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知识共创,提升全面影响——2021年中欧校友代表座谈会举行
11月12日,时值中欧建院27周年之际,2021年中欧校友代表座谈会在中欧上海校区召开。学院名誉院长刘吉、荣誉退休院长朱晓明、荣誉退休院长李铭俊、院长汪泓四位历任院长共同出席,欧方院长迪帕克·杰恩(Dipak Jain)、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副教务长(欧洲事务)忻榕、党委书记马磊等管理委员会成员线上线下参加,大家与20位特邀校友代表、课程和部门主任一起,就如何加强学院与校友及其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知识共创,如何提升学院的品牌影响力展开深度交流。本次活动由张维炯教授主持。
现场全景
汪泓院长在致辞中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欢迎校友们回家,并感谢校友们能够相聚中欧,共同为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汪泓院长向大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绩、发展现况以及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她表示,中欧有三大宝贵财富:“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独特定位、世界级的全职教授队伍和逾26000名优秀校友。中欧的发展离不开校友们的关心和支持,中欧将继续彰显办学特色,提升自身影响力。希望校友们能够在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提升学院影响力方面,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共同讲好中欧故事。
汪泓院长致辞
随后,中欧案例中心主任、会计学教授陈世敏向校友们介绍了中欧案例中心的近况。中欧案例库定位为“商学院教育的研发引擎”,旨在通过知识创造支持中欧高质量教学,通过案例库建设服务中国管理教育,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全球课堂。未来,中欧案例库将继续聚焦中国问题,坚持国际标准,努力建成“用心服务教学的高质量中国案例库”。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分享了研究院的发展情况。研究院创立于2007年10月,成立以来,研究院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助推了上海金融法院设立、创新地推出了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推出研究成果,通过平台运营提高影响力,为中欧发展做出智力贡献,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
从左往右:陈世敏、盛松成、朱晓明
新技术快速迭代,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对商学院知识创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忻榕教授主持下,校友们围绕如何增强产学研合作和知识共创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教授“走进”企业、打造校友平台、建立数字中台等建议。大家认为,在知识共创过程中,要激活校友合作共赢,大胆推动组织变革,并坚持长期主义,因为产学研融合及知识共创并非朝夕之功,需要长期艰巨的改革创新。
由疫情而加速的数字化浪潮,叠加全球政治经济多重不确定性,对商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在中欧经济学教授、副教务长朱天主持下,校友围绕如何提升学院品牌影响力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打造行业新高度、适当进行区域资源倾斜、推广中国新模式案例等建议。
从左往右:忻榕教授、朱天教授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校友(EMBA 2010)从案例开发、教学、举办活动、发布报告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合作共创的建议,包括多渠道挖掘成功案例,扩大实境教学的规模,和校友组织合作以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校友企业联合开展学术课题研究等。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赵笠钧(EMBA 2001)表示,中欧兼具“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也要注重打造“中国高度”,这需要有大师级的教授阵容、高质量的案例和更广泛的覆盖面。对中国经济理论的总结、提炼和传播,中欧理应发挥引领作用。另外,中欧现在已积累了26000余名校友,如果能把校友群体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加强和校友组织的合作,将对学院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推动力。
普华永道科创与民营企业服务联合主管合伙人、上海首席合伙人黄佳(EMBA 2012)表示,在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当下,中欧需继续挖掘关于中国优秀商业模式的案例,并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将其传播至全球,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全球化放缓的背景下,中欧若能充分发挥智库和意见领袖的作用,对于提升其全球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将有很大助益。
从左往右:李文、赵笠钧、黄佳
迪帕克·杰恩教授对座谈会作总结发言。他分享了中欧目前的战略重点,包括提高全球声誉、加强校友参与和推出全新举措,例如与麻省理工学院(MIT)推出合作项目,在EMBA课程中加入海外模块,提供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全新在线选修课和ESG相关选修课。他表示,可通过终身学习模块、DBA课程和各种活动论坛增强学院和校友的连接。他指出,中欧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商学院,将致力于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迪帕克·杰恩教授线上致辞
才金资本向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500万元,冠名中欧上海校区教学中心四一楼122教室。才金资本董事长、总裁宫惠民校友(AMP 9)在发言中表示,中欧拥有26000多名优秀校友,相信大家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回馈中欧。自己未来会继续把个人的事业发展和中欧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融合在一起,以取得共同进步。
宫惠民校友代表才金资本接受捐赠证书
在答谢致辞中,刘吉教授表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办教育。很多中欧校友虽然已经毕业,但还惦念中欧、回馈中欧,这就是中欧人的精神,中欧人永远热爱中欧。他祝愿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中做出成绩,用实际行动贡献社会,助推中欧影响力不断提升。
本次是中欧连续第二年举办年度校友座谈会。学院四任院长史无前例齐聚一堂,与校友代表共话中欧发展历程,共商学院发展大计,校友代表们深受鼓舞,纷纷建言献策,贡献真知灼见。未来,中欧将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加强与校友的深度互动,将“全力赋能校友”的战略举措落到实处,行到高处!
从左往右:刘吉教授、李铭俊教授
集体合影
附:校友座谈会名单
姓名 |
班级信息 |
公司职务 |
陈青山 |
EMBA 2017 |
上海合合信息联合创始人 |
陈文源 |
AMP 4 |
苏州华兴源创电子科技董事长、总经理 |
陈智海 |
EMBA 1998 |
诚鼎基金董事长 |
池洪 |
EMBA 1997 |
长三角投资董事长、党委书记 |
黄反之 |
MBA 2003 |
分享投资管理合伙人 |
黄佳 |
EMBA 2012 |
普华永道科创与民营企业服务联合主管合伙人 |
李文 |
EMBA 2010 |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陆春 |
FMBA 2012 |
临港集团产业投资促进中心执行主任 |
潘龙泉 |
CEO 2008 |
泉峰集团董事长、创始人 |
任德兰 |
GEMBA 2018 |
华氏大药房副总经理 |
田明 |
EMBA 2005 |
朗诗集团董事长 |
王炜 |
EMBA 2012/DBA 2021 |
艾尔建中国全球副总裁、日本及亚太总裁 |
王宏杰 |
HEMBA 2018 |
诚信行物业管理集团董事长 |
熊友辉 |
EMBA 2014 |
四方光电董事长 |
杨晓光 |
CMO 2014 |
蔡司光学中国区营销副总裁/总经理 |
姚维兵 |
EMBA 2014 |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张红 |
EMBA 2001 |
保利文化集团股份公司董事 |
赵笠钧 |
EMBA 2001 |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
周宏文 |
EMBA 2019 |
远景集团执行董事 |
周晔 |
EMBA 2000 |
汇付天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