」有所不同,我们有了额外的野心,支撑野心的是中欧EMBA得天独厚的「规模广度」与「领域深度」。透过新生群体,我们尝试由6点观察,来发现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变化、趋势以及温差。如里尔克在诗中所说: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6/不断突破自我的边界,就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 点击图片阅读 | ♡ 10661

姜傥(中欧EMBA2016)的成长道路上有三次归零,以「变」应对时代环境的「万变」,是她的人生长项。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从姜傥的故事里,我们或许能寻得关于人生未来的部分答案。

7/管理者如何与95后00后打成一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9533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无论在观念还是个人追求上,似乎都独树一帜。他们「燃丧」,他们佛系,他们为爱豆(idol)疯狂打call,他们一言不合就去看世界……然而,在外界定义的这些标签下,真实的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刺猬教育创始人李亚平(中欧EMBA2005)带来了她的观察。

8/这家典型的德国企业,由100%中国团队管理


▲ 点击图片阅读 | ♡ 8925

1993年,南瑞集团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南京郊外成立了合资企业,菲尼克斯中国公司的历史由此开启,且一直由100%的中国本土团队进行管理,被誉为是「最中国的德国企业」。

其总裁顾建党(中欧EMBA2006)始终抱有创业者心态,做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他说,两者最大区别在于,创业者不给自己留退路,不给自己找借口,承担责任,并且着眼于长远的战略。

9/人民币「破7」没必要大惊小怪


▲ 点击图片阅读 | ♡ 8794

中美经贸关系扑朔迷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双双破7,这在2015年汇改以来尚属首次。「破7」到底意味着什么?早在2019年初,中欧金融学教授张逸民就曾明确提出,汇率市场就像股市一样,股市波动是常态,人民币波动也是常态,所以,「人民币跌破7不值得大惊小怪」。

10/黄钰昌: 给高管股权激励时,如何设定KPI?


▲ 点击图片阅读 | ♡ 782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正变得越来越常态化。怎么给高管定KPI,通常是股权激励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KPI设计得太容易,很容易就做到,则对高管没有推动力。设计得太难,很难做到,又可能弄巧成拙,变成负激励。到底怎么设计才是合理的?且看中欧会计学教授黄钰昌为你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