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局下探寻中国答案:中欧DBA第四届应用研究研讨会成功举办
11月24日-26日,中欧DBA第四届应用研究研讨会(Applied Research Conference)在中欧上海校园圆满举办。研讨会首日,10余位中欧教授与五个年级、100余名同学齐聚一堂,展开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的深度对话。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副院长兼教务长濮方可(Frank Bournois),荣誉退休院长李铭俊,原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副教务长(欧洲事务)、DBA课程主任忻榕,DBA课程副主任王泰元,院长助理、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徐惠娟出席研讨会。副教务长(北京校区)、会计学教授许定波,中欧特聘教授、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分别带来主旨演讲,从内外不同视角分享洞见。

汪泓院长致辞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DBA应用研究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她指出,在全球经济逆全球化、技术革命与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此次研讨会集中展现了中欧DBA师生在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的成果与担当。
应用研究研讨会,是中欧DBA首创的全新设计,通过专题报告与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助力DBA同学进一步开阔思路、凝聚思想。她强调,DBA同学作为“知识的共创者”和“未来创新理论实践的探索者”,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学院也将持续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促进教学相长,推动知识创造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

濮方可教务长致辞
副院长兼教务长濮方可教授在研讨会上再次祝贺中欧DBA成为全球首个通过EFMD认证的DBA课程,并高度赞赏DBA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高度专注度。他特别指出,DBA同学兼具管理者与学习者的双重身份,时间管理尤为关键。他鼓励大家“享受学习过程,坚信辛苦终有回报”,同时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将所学理论灵活运用于企业实践中,真正搭建起连接学术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桥梁。

忻榕教授主持研讨会
作为DBA课程主任,忻榕教授多次表达对DBA同学的期许。她指出,DBA同学应聚焦管理实践与学术智慧的融合,鼓励大家在论文研究中既追求学术高度,又扎根企业实践,真正推动组织与社会进步。
忻榕教授还提及,一直以来,DBA都会不定期邀请各个领域的特聘教授、权威嘉宾、杰出学者共同参与打造大师课堂。延续这一传统,本次研讨会就邀请到了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带来了多元分享和独到见解,这也将为DBA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许定波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副教务长(北京校区)、会计学教授许定波在《当前的宏观挑战与企业创新》主旨演讲中,从宏观经济数据切入,深入剖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挑战。他强调“创新性破坏”与“企业家精神”是突破内卷、推动增长的关键,并结合海尔“人单合一”等案例,阐释了机制设计、平台赋能与激励机制在企业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此外,许定波教授还以自身研究经历为例,强调好的研究能够真正解决企业问题、社会问题。他呼吁DBA同学们关注高相关性研究,帮助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拉米教授线上演讲
中欧特聘教授、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线上带来主题演讲——《去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何去何从》,从外部视角解析了全球化的演进与挑战。他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一种新型全球化,而非简单的“去全球化”。在这一趋势下,中国需积极适应全球格局变化,推动内需与出口的再平衡。同时,他建议中国企业增强前瞻力,提升对市场信号的解读与响应能力,以更具敏捷性的姿态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王泰元教授主持研讨会
DBA课程副主任、创业学教授王泰元则在与同学交流时强调,对经典理论的敏感,对于博士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DBA的研究是“数据和理论两条腿走路,并不断迭代”。

DBA2021级同学:陈今、王莉、徐俊(从左至右)
随后他邀请出3位DBA21级已通过论文答辩的学长学姐,就各自的研究进行分享。三位同学的研究分别来自三个代表性研究方向:战略与创业、组织行为学、金融与财务。三位学长学姐在呈现论文研究之余,更就导师选择、选题聚焦、数据收集等研究实操细节倾囊分享。

在为期三天的中欧DBA应用研究研讨会中,处于不同研究阶段的同学,通过这一创新平台,共同构筑了一个开放、互动、多维的学习场域。已进入论文报告阶段的同学分享了他们的研究进展与阶段性成果;教授们则立足学科专长,以独到见解为同学廓清研究路径、拓展思考纵深;而尚未开题的学弟学妹也通过跨组旁听,提前感知研究脉络,实现“在观摩中学习,在交流中启发”。整个过程生动诠释了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的DBA研习生态。截至目前,已有36位同学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