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嘉:听话的「导航」是不是位好员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荣誉退休教授苏锡嘉在日常开车时,面对导航发散思维:「导航」会是一个好员工吗?于是写下了这篇「苏氏漫谈」。
苏锡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荣誉退休教授
开车用导航,总感觉到似乎有个人坐在你身边为你服务。叨叨絮絮,绵绵不尽,时间一长,禁不住对身边这位看不见的服务员(姑且称为小导)作一番考量。他是一位好员工吗?
小导最值得称道的优点无疑是目标坚定,绝不动摇。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便义无反顾地疾奔而去。哪怕开车的三心二意,在旁门左道上兜兜转转,小导也会不厌其烦地为你重新规划路线,非要把你拉到目标地不可。
把战略目标牢记在心,不动摇,不迷惘,不为外界的诱惑所误导。这样一心一意、一根筋走到底的员工在今天纷杂的世界中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更为可贵的是,小导不仅目标坚定,而且还能为达到战略目标规划最经济、最具效率的路径。目标不能动摇,但实现目标的方法路径则可以、也必须随时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小导会不时提醒开车的:发现另一条路线,可以节省时间若干,请问要不要更改?目标坚定相对而言还是容易的,能为实现目标主动出谋划策,被人拒绝再三也毫不动摇,这样的员工境界格局就大不相同了。
目标坚定、行动能力又强的员工,多少都有点脾气。小导却不然,任你虐他千百遍,他却依然淡定平和,从容如初。
即便你背道而驶,一意孤行,导航给你的指令始终是不急不徐的一句「请在最近的路口掉头」。重复到你掉头为止,修养好到让你自叹不如,情商高到让你发不了脾气。
对规则的重视和对可能违规行为的善意提醒应该是小导合规意识的集中体现。「当前路段限速XX,您已超速」「事故多发地段,请小心驾驶」对司机无疑是及时的提醒。
而「前面路段有多个摄像头」「此处违规人数较多」的提醒听起来不是那么正气凛然。言下之意过了这一段就可以撒野了。
在大多数企业这种人情味十足的员工都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吧?你说他立场模糊吧,他可并没有给你留下任何纵容错误的把柄;说他助人为乐吧,似乎缺了点正气。亦正亦邪,收放自如。这种员工,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厌恶,但到哪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踪影。
对当领导的来说,小导最难能可贵的是不要报酬,更不计较工作时间和劳动环境。做老板的,谁会喜欢那些在没有证明自己能力之前索要高报酬好待遇的员工?以后碰到这种人,领导不妨以导航的例子相劝。
小导的职业道德是让人不得不钦佩的。尽管一直都在车内,各位在车上说的话他可是听得清清楚楚,但你什么时候听到他插过嘴?不仅不插嘴,他还从来不把道听途说的种种在外面作为谈资卖弄。
很多公司好端端的文化硬是被喜欢八卦的长舌男、长舌女搞得乌烟瘴气。埋头干活不多嘴的员工不可多得,值得提倡。
小导最让人诟病的应该是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意愿。目标是否定错,是否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从来就不是他所关心的。
你把目标定在池塘,他就敢把你往水里带;你把目的地设在山中,撞到山脚你都听不到一声停止。这种员工,最适合在类似核电厂一类严格要求按照制度流程操作、不允许任何创造性发挥的成熟企业。在创新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他们未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缺乏内在自主能力是小导的另一个缺憾。别看他在繁华地段欢快活跃地为别人指点江山,一旦到了深山僻壤,信号中断,小导便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要么哑口无言,要么信口开河,没有一点靠谱的样子。真正优秀的员工必须在最黑暗最无望的时候拿出自己的担当来,从这一点看,小导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优秀。
导航到底是不是好员工?我不禁有点犯难了。想来很多企业主管在评定员工表现时也会有类似的困惑。困惑的背后是人性的复杂多变,一览无遗的好员工和一望便知的坏员工毕竟是例外而不是常态。管理之所以是艺术,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想着想着,车偏到了莫名其妙的地方,导航在不急不缓地提醒我。赶紧回过神来,再好的员工也不能代替你自己的用心啊!
来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ID:CEIBS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