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公益 同道同行——2021首届中欧校友公益年会成功举办

11月13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中欧校友总会联合主办、中欧校友爱心联盟承办的“2021首届中欧校友公益年会”在中欧上海校区隆重开幕。作为今年“中欧校友返校日”的开场活动,该年会旨在整合中欧公益力量,创建更具影响力的平台,使校友群体与企业成为中国公益的积极践行者、价值传播者、模式创新者,推动社会的进步。活动对践行公益的优秀校友、校友企业、校友组织、校友公益机构展开表彰,挖掘优秀公益项目案例,推动中欧公益的可持续发展。首届中欧校友公益年会既有对中欧校友以往公益成果的呈现与总结,也有对公益模式的探讨与交流,引领与开启中欧公益与社会责任未来新发展规划,并呼吁更多校友及校友企业积极参与公益实践,为推动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活动当天还举办了中欧校友公益成果展览,并发布了《中欧校友企业影响力报告》。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欧方院长迪帕克·杰恩 (Dipak Jain)教授,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党委书记马磊,中欧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市场营销学副教授向屹,院长助理刘涌洁、徐惠娟、李瑗瑗,校友关系事务部主任傅丹阳,知名媒体人秦朔,中欧校友总会会长赵笠钧、常务副会长李文、副会长池洪、秘书长陈智海、社会责任委员会主任焦胜及首期中欧公益营的校友等近二百位嘉宾出席。深圳卫视著名主持人王海东担任本次公益年会主持人。活动全程在新浪、网易、百度、爱奇艺、中欧官方视频号、中欧校友总会合平台等渠道线上直播。第一财经频道、人民网、《经济观察报》、《公益时报》、秦朔朋友圈、《环球CEO杂志》、澎湃、《商学院》、《每日经济新闻》、中新社、《华夏时报》、新华每日电讯、社创号等媒体也参与了活动报道。
中欧欧方院长迪帕克·杰恩教授连线为返校日活动致开幕辞。他欢迎大家重新回到校园参加今年的校友返校日活动,并为大家介绍了中欧的全球化品牌战略,希望能和校友们一起,将中欧打造成为一所不仅是在全球享有声誉的商学院,更是一所受人尊敬的商学院。

2021中欧公益论坛:“CSR的深度”和“公益的广度”

中欧校友总会会长赵笠钧(上图)致辞。他表示,校友总会之所以如此高度重视中欧企业社会责任与中欧校友公益,努力打造“CSR的深度”和“公益的广度”,就是因为中欧坚持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办学理念,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导者,并在教学、研究和运营中一直贯穿着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欧校友在践行公益活动过程中,有着强烈的中欧价值观印记。他希望本次活动能把“中欧公益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具影响力的平台。

中欧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上图)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许小年教授从公益和慈善在不同语言中的用词和定义讲起,认为公益和慈善本质上是一致的,唯一的区别是受益方式不同。他表示,在共同富裕成为一个社会主题的当下,提倡公益和慈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要靠民间自发和自愿的公益和慈善活动。在许小年教授看来,公益和慈善的重要性在于,他事关个人的精神和道德生活。“我们是在为自己做公益,是在为自己的修为,为自己的道德生活做公益。只有为自己做公益,为自己的道德生活做公益和慈善,公益事业才具有持久的动力。”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先生(上图)分享了他在商业文明与公益创新方面的研究心得。他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认为商业文明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创造,负责任的商业就是一种文明,没有文明的商业就没有文明和谐的社会,要从商业向善、资本向善、科技向善的角度,更多激发善的力量,增益更多人的福利与价值。秦朔看来,企业践行商业文明有四个阶梯:第一阶段,用正当的方式获利;第二阶段,以创新的方式创造消费者价值,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三阶段,对利益相关者产生正外部性;第四阶段,成为社会进步的阶梯,回馈社会。企业践行商业文明应从响应到战略,从他律到内生。要发挥企业家精神,发挥创造力、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公益慈善不断创新,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2021中欧校友影响力调查报告发布
活动中进行了返校日重要发布与表彰。中欧市场营销学副教授向屹(下图)作为代表隆重发布了《2021中欧校友影响力调查报告》,并对报告进行了介绍和解读。中欧26000余名校友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为评估校友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更好地赋能校友,中欧近期发起了“中欧校友影响力调查”,多方位、多角度地凝练和呈现了中欧校友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关方面的影响力。

