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载鼎新,卓行致远——中欧EMBA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启动仪式成功举行
1995年5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课程以破冰者的勇气启程,携首批42名学员怀揣鸿鹄之志,开启了中国管理教育的新篇章。2025年,中欧EMBA课程迎来了三十岁「生日」。三十年来,中欧EMBA已成为了国内最具影响力、最受人尊敬的EMBA课程。
5月24日,中欧EMBA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校区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欧方院长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濮方可(Frank Bournois)教授,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朱天教授,党委书记马磊博士,原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及首届EMBA校友韩申瑶(EMBA 1995)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中欧副教务长、EMBA课程主任黄生教授主持。中欧EMBA2025级春季班全体新生也在仪式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汪泓院长致辞
汪泓院长指出,早在1995年,也就是中欧建校之后一年内,中欧就率先开设了中国大陆首个EMBA班,当时国内还没有针对企业高管的学位课程。在此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中欧EMBA一直是国内EMBA教育的先行者,并确立了早期国内EMBA教育模式的标准,开启了中国管理教育的新篇章。经过三十年的探索,中欧EMBA「从0到1,从1到N」,始终坚守创办初心,同时顺应时代需求,从筚路蓝缕到桃李天下,从专注管理教育到培养引领时代的企业家,从扎根中国到走向世界。如今,中欧EMBA已成长为全球最大、中国最早、也是质量最好的EMBA学位课程。不仅探索出了一条「既国际,又中国」的中国EMBA教育办学道路,为中国培养了15000多名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更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贡献了积极的力量。可以说,中欧EMBA一直是中欧的旗舰课程、基石课程,也是中欧的骄傲。
课程主任黄生教授表示,三十年来,中欧EMBA顺应时代要求,始终秉承「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虚心探索,砥砺前行,走出了不同寻常的创业与发展之路。如今,中欧EMBA步入而立之年,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商业世界,也对管理教育也提出了更多元、更前沿的要求,作为中文EMBA课程的引领者,中欧EMBA也在思考如何更具国际性、前沿性、实践性,保持源源不断的知识活力,我们愿以求索者的姿态,助力校友同学,实现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

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前,现场通过视频回顾了中欧EMBA三十年的发展历程。1995年,中欧EMBA课程在上海启动,之后相继在北京和深圳开设班级,率先布局全国,深耕管理教育市场;2002年,国内知名大学纷纷进入EMBA市场,面对严峻竞争,中欧EMBA明确自身定位,要成为「立足中国的国际一流EMBA课程」;2009年,中欧EMBA提出「转型性」学习与「知识性」学习并重,不仅注重管理教育,更致力于培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领袖」;2012年,中欧EMBA首次进入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名前十名;2015年,中欧EMBA再领行业之先,开设了广受企业家同学欢迎的戈壁领导力课程;2017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中欧EMBA再度升级,充分挖掘「中国深度」,通过实境教学强调实践性,重新定义「全球广度」,持续二十多年的海外游学项目,正式纳入课程体系。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进程中,帮助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在跨文化市场中取得成功,进一步锻造全球胜任力。在整体课程质量保持行业最高水准的同时,中欧EMBA持续迭代、推陈出新,充分利用规模优势打造了内容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每年提供70余门选修课和20余门海内外实境课程,同时构建多维学习矩阵,持续赋能学员和企业。
随后,汪泓院长、杜道明院长、濮方可副院长、朱天副院长、马磊书记、张维炯教授、黄生教授及韩申瑶校友受邀上台,共同开启中欧EMBA三十周年庆祝活动。伴随着闪亮的灯光和激昂的音乐,五色彩带在现场绽放,中欧EMBA三十周年庆祝活动正式开启!今年,EMBA课程部将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地校区开启一系列精彩活动,欢迎校友同学们积极参与、共襄盛举。

庆祝时刻
三十载春华秋实,砥砺前行;三十载弦歌不辍,初心如磐。站在三十年的新起点,中欧EMBA课程将以「成为全球最受尊敬、最有影响力的EMBA课程」为长期愿景,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引领全球商业变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融合中西管理智慧的卓越企业家,助力学院在全球商学院竞争中持续站稳第一梯队。