中欧在全球各地拥有26123位校友(截至2021年9月),分布在90个国家和地区。有423位中欧校友在沪/深/港/美股上市企业中担任创始人、董事长或总裁(2021年),有14位中欧校友在《财富》世界500强的143家中国企业中担任董事长或总裁。报告全面呈现了中欧校友在“商业引领”“创业超越”“企业向善”“人生幸福”几个维度多方面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校友掌舵的全球五大交易所上市企业2020营收总值达7.3万亿元,超过当年全球第9大经济体加拿大的GDP(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在受访校友中,自主创业或参与创业的校友比例达到40%;校友负责企业或部门2020年总营收达183万亿元人民币,约为沪深股市所有上市公司总营收的3倍。受访中欧校友平均投入社会活动的时间是每年11天,平均投入公益活动的时间是每年8天,前5%的校友每年在公益方面投入20天。在环保方面,受访中欧校友所在企业的环保相关费用占年营收比例平均为7%,可以参照的数据是,发达国家环境治理高峰期,环保相关投资额占GDP比例约为2.5%。
“感恩有你,合力同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表彰会
活动中进行了“感恩有你,合力同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表彰会。中欧院长、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汪泓教授,中欧院长助理、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席秘书长刘湧洁先生为“助力中欧杰出伙伴”和“助力中欧温暖伙伴”颁奖。

7位校友荣获“2021助力中欧杰出伙伴”
涓滴成河,每一份捐赠都凝结着校友们对中欧的深情厚谊,推动着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收到逾万名同学、校友及教职员工的捐赠(截至2021年11月)。本次颁奖表达了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对7位“助力中欧杰出伙伴”以及34个“助力中欧温暖伙伴”(含9位校友个人、8个校友班级及17个校友组织)的诚挚感谢。


“助力中欧杰出伙伴”的代表陈龙校友,“助力中欧温暖伙伴” 的捐赠个人代表陈智海校友、捐赠集体代表上海陆家嘴黄浦分会秘书长夏剑佩校友分别发表了感言。
校友公益分享与公益故事展播
中欧校友总会社会责任委员会主任、中欧校友爱心联盟会长焦胜校友,爱佑慈善基金会秘书长丛志刚校友、中欧校友爱心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史丽校友在“中欧校友公益分享论坛”环节,深入分享了他们参与公益的心路历程和所思所获,活动中还进行了“中欧校友公益故事”纪录片展播。

焦胜校友(上图)从2017年起担任中欧校友总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社会责任委员会主任以来,全力推动中欧校友总会社会责任工作体系的建立与各方面工作与活动的开展。焦胜校友分享了“中欧CSR”与“中欧公益”的“双轮驱动”体系及中欧公益人才计划、中欧公益故事、公益专项基金、公益品牌战略等。


中欧校友公益评选活动颁奖
为了表彰践行公益的优秀校友、校友企业、校友组织、校友公益机构,挖掘优秀公益项目案例,推动中欧校友公益更好地发展,校友总会于9月份启动了“2021中欧校友公益评选活动”,由公益界专家、中欧教授及校友总会代表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依照严格的评选标准和评选流程,对申报的163家主体进行了独立审核和评分,最后评选出六大类43个“典范奖”“深耕奖”“践行奖”“创新奖”。






获得“公益项目奖典范奖”的是:“乡村医生”项目、“杉树系统支教”项目;获得“公益企业奖典范奖”的是: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公益机构奖典范奖”的是: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获得“公益组织奖典范奖”的是:中欧戈友会、中欧校友会重庆分会;获得“公益班级奖典范奖”的是:EMBA2006级上海五班和六班;获得“公益个人奖典范奖”的是:梁兴安校友、吴含章校友、乔迁校友。
中欧院长汪泓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张维炯教授、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秦朔先生,中欧校友总会会长赵笠钧、常务副会长李文、副会长池洪等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中欧校友公益专项基金”启动

活动上,正式面向全体中欧校友、校友企业、校友组织、班级启动了“中欧校友公益专项基金”。“2021中欧校友公益展览”作为公益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于返校日期间在中欧校区金字塔内展出,100多幅展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中欧公益事迹,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历年来积极践行公益的全景式呈现。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脚踏实地,同道同行。汪泓院长在活动后接受《经济观察报》和《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讲到,“在当前的新时代,中国需要的是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他们有高于商业成功的追求,以推动社会福祉的不断提升为己任”。中欧希望与广告大校友共勉偕行,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慈善的信念常驻心中,努力将其推向更高、更广的层面,共同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商业文明与进步,贡献于这个大变革推动大发展